平等、客观和全面的价值观:瑞典幼儿园的初印象

2019-11-14 00:58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早期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前班瑞典价值观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张 燕

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学院 Susanne Garvis

在瑞典的学前教育体系中,1~5岁幼儿入读幼儿园(preschool),6岁幼儿入读学前班。瑞典国家教育局于2018年完成了对两个不同阶段学前教育课程的修订,《幼儿园课程》和《义务教育、学前班和学龄儿童保教课程》,并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的《幼儿园课程》。两个新的学前教育课程,仍然延续原有课程中倡导的“理解和同情他人,客观、全面和平等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并对此做出详尽的解释和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以保持课程目的与瑞典《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应传达和建立对瑞典社会所依据的人权和基本民主价值观的尊重”相一致。

今年5月初,笔者有幸参观了瑞典哥德堡市当地的两所幼儿园。两所幼儿园均位于哥德堡市区以外2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政府在当地社区拨款、开办的市政幼儿园。在参观的两所幼儿园中,斯果涅拉学校是附近社区最大的公立学校,其中设立学前班,学前班是为入读小学做准备的阶段,因此教室环境和布局与小学相似。那里摆放适合孩子们的课桌椅,每天的一日活动中分别安排了两次瑞典语学习时间,包括字母拼读、书写等,显示着入学前语言读写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弗盖斯迪安斯幼儿园位于这个公立学校不远处,招收1~5岁的孩子,全部孩子可以混龄分组(班)。为了方便管理,该幼儿园还是按年龄分组(班),教室环境也进行分区、分室布局,包括阅读角、建构区、美工室、图书室等。每日活动计划里只是大致划分了入园、游戏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午餐时间和午睡时间。活动形式以孩子兴趣自发的游戏为主,有时是自主游戏,有时是教师带领小组一起游戏,有很大的灵活性。进入两所幼儿园内仔细观察和了解,才会发现瑞典学前教育课程中倡导的平等、客观和全面的价值观无处不在。

一、平等

在瑞典学前课程中,专门对“平等”的价值观做出详细的解释:“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促进所有人的平等价值,男女平等,男孩与女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幼儿园的任何儿童都不应该因性别、变性身份或言论、种族、宗教或其他信仰、残疾、性取向或年龄歧视他人和受到歧视,无论这个人是儿童或与儿童有关的任何人或被暴力对待的其他人。应积极抵制所有这些倾向。”这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体现在瑞典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活动材料、环境布置和师资聘用等各个方面。

比如,在斯果涅拉学校学前班的上午零食时间,孩子们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家长为其提前准备好的零食,围坐在一块大大的垫子上吃。由于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所以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的吃水果,有的吃鸡蛋,有的吃三明治,尽管吃的东西和数量不一样,但是孩子们都安静、快乐地吃着自己的食物,没有对他人不同食物的任何议论和猜测,就连午餐时候也可以选择吃或者拒绝任何一种食物。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饮食要求和习惯是幼儿园每日活动中的日常。另外,在教室入口处摆放衣服、书包的区域,笔者看到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摆放在那。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学校里孩子们使用由学校提供的同样的学习用具,学校以外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文具用品。但是个人的文具是不允许带进教室里的,这会被视为不公平、不平等,毕竟不是其他孩子也拥有或者有能力拥有同样的文具。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资源不平等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在这里尽量被弱化了。

还有,在弗盖斯迪安斯幼儿园的室内空间中,设有两个卫生间。卫生间里都专门设置了适合孩子使用的马桶和洗手台,门上没有任何男女性别标志,就是说不管男孩和女孩的所有孩子,都共用这两个卫生间。这个小小的细节,让孩子们能够身处在一个性别平等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懂得性别平等。除了性别平等,笔者还在这个幼儿园中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的幼儿教师带着幼儿进行游戏和玩耍。瑞典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的入职要求主要是学历、语言能力和工作经验等,性别、种族、宗教和信仰都不会影响入职,教师被给予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平等,不同背景的教师在一起工作,还能让幼儿对“平等”一词有更为多元的理解。

另外,瑞典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平等教育”还有其他的含义:“教育不能在任何地方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幼儿园的资源不应该平等分配”,这意味着幼儿园应该考虑到儿童的不同条件、兴趣、经验和需求,以此提供相应的教育满足所有儿童,教育不会对所有人都一样。在斯果涅拉学校学前班,笔者了解到,只要家长提前申请,孩子一旦过了6岁生日就直接进入到学前班学习。即使孩子不是在开学时统一入学,教师也会根据这个孩子各方面的基础和经验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指导。比如在4月刚入学的孩子完全不认识瑞典语中的字母,那么教师就会在瑞典语学习时间单独给这个孩子提供不一样进度的、针对新生的学习手册和练习指导,并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档案记录,以适时调整个别化的教育策略,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和发展。一个教室里允许有针对多个孩子的多个教育计划和进度,不但是“平等教育”的实施,也是对幼儿个体学习和发展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涂鸦作品

二、客观和全面

瑞典学前课程中,针对“客观和全面”是这样解释的:“幼儿园的儿童不应单方面受到一种或另一种观点的影响。因此,教育应该是客观,全面和非教派的。幼儿园应该对不同的看法持开放态度,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并为此创造条件。应将儿童的意见纳入教育,并应给予他们形成自己观点的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先决条件做出选择。”

例如,笔者在斯果涅拉学校学前班参观时,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圈,老师首先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向大家问好并介绍自己,然后鼓励孩子们用英语依次向参访者打招呼。有的孩子不会说英语,老师就走到旁边小声告诉这个孩子“就说自己名字也好”。所有孩子都依次介绍了一遍自己,并学着说“Hello”和中文的“你好”。这是为孩子表达自己创造条件,鼓励每个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并学习接纳不同文化的问好方式。在弗盖斯迪安斯幼儿园中,有专门给需要午睡的幼儿准备了一间午睡室。1~5岁的所有孩子可以选择在吃完午餐过后午睡或者自由活动,午睡不做强制规定。这是对孩子自由选择创造条件,给予机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形成初步认知并做出是否午睡的选择。同时,在户外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到户外活动,还是继续待在室内玩耍。午餐时间里,孩子也可以选择不吃午餐,或者是选择只吃午餐中的某一种食物。这些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决定的,不是教师主观和单方面的决定。幼儿园对孩子不同选择和看法持有的态度,是践行“客观和全面”这一价值观的体现。

另外,在弗盖斯迪安斯幼儿园的一个柜子上,陈列着每个孩子参与了主题为“刺猬”的美工活动以后的手工作品。教师在孩子们刚刚完成时在作品底部和纸上记录下每个作品的作者名字,然后把这些作品放进类似烤箱的机器里烤干,最后陈列在柜子上。整个过程中教师对每个作品都小心翼翼,即使这个作品看上去只是一团插着牙签的面团,教师也认真地陈列出来。这是教师对孩子表达和创造持有的开放态度,是对每一个孩子不同想法的接纳和鼓励。

这个幼儿园主要的活动室中央摆放着一个正方体的“私密空间”,是老师帮忙用木条和各种材质、颜色的废旧布料做成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入到里面不被他人打扰,而这个“私密空间”的摆放位置居然是由孩子们讨论决定的。孩子们认为这个“小屋子”必须要摆在“重要的位置”。孩子们的意见成了最主要的建议,幼儿园因此对活动室的空间进行了调整,把“私密空间”放置在了活动室中央,孩子们的决定影响了教育,孩子们也真正参与了教育。

猜你喜欢
学前班瑞典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瑞典没有“剩宴”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学前班
工资收入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古老的瑞典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