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学习和了解汉语网络新词语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大学为例

2019-11-15 03:04廖子谦余苗苗安徽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受调查者含义留学生

■廖子谦 董 梅 余苗苗/安徽大学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新词语是产生于网络、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词语。它兴起于八九十年代、流行于二十一世纪,具有与时俱进、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打破了汉语言传统,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简洁性、幽默性的新词语。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词汇迅速传播、发展,网络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上的热点信息且具有简洁、易记、传播广泛等特点。

语言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应用的。外国学习者学习中国的网络新词语,不仅有利于外国学习者快速地适应中国的社会,感受中国与时俱进的文化,还能够调动自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扩充汉语词汇量,提高汉语水平。

安徽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国际教育学院迄今已招收各类留学生3000余人,现有来自全球50余国的留学生在读。我们以安徽大学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安徽大学外国留学生对网络词语的了解和学习状况,分析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二)研究目的

在当今汉语国际教学中,网络新词语的教学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少,鉴于此,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及个人访谈的形式详细了解留学生在社会、生活、课堂三个领域中对网络新词语的了解、学习状况,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此研究得出的结论帮助留学生学习网络新词语,促进汉语学习,提高国际汉语教学中对网络新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内容。

(三)研究现状

关于面向汉语国际教学的网络新词语研究,学者们主要从网络新词语本身、教材对网络新词语的选取、网络新词语的教学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我们在总结、分析学者们的研究之后开展研究,针对留学生关于网络新词语的了解、学习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

李莉(2005)在《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中初步地对网络词语进行探讨,提出了网络词语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如随意性、多样性、简约性,对于网络词语本身的研究为网络词语教学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胡倩(2009)在《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及其规范问题》中首先对所研究的汉语新词语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定义,即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大陆出现的汉语新词语,继而分析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以及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据此总结出一些对外汉语新词语的教学方法,即注重对能产语素的总结、抽取关键语素和比喻义、引申义的学习等方法。

詹春燕、王俪璇(2018)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网络新词语的教学研究》中运用教学范例,从教学环节入手展现网络新词语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并且提出遵循积极正面、普通常用、时效实用等原则,鼓励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网络新词语,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恰当地解决教学突发情况等,提出了一些提高网络新词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网络新词语本身出发,对网络词语的特点、意义以及网络新词语的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如何将网络新词语融入课本并将其投入国际汉语教学课堂中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都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理论知识,而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有待考察。因此,本文侧重于实际调研,了解留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课堂实情以及留学生的学习意愿,对网络新词语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网络新词语纳入汉语国际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让研究成果更具可操作性。

二、留学生汉语网络新词语学习及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面向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受调查人数共计46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18人。在受调查的外国留学生中,有28人来自亚洲,10人来自非洲,2人来自美洲,6人来自欧洲。在受调查的留学生中,有26人学习汉语时间不足一年,6人学习汉语时间在1~2年,8人学习汉语时间在2~4年,6人学习汉语时间超过五年。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1、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与分析

(1)受调查者基本情况(省略,上文同)

(2)是否接触过网络新词语

在此项“留学生是否接触过网络新词语”的调查中,34名留学生表示接触过网络新词语,另外12名留学生表示并未接触过网络新词语。说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网络词语的可能性很大。

(3)网络新词语接触的渠道

在此项“留学生对网络新词语的接触渠道”的调查中,有20名留学生表示接触渠道为网络,10名留学生的接触渠道为书籍,另有8名留学生的接触渠道为课堂,还有8名留学生接触渠道为其他。由此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汉语网络新词语在网络上产生、传播,大多数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通过浏览中国的网站接触网络词语,这是留学生接触网络新词语的途径中所占人数比例最高的。留学生通过书籍与通过课堂接触网络新词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1.74%、17.39%,说明在教科书或者课外读本中会出现网络词语,在课堂上老师也会传授留学生一些网络新词语。

(4)受调查者对网络新词语了解、学习情况

①受调查者上网使用的语言。在此项“留学生上网使用的语言”的调查中,有22人使用英语上网,另外,有14人使用母语上网,其他的10人选择使用中文。说明大部分留学生习惯用母语或英语浏览网页,使用中文浏览网页的留学生占少数。

②与中国朋友交流是否使用网络新词语。在“留学生与中国朋友交流时是否使用网络词语”的调查中,有30位留学生回答“是”,16位留学生在与中国朋友交流时不使用网络词语。此图说明多数留学生在与中国朋友交流时会使用到网络词语,但仍有少数留学生与中国朋友交流不会使用网络词语。

③受访者是否了解网络词语的含义。在“留学生是否了解网络词语”的调查中,有7位留学生表示很了解其含义,29位留学生表示懂一些网络词语的含义,有10位留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词语的含义。这表明大多数留学生对网络词语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说明网络词语在留学生传播较广,但是还是有近1/4的留学生完全不了解网络词语的意思。

④受访者对网络新词语学习的兴趣。在“留学生对网络新词语的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有24位留学生表示对学习网络词语很有兴趣,21位留学生对学习网络词语表示兴趣一般,有1位留学生表示没有兴趣。此图表表明大多数留学生对学习网络词语有兴趣,这表明对留学生的网络词语教学有广泛的学习动力的基础。

⑤课堂上老师有无教授网络新词语。在“课堂上老师教授网络词语的情况”的调查中,有25位留学生表示老师上课有讲过网络新词语,剩下的24位留学生则表示老师没有在课堂上讲过。

⑥教材中有无网络新词语的内容。在关于“教材中是否有网络新词语”的调查中,有26位留学生表示教材中有网络新词语,20位被调查者表示教材中没有网络新词语。

⑦是否理解课堂教授的网络新词语。在“留学生是否理解课堂中教授的网络词语”的调查中,有32位留学生选择了“是”,14位留学生选择了“否”。此图表表明大多数留学生理解课堂中教授的网络词语的含义,但仍有小部分留学生不明白网络新词语的含义。

⑧对于不理解的网络新词语采取的措施。在“留学生对于不理解的词汇采取的措施”的调查中,有16位留学生选择问老师;有14位留学生选择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有12位留学生选择问同学;有4位留学生选择放任不管。此图表说明大多数的留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网络词语的含义。

(5)受调查者对具体网络新词语的了解情况

①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数字“2333”的含义。在“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数字‘2333’的含义”的调查中,有14位留学生知道“2333”是“哈哈哈哈”的意思;有32位留学生不知道“2333”意思。

②受调查者是否知道“锦鲤”的含义。在“受调查者是否知道网络词语‘锦鲤’的含义”的调查中,有11位留学生知道“锦鲤”是“带来福气、好运的象征”;有15位留学生错误地将“锦鲤”理解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有20人不知道“锦鲤”的含义。

③受调查者是否知道“佛系”的含义。在“受调查者是否知道网络词语‘佛系’的含义”的调查中,有4位留学生知道“佛系”是“追求内心平和淡然的心态”;有29位留学生错误地将“佛系”理解为“与信仰相关的理论”;有13人不知道“佛系”的含义。

④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杠精”的含义。在“受调查者是否知道网络词语‘杠精’的含义”的调查中,有2位留学生知道“杠精”是“总是抬杠的人”;有31位留学生错误地将“杠精”理解为“玩单杠、双杠的妖精”;有13人不知道“杠精”的含义。

⑤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数字“666”的含义。在“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数字‘666’的含义”的调查中,有3位留学生知道“666”是“很棒、很厉害”;有43位留学生错误地将“666”理解为数字六百六十六。

(6)受调查者接触网络新词语的情况

受调查者课余时间接触网络新词语的数量。在“留学生课余时间接触网络词语的数量”的调查中,有6位留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网络新词的数量很多;有34位留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网络新词的数量一般;有6位留学生在课余时间不曾接触网络新词。

(7)受调查者对学习网络新词语的看法

①期望学习网络新词语的方式。在“留学生期望的学习网络词语的方式”的调查中,有24位留学生选择自己上网或去图书馆自学;有18位留学生选择老师课堂教授;4位留学生表示不想学习网络词语。这表明超过一半的留学生期望自己学习,但也有学生期望老师课堂讲授。这表示大多数留学生期望通过不同形式学习网络新词语。

②将网络新词语纳入课本中的意愿。在“留学生上是否愿意将网络新词编入课本进行系统学习”的调查中,有26位留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有12位留学生认为可以将网络新词语当作休闲娱乐;有8位留学生选择不愿意将网络新词语编入课本。这表明大部分的留学生愿意在教材中学习网络词语。

2、问卷调查小结

通过对留学生进行关于网络新词语了解、学习情况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部分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会接触到网络新词语,对网络新词语有很高的兴趣,但也有小部分留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网络新词语,没有兴趣学习网络新词语。

第二,在平常的学习中,老师讲授的网络新词语比较少,学生想要学习网络新词语主要还是靠自学,不少学生会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请教老师、询问同学等方式来了解、学习网络新词语。

第三,留学生在学习网络新词语的过程中,要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网络新词语,增加其学习网络新词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个人访谈及分析

1、个人访谈具体情况及分析

(1)访谈一

受访者玛利亚,来自俄罗斯,就读于安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本科三年级学生。目前她已经通过HSK六级考试,汉语水平比较高。

我们对她进行了一个网络词语含义的小测试,包括“锦鲤”、“杠精”、“666”、“打 call”、“有毒”、“土味情话”、“C位”、“老铁”八个网络词语。她明白“666”以及“老铁”这词语的意思,其他的网络词语不明白意思。

在与玛利亚的交流中,能感受到她渴求学习网络新词语,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她并不能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网络新词语。一般都是通过上网、查词典甚至用听中国电台的方法来深入学习汉语,了解关于中国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当问到她关于学习网络新词语的好方法的时候,她回答道:“与中国人成为好朋友,一起玩。”由此可见,她作为一个留学生意识到交际给她的中文学习带来的便利。毫无疑问,在交际中学习汉语、学习网络新词语是一个劳逸结合的方法。

(2)访谈二

受访者林帝龙,是一位来自老挝的学生。现在在安徽大学留学,就读于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一年级。与他交谈中,能感觉到他的中文口语很流利,基本交流无障碍,是一位长时间接触汉语的学生。在访问中得知,他在老挝硕士毕业,进入政府工作,成为公务员。这次来中国为期三年的博士学位攻读,属于外派进修。其实他刚学汉语一年,在来中国前没有接触过汉语。他对汉语的热爱使得他汉语水平迅速提升。

我们对他进行了一个网络词语含义的小测试(同上),他明白“666”、“老铁”、“打call”以及“杠精”四个词语的意思,其他的网络词语不明白意思或理解有误。

从交谈中得知他对汉语、对网络新词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平时上网接触到的网络新词语,他会及时通过网络查询其含义。由于专业原因,他现在的语言课程较少,老师没有系统地开课讲授网络新词语,所以他现在掌握的网络新词语还较少,他说怕在中国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想迫切地学习网络新词语。

(3)访谈三

卫拉是来自于非洲赞比亚的一位留学生,就读于安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本科三年级学生。卫拉2015年来到中国,至今已学习汉语三年。先是在天津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语言学习,随后来到安徽大学开启本科生涯。和卫拉交流过的老师、同学都觉得她的口语很好,她本人表示学习汉语最好的方法是多多交流。她认为只钻研课本、背诵复杂的语法知识是很难把中文学好的。刚来中国时,她的性格很腼腆,害怕与人交流,但学习中文的迫切性促使她不得不主动去交流,渐渐地她的口语越来越好,基本的日常交流是毫无障碍的。

我们对她进行了一个网络词语含义的小测试(同上),她明白“666”、“老铁”、“锦鲤”、“杠精”四个词语的意思,其他的网络词语不明白意思或理解有误。

卫拉表示自己很少浏览中文网站,平时上外文网站比较多,对网络词语接触少,自己基本不会用,她听到中国朋友说一些网络词语,也会主动去问朋友其中的含义,她觉得网络上的词典有时候翻译得不太准确。卫拉认为老师还是应该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热门的网络词语,最好是与课本知识相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也利于课程学习。

2、个人访谈总结

通过对三名留学生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的留学生很少直接接触网络新词语,一般都是从老师、同学等途径接触到中国的网络词语。大多数留学生都对网络词语的学习十分有兴趣,但是他们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网络词语的知识不多,这说明网络词语的教学的可行性很强,我们可以在教材编写、教学过程中增加一定的网络词语的教学内容,这样既满足了留学生的求知欲,也激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力。

网络词语作为一种流行语,意思多变、流行速度快,留学生较难明白网络词语的含义,所以网络词语的教学至关重要,其中很多受访者提出了他们希望的网络词语的教学方法,有交际实践学习法、传统词汇教学法、趣味教学等等。

三、关于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相关建议

(一)汉语学习方面

1、多与中国学生用中文交流,在交际中学习

语言可以交际中学习。在中国留学的汉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在华的有利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结交中国朋友,通过与他们的交际来获取新鲜的网络新词语并且学习到新的知识,扩大自身词汇量储备,使自己的中文词库得到丰富。

2、充分利用互联网

充分利用中文网站、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社交软件,积极尝试将汉语作为上网语言。其实网络词语大多是出现各大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网页上,例如“百度”、“搜狐”,以及中文社交软件“微博”、“微信”等。留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网站和软件,自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网络词语,在遇到不明白的网络新词语时,可以及时自主地利用百度等中文搜索引擎来查询词语含义,在“接触—查询—掌握”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网络词语。

(二)教师方面

1、提高对网络新词语的重视程度

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老师要做好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网络新词语的重视意识。作为汉语老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已有的课程安排之余,在课堂或者课余时间尽量多地提及网络新词语,引起学生学习网络新词语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网络新词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在课堂上能够适当地引领学生学习网络新词语

老师的引导是一个方面,传授是另外一个方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课本知识,还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拓展,补充关于网络新词语的知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能了解一些网络新词语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交际中去。

3、在课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网络新词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网络新词语的学习需要靠学生自身完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重要保障,老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中学习,让学生主动地认识网络新词语,了解当下中国的热门新词,在学生不懂时给以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编写方面

1、将网络新词系统地编入教材,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在汉语教学的教材中,我们需要开辟出这样一个版块,专门来收纳网络新词,并由老师认真系统地对其进行教学。在个人访谈中,我们得知卫拉不仅希望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网络新词语,还希望新词语的学习可以对课程内容有补充完善的作用。对此我们建议在课文的后面开辟一个流行语专栏,收纳八到十个网络新词,部分词汇可以与课文内容相关联,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之余,能有个小版块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的新鲜词汇,让流行词汇对课程内容有所补充,促进课程内容的掌握。

2、对网络新词教学的词汇选取要审慎决定

网络新词本身数量众多,意义多样,有褒有贬、有优有劣,我们在词汇选取时要格外注意,比如习主席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具备正能量的词是我们首选加入教材的,这类词既能适应社会发展,又能向外国学生传递中国正能量,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小鲜肉”、“蓝瘦,香菇”等具备一定趣味性、词汇意义无伤大雅的词汇,我们也可将其编入教材,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如“做头发”、“你妹”、“蛋疼”这些粗俗并无甚意义的词汇就可舍去,不必编入教材。总之,在词汇选取方面要做好筛选工作,网络新词教学贵精不贵多。

3、对课后网络新词要做一定的分类,便于学生学习以及记忆

网络新词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它的学习也是陌生词汇的学习。如果其编排不成系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可能会让其产生厌倦心理。课文后面的八到十个词,除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词,剩余的可以按政治、社会、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安排,让教学具备系统性,这样既有利于老师的讲解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分类记忆,让他们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流行语词库”,这样学生在生活对话中运用时也不易出错。

注释:

①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 ,2005(01):21~24.

②胡倩.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及其规范问题[J].凯里学院学报 ,2009,27(04):46~50.

③詹春燕,王俪璇.汉语国际教育中网络新词语的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127~130.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含义留学生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