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9-11-15 04:09蒋丽萍宁波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近代史范式主体

■蒋丽萍/宁波大学

当前,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左玉河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一文中指出“两种范式之争,涉及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阶段、基本线索等关键问题,关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解释框架及学科体系,实际上是如何重新认识和解释中国近代史之争,故引起了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广泛关注,至今这种争论仍未停息”。鉴于此,笔者将借助中学历史课程安排这一切入点,粗略阐释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中国近代史

浙江省初级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中国近代史教育相关设计模块为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专题三“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以及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专题一“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的内容。其课程内容是,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最后以历史唯物主义明确相关的一些观点。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初级中学相似,通过将近代历史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脉络,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变化、相关重要人物等,从而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弘扬民族精神,最后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解决问题。

总的来看,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在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教育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基本上都是沿着中国社会性质变化这一主线进行教学任务的。多数中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历史脉络的了解的第一印象便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国共关系转化”或者说是对于“近代中国救国道路探索”等问题的探讨。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事件、人物梳理也是基本遵循这三条线索,例如,中学课本中针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将中国近代史的后半部分划为了国民党舞台、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共产党舞台几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探索道路上,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最后马克思主义适应了中国国情,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之后,则发扬中国历史学的传统,开始进行“以史为鉴”的思想建设,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优良民族精神。

根据浙江省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的课程标准中的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学历史的教学体系是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这种体系是以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及社会性质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课程内容所梳理的两条主要线索,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架构与升学需求。但这是否真的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正确方向?这个问题,着实值得讨论。

二、为何要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

首先,在分析中学时期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架构时,我们可以发现中学时期所建构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是一个没有稳定主体的知识体系,作为研究内容,中学时期的中国近代史学习,只是研究历史事件,而无历史内在逻辑。譬如,在浙江省高级中学中国近代史政治模块,在讲解鸦片战争时,历史叙事主体是清英两国的政府;在讲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历史叙事主体是太平军;在讲解洋务运动时,历史叙事主体是清政府的洋务派代表;讲解戊戌变法时,历史叙事主体是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讲解义和团运动时,历史叙事主体是义和团;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历史叙事主体是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那么,中国近代史的主体应当是清政府?还是参加变法、革命等的新兴团体?还是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中学时期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知识架构仅仅只能算是主题史,而并非主体史,这样的知识体系缺乏历史的连续性。

其次,中学时期学习的中国近代史还是将学习者放到了历史过程之中,而没有从历史成分中脱离出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抗日战争等,中学的课程结束之后,总会“例行”讲述战争胜利的意义或是战争失败的教训,随后,发扬中国史学传统,开始史学的“训诫”作用,继而弘扬优良民族精神,振奋学生的精神力量。再如,浙江省高级中学中国近代史经济模块中,在讲到近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时,总会着重提及实业家精神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历史观的实质恐怕不是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而是学习与否是否会对国人乃至整个中国产生影响?这恐怕不是大学研究的要义。这样的历史观,非但不能促进受教者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更是将受教者,摆在受害者的位置,通过教学将爱国主义扩大化,失去了历史研究的本身意义。

三、如何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

针对上文所述问题,笔者通过学习与资料收集,联系国内目前所存在的中学与大学知识体系的脱节等问题比较严重,许多中学生无法及时适应大学教学方式等实际,以中国近代史“破与立”这一核心做法,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各位讨论。

首先,中学时期,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要注重突破思维定式,针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这一主题,应当经历“破与立”知识体系架构过程。在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升学实际需求等前提之下,我们不能要求中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学术研究作为第一要义,但在“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这一点要尽可能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式,培养活跃的开放性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如,改变对中国近代史历史脉络的第一看法,全面地看待近代中国历史,尽可能排除出现“代表性”词语以偏概全的情况。在这一点上,目前的教学阶段,做到重建知识架构与体系,显然比较难了。既然难以做到,可以退而求其次——丰富历史课堂。中学生接触一手历史资料比较少,在平时教学中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将历史进程中留存下来的鲜活的历史视频、图片、音频等加入到课堂中去,丰富课堂,让学生通过这一媒介,潜移默化地受影响,从而在不影响学生升学、考核的基础之上,重建中学生的知识架构与体系。

第二,注重对中国近代史学习研究的主体与整体性把握。诚如上文所阐述的一般,中学时期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没有一个固定的历史叙事主体,没有突出研究核心。在这一点上,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体不是地主阶级,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无产阶级等群体,而应该是整个中国,应当是近代时期的中国国史。另外,不能将这一段历史看作是单纯各个历史事件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一部整体史,各个历史事件的主体势必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关注焦点应该是“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简单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明确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核心。

最后,在认识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应该摆正研究态度,以客观的学术态度对待。目前中学的中国近代史教育乃至整个历史课程教育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就此,历史教育应当从整个民族与国家出发,保持政治的独立性,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历史。

四、结语

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是“变革”,在这一区间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各面,或多或少都和“变革”这一进程有所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细节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史的重新认识问题,值得我们探讨一番,中国近代史的“破与立”的完善,这是我们需要努力之处。

注释:

①周东华.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与吴剑杰、龚书铎等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论坛,2005(5).

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拓研究领域、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新的现代化视角、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取得了丰硕成果。这种新的研究视角、理论及方法,被称为“现代化范式”(又称“新范式”、“现代化取向”或“现代化史观”),以区别于长期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革命史范式”(又称“范式”、“革命史取向”或“革命史观”)。

③左玉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J].史学月刊,2014(6).

④2011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⑤2016年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

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中国不战而败,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⑦牛方玉.单向度历史视野的局限及其克服——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与论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147~160.

猜你喜欢
近代史范式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论碳审计主体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何谓“主体间性”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