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下的课堂生态
——以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课堂为例

2019-11-15 06:37
长江丛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通识学习者生态

/郑州西亚斯学院

相较于根据专业划分教学班级的高校专业课程,高校通识课程因其专业知识背景不一的学习者群体,产生了独特的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中的意识冲突及思想碰撞,恰恰为学习者构建了优越的生态智慧成长环境。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即“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泛指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教育。其重在“育”而非“教”,学生们通过提供的多样化选择,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是一种融会贯通的高校人文教育。

随着19世纪初美国学者A.S.Parkard教授将“通识教育”与“高校教育”两个概念建立联系,加之英国马修·阿诺德教授对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大力倡导及推广,高校通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拥有了稳固的地位。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中设置的通识课程,形式多样且覆盖面广泛,大致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体能体育、个人发展规划、国学、英语等方面,为高校学习者提供基础的人文素养及思维导向。在当今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的时代,除却专业化教育模式带来的“楚河汉界”中清晰的专业界限,受教育者们比以往的时代更为迫切地需要打破专业壁垒高校通识教育,用以面对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而这种冲突与碰撞,微观细化到通识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饱含意识冲突与思想碰撞的多元化课堂生态。

二、课堂生态

我们对于课堂生态的概念的理解,应首先源起自“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理论。适应自然选择的进化,是我们最初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石。而教育生态学,强调的是用生态学的视野、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它是一种反映和运用生态智能的新型现代教育模式。它通过构建生态教育模式,采用生态教育的方法,实现精心选择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从而构建出充分发挥学生作用、自由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威拉德·沃尔特·沃勒(Willard Walter Waller)提出了“课堂生态”的概念。他认为,课堂生态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它的基本内涵是创造这样一个自由、和谐、充满个性、独立的生态学习环境,从而保证教师和学生都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其核心思想是,教与学是一个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生态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科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嵌入或置于同一个环境中,而在这个环境中,复杂的交互影响塑造了学习模式,决定了学习结果的质量。

三、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的课堂生态环境

大学的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课堂就是这样的一个微生态环境,它作为通识课程的一种,将来自各个专业(金融、经贸、护理、艺术、信息技术等)的学习者引入并糅合在一个课堂之中,其课堂生态构建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在对百家争鸣的兼容并包中进行;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EFL课堂生态是由学生、英语教师以及课堂环境构成的三个生态因素构成的微观生态环境。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气氛。

其中,课堂生态的三个生态要素是相对独立的,但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适应,通过合作共生形成有机生态的整体系统,实现EFL英语教育的目标。三个生态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任一因素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生态完整性平衡观认为,如果一个因素的地位及作用受到破坏,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导致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EFL课堂生态化的特点是:整体性、协调性、共生性,并遵循相关原则进行三个要素的协同建设。

四、高校通识EFL课堂生态表现

高校通识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基于对大学EFL课堂生态的观察,我认为其课堂生态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多元共生性、动态协变性和持续完整性。

(一)多元共生性

首先,高校通识教育课堂的学习者背景多样化带来其课堂生态的多元共生性。处于同一个课堂生态系统中的EFL师生,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生态关系都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既是教师的生态环境构建活动,也是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活动。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活动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推动及发展。没有学生的作用,教师的活动将缺少一个重要的前提,其价值将难以实现。而学生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生态环境构建的实现。

在多样性方面,生态阶级制度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在EFL课堂上。老师退后一步,学生们走向中心,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环境,由于他们的不同专业背景,甚至不同的现有英语水平,在同一探讨主题上各自的出发点、支撑背景信息不同,寻求答案的路线不同,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和生产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东西。这种通识课堂的生态构建,其核心教学理念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获取所需的学习环境。当老师从这个生态班级体系的中心退后一步时,学生们有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可以让他们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他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学习。

在这个班级的生态系统中,欢迎和鼓励具有不同思想和特点的学生成长。事实上,这门课的不同之处在于,任何学生都可以从中汲取资源,并将其用于自身的发展。老师授课时,欢迎他们插嘴提问题,他们被鼓励用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经历来挑战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能获得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解答。EFL课堂上的纪律要求主要是针对组织程序,而非针对个人个性和差异的限制。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个人表述、小组PK。通过这个,老师评估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内在成长的提高。

(二)动态协变性

其次,动态协变性。课堂生态中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变化导致了另一方的协同变化。在国外学者H.team的色彩产生力量对比研究实验中,显示了学校学习协同作用下教室颜色的变化与学生在教室内的变化:在第一所学校,教室没有油漆;在第二所学校,教室墙壁和天花板被漆成普通的淡黄色和白色:在第三所学校,教室走廊被刷成令人兴奋的黄色,教室漆成淡粉色。经过两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所学校的学生在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所学校的学生进步最小,第二名的学校学生排名第二。研究表明:教室色彩的变化作为一种生态物理环境因素,与学生的学习变化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与上述实验相似,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和情绪变化也具有动态协变性。在课堂活动中,参与者的情感与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生态心理张力场。无论是个体情绪细微或是巨大的变化,都可能在心理紧张领域引起其他个体情绪的协同变化。教师作为生态课堂的参与者,其教学目标依赖于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共鸣影响着教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行为价值的实现,教师的行为激发着学生不同的反应。教师充满活力、情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打动和感染学生:相反,教师的倦怠或抑郁会过度转移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当面对一批精神忧郁、情绪低落的学生时,教师的热情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学生之间也存在这种动态的协变性。在EFL课堂中,小组内协作和小组间PK是一个常用的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小组内成员会刻意选取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组内一个个体的观念变化会对其他个体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生态等级体系网络内的整体变化。一个学生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着另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把自己作为一种变化的资源,并触及到小组链里的其他成员,往往能形成抛砖引玉、合作共赢,创造出不可预知的杰作。

(三)持续完整性

完整的课堂生态是由有机联系的要素构成的,并被这种联系进行持续的动态整合。

第一是生态课堂参与者与生态课堂环境形成有机统一。通过课程材料的教与学活动,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生态模式、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

EFL课程教材的选取,采纳了英语人文、社科等涉及生活全方位的话题文本,选材广泛,图文并茂,切实消除学习者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从身边事物出发,兼顾前沿资讯,解读各类文体,全方位置身于英文学习环境中。

EFL课堂设计中,坚持以教学互动活动为主导,修正学习者作为“旁观者”“听讲者”的身份,使其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创造者,解决自身学习需求,达成学习目标,融合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为一体。

五、高校通识教育课堂生态的展望

生态教育是一种激发学生自然生态智慧和潜能的教育,促进课堂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生活在人与自然的最佳结合中,在学校与社会融合的过程中滋润和提供营养,形成并获得一种先进的生态智慧。

从生态教育理念来看,碰撞和交织各种学科知识、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学校教学和课外调查活动,鼓舞人心的教学内容等,均可作为我们丰富教学生态环境的渠道。只有采取对话的方式,才能保持师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态课堂所具有的特色是教育的瑰宝,其核心理念是生态智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身心之间的关系。生态式教育倾向与行为反对一切极端,反对一切中心主义、小团体行为、反对形而上的思想和行为,两种极端倾向之间的价值边缘,对话融合多样的生存形式。

六、结语

高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造能力,还需要使学校的知识更容易地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这些是高校通识类基础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

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合理调度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理顺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学习者生态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