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理学
——英语翻译的双重属性分析

2019-11-15 08:03杜庭禧伊犁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原著译者逻辑

■杜庭禧/伊犁师范大学

英语作品翻译为汉语作品这项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以“信、达、雅”为基本原则的研究方向已经牢固确立,以“文化移植”为理念的研究思路也已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各种在线翻译工具层出不穷,竞争日趋激烈。从客观上讲,在线翻译的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仍然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换一种角度审视这个问题,则可以获得积极的启发,促进翻译工作的发展。以“表象”与“肌理”两个维度去分析英语翻译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内在的逻辑”与“外在的文采”两个宏观主线。

一、理学追求——内在的逻辑关系梳理

所谓“理学”追求是指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具备极为清晰的逻辑思维,并且对于作品宣讲的主旨和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种理解和认知的方向与深度直接影响着翻译的效果和质量。

(一)做好主题思想的宣讲与介绍

主题宣讲是翻译作品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好精确而全面的主题分析,才能够确保翻译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体而言,需要把握好几个宏观问题。

首先,处理好主题思想与文化的关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社会文化鸿沟,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跨越文化的作品主旨进行良好的解读与宣传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比如,在翻译英语作品《特洛伊战争》时,就需要译者对故事发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具有“同理心”的换位思考能力,并且将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阐述。而这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翻译困难则需要译者具备较强的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译者应当对中国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预习研究,比如全面精读包括《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史记》等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则可以获得有关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历史名著翻译灵感和认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导致对于“英雄主义”与“野蛮行为”的冲突与争论,还可能出现对于《飘》与《红楼梦》中爱情的理解的分歧。包括诸如在上述的两部作品中,女主角是否在爱情方面存在懦弱与坚韧之分?东西方的爱情表达是否有着天然的共同之处,还是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对这些具有社会深层次意义的命题进行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领悟,获得关于文学翻译的真谛。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迥然不同,所以各自的文学作品遵循着各自的文化环境和哲学根基,如何去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作品主题是一项复杂而深奥的参悟活动。

其次,做好主题思想与个人理解认知的平衡。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英文作品原著的理解和认识必然存在着各种差异和不同,甚至出现严重的分歧和争执也在所难免。在翻译英文作品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审慎的处理好作者的主题思想与个人的理解认知间的平衡和一致。许多时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个人的情感和认知注入到作品之中,这种“先入为主”的心态、认知、视角、情感等因素会对翻译的结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比如,在翻译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时,对于其中的主人公持有何种态度,是全面支持,还是辩证法式的客观分析,亦或是基于追求完人的挑剔与批评,都是译者必须要明确的态度和立场。每一个译者与原著作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座情感和认知沟通的桥梁,至于桥梁的宽度和长度则因人而异。如果二者之间的联系桥梁既宽又直,则他们的精神交流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建立起极具默契的信息传递路径,相反,如果二者间的交流出现障碍,则对于翻译各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多读作者的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才能够获得有益的的帮助和支持,推动翻译各种的发展。

(二)做好逻辑关系的铺展与陈述

首先,建立完整清晰的作品脉络认知。译者单纯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不能做好翻译工作,如果想要完成理想的翻译作品,则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故事脉络分析与解读能力,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深入的故事阅读与分析,构建客观的人物关系、逻辑关系、事物关系等,同时加入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并保证这种理解是在不违背原著的主旨的前提下。几乎每一个经典的英语原著都具有十分宏大的故事框架,其中包含着复杂而多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保持一种既沉浸于具体翻译章节的情境之中,又能从故事整体的角度去把握故事的脉络和梗概,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演绎出具有个性化理解的分析判断。如果将翻译工作简单的理解为译者按照原著的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那就将翻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简单化、庸俗化和非专业化了。实际上,译者必须要建立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从原著作者的思想中获得启迪和共鸣,并在一种“行云流水,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将故事铺陈开来。这种状态下的翻译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翻译的价值和功效。

其次,真正理解作品的复杂逻辑关系。具有哲学色彩和复杂逻辑的多重推理关系如何清晰准确的进行翻译和论述,避免含混与模糊,消除歧义与误解,比如《时间简史》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逻辑分析能力,单纯的依赖语言文字能力无法完成“通译”。翻译一部具有精神哲学和复杂逻辑背景的作品,前提就是译者本身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和情节推理能力,否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包括诸如多元空间、多元要素以及多元时间的综合解读则会陷入自我混乱的状态,又何谈将故事的精华呈现给读者呢。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自然成立的论断,包括对于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中文科幻小说《三体》而言,其中包含的复杂逻辑关系对于母语的读者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阅读困难,假使将其翻译为英文,那么英语为母语的读者阅读起来也必然存在着更大的困难。因此,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就是译者自身需要将数理逻辑思维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其自身具备能够在逻辑层面驾驭极度复杂故事的能力。

二、文学追求——外在的语词选择与修饰

如果说“理学性”强调的是译者需要具备的内在的逻辑分析和辨别能力,那么“文学性”则是指译者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应用这种“工具性”能力。

首先,处理好主题思想与词句的关系。许多时候,译者本身对于所翻译的作品有着较好的故事脉络和逻辑认知,但是在使用词语的时候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如何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保持准确而富有原著文风的语言文字,一直是译者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目标。在翻译原著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注意保持语词风格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不同的章节中,紧随原著主旨的前提下,需要保证词语风格始终在一种方向上前行,在一种语调下表达。比如喜剧《威尼斯商人》和《亨利四世》中,译者就需要明确用具有喜剧色彩的语词和文笔去进行故事的阐述,让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表现出喜剧的特征,因为即使是同样的涵义,使用不同的词语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句子中用“混蛋”还是“调皮”或者是“文静”还是“内向”来描述一个人,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再比如,在悲剧《李尔王》《麦克白》中,其语言的风格则又是完全不同的。译者如果将喜剧和悲剧两种语言进行混用,则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

其次,处理好具体词汇的甄别与筛选。在翻译工作的研究历程中,以“信、达、雅”为主要原则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如何获取这“三字真经”的神髓则需要译者进行持续的研究,历经漫长的淬炼。许多词语的选择和利用实际上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这一点在中文的作品中同样大量存在,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作者用来描写大雪所选的“紧”字,真可谓“神来之笔”。译者在翻译英文原著的过程中,自然也需要揣摩作者的原意,将每一个字词都经过严谨的推敲之后再使用。此外,对于原著中的许多词语和句子中存在的粗俗俚语是否应当直接翻译,包括英语中的生殖器俚语、侮辱性语言等等,是否需要且是否能够翻译为对应的汉语?类似这样的问题则需要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语词技巧来进行解答。此前,关于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先生的名著《飞鸟集》中,诸多的字、词、句的理解和用词引起了学界的争鸣,应该说对于译者来讲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参考借鉴案例,如何在文化背景、作品主旨、个人理解、词语选用多个要素之间构建和谐的译著作品,确实需要译者付出极大的心血,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三、结语

以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翻译工作,可以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进行无缝衔接,而其中的隔阂和差异又不可能自然消除,所凭借的唯一方法就是译者自身对于两种文明的正确理解和“嫁接”。以中文经典《水浒》的英译《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为例,这种翻译的商榷空间还是存在的,同样将英文原著翻译为中文作品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英语作品的翻译工作需要兼顾内在的理学价值和外在的工具价值,只有将二者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够获得理想的翻译作品。从现实的角度去探讨,译者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一方面,译者需要进行英语文化的详细学习,真正做到从英语社会的视角去审视原著作品,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包括历史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领悟和体会,再者,译者还有优秀的逻辑分析与语词运用能力,具备优秀的工具性专业能力。在文化解读和翻译技巧两个层面获得进步是顺利完成英语作品翻译的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原著译者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水家乡
琵琶记
绿牡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