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019-11-15 08:03卢莹宇广西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发展

■卢莹宇/广西师范大学

人文指有关人的一切知识和精神,科学在于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对于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关系,赫青黎曾说过:“科学和文学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因此,科学与教育并非是对立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由于只是单独强调一方面,人文与科学的失衡已经给社会与人类带来诸多的弊端,如今人们已意识两者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两者的融和统一已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教育中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发展

(一)教育中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

纵观人类社会以及整个教育发展的历程,人文与科学总是此消彼长。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文教育一直属于主导地位。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科举制体现了人文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人文阶段对科学发展的抑制,使得科学一直处于边缘。而在西方,两者的关系更是此消彼长。在中世纪,蒙昧主义笼罩一切,人文与科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传统的信仰代替了科学的理性。大约从十四五世纪起,随着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教育进入人文为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人文学科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自然科学也获得了重大进步。

到了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对科学技术越加依赖,因此,科学主义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弱化。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使文理科的发展极度不对称,两者进入冲突分裂期。20世纪之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裂对峙愈演愈烈,形成了一道几乎难以跨越的鸿沟。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带来的种种弊端,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生存问题,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人类追求科学技术带来物质上极大改变的同时,还要人文作为科学的指导,才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两者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二)教育中人文与科学融和的必然趋势

在社会变革方面,一方面时代对人的科技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也对人的情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会需要高技术与情感平衡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根本利益,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依靠先进的科技,关键还是要提高人类的素质,构建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因此,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和以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学科发展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个学科之间出现了新的发展,学科既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在理论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人文科学研究的新方法论;在技术上,现代技术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率,促进其现代化。而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道德方面的评价,那么就需要人文方法进行补充,使得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更加人性化,丰富了其研究成果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教育发展方面,在教育领域中从近代到现在以来一直都是科学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由于人们过度的强调科学在教育的作用,使得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只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人文方面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人格和精神上的扭曲。因此,教育改革的呼声越加激烈,教育需要通过进行改革来适应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所以,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人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就需要兼顾人文与科学,唯有两个相互融和才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应然关系

(一)科学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学确定目标

在教育中,人文方面的教育主要关注的是人价值情感的需要,重在求善求美,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人。而科学方面的教育关注的是科学的知识获得、技能的形成,重在求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很难立足世界之林,那么只能让人欺负,因此,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但科学教育难以确定自身的价值方向,缺乏符合人道的价值导向,教育是十分危险的。因此,科学只有在人文的指导下,科学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果,更好地为人服务,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作为提高依据才能更加快速时代的的步伐。人参与社会活动既需要科学为我们认识事实规律,也需要人文为我们指引方向;社会与国家的进步不仅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在于文化的底蕴。

(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和

科学是人类在对事物的认识和发展中所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人的思想等,因此,科学与人文必定相互渗透的。在教育中,科学教育虽然是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但是也是基于人类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文化的形成选择则是来源对人的价值观,价值观由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因此,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始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从教育目的来看,教育不仅要进行人格与精神的完善,还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及包含了人文也包含了科学,从而达到两者相互补充和融合的目的。对于个人来说,不仅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了解,还需要对自身的精神进行反省和提升。科学是人认识客观世界对世界进行了解和学习的主要手段,保证了对外部世界认识的真实性;人文是个体对内在世界精神进认识的主要手段。因此,教育在对人的塑造和影响上,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就必然包含着人文与科学两个方面。所以,人文与科学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融和促进人的发展。

三、构建教育中科学与人文融和的途径

(一)树立人文与科学融和的教育观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树立科学与人文的正确教育观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国家与社会上的支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地方,应当主动树立正确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观念,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都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学校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更易于促进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发展。同时,国家应该起到带头的作用,要牢固树立人文与科学相融合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促进科学与文化的融和,努力推进相关的政策,加强学科布局调整,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来加强和建设,把思想德育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不断营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氛围,以促进两者的融和。

(二)改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课程结构

在教育体制层面,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在高校中对专业的划分也更加明细,同时也使得中学文理科学过早分,这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的现象。这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与自己选择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人文或者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就会导致学生都一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抵制这种情况,应大力发展交叉综合的学科专业。同时优化课程的结构是人文与科学融和的关键所在。课程的设置应该强调综合性和包容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互补,促进两者能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三)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作为主导者,教师的为人、治学及做事的准则、态度、方法和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能否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所以学校要对取各种方法途径,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对科学与人文融和的必要性认识,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使其努力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智能型的教师;其次在政策的支持下,多鼓励广大教师“扬强补弱”,实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高”。同时,除了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的考核外,还要注重对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察;最后,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促进教师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成长。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发展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文社科
教师发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