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2019-11-15 08:03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讲话

■鲁 晴/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党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影响深远。这次座谈会开创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纪元,奠定了今天发展起来的文艺工作的主要基调。72年后,《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了新的解读和诠释。同时它也赋予了新时代新的使命,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人民与文艺关系上的继承与发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首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经过讨论,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文艺工作的基本问题,也是原则问题。列宁在1905 年时关于文艺为何人服务,也指出文艺是 “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那么,不由得思考为什么文艺是为人民服务?其实这是由于人民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物质财富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是主要的动力支撑,精神财富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的主要生产力量。其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形态转型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形态变化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民群众。第三,是由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确定的。因而,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文学艺术也是为人民服务的。

《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文艺,坚信现在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学艺术,使人民群众处于重要地位,再次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

《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除了阐述人民的重要性之外,还论述了人民和文艺的关系。第一点是人们需要文学和艺术。人们有精神需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一直存在。特别是在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各个国家对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想要进一步探究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知识,文艺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充当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艺术沟通的桥梁。第二点是文学和艺术需要人民。如果文学和艺术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学和艺术就像一个没有根的浮萍,一个无魂的躯壳。人们对文学和艺术需求就像鱼不能与水分离,树木不能与土地分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它是否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文艺工作者是否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最根本的是文艺是否能真正为人民所作,为人民服务,是否能真正的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是否能反映出人民的现实生活。第三点是文艺应该爱人民。在会议中总书记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来阐述文艺对待人民的态度应该是充满热爱之情的,并列举出热爱人民的作家贾大山的例子,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他那样“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

此外,会议还特别强调了文艺工作者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文艺工作者不能自恃清高,应该是心系人民、投身人民生活,自觉地与人民心连着心、手拉着手,以人民的欢乐为乐,以人民的忧患的忧,真诚地向人民学习,做人民群众的“学生”。

二、文艺作品服务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文艺作品的服务对象问题也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归宿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文艺作品的对象是陕甘宁边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战时期都不同。根据地的文艺作品服务对象是工人,农民和革命干部,而国民党统治区服务对象大多是职员和学生一类。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为广大人民做好工作。与此同时,进一步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做好自己的那份文艺活动工作。如果文艺工作者不熟悉作品中所接受的对象和作品,并且对人民丰富生动的语言缺乏足够的理解,那么这个文艺创作便是失败的。英雄无用就是这样。如果你希望群众明白理解你的作品,就必须与群众团结,下定决心,经过长期甚至艰苦的历练来充沛自己充沛所演绎的人物性格。

两次讲话都强调,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但由于两者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不同,所以,相对于“人民”一词的解释和理解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人民服务的“人民”分为四类。它是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中国内部留存着各个阶级, 既有无产阶级,也有资产阶级,还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和侵略。为了赢得抗战,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共同打击敌人,对于“人民” 一词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是共产党按照抗战需要团结的对象来进行归纳的。

在新时期的今天,说到“人民”时常常会和“公民”这个词联系到一起,但“公民”的含义比较狭隘,“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 而“人民”通常解释为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可以推测,人民包含公民,公民是人民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在中国现阶段,更为详细的是把“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的词语,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也就是说“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支持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都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人民的定义,部分犯罪人员也是属于人民这个范围的,只要其犯罪行为未破坏祖国统一,没有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他都是属于人民范围的,其被剥夺的政治权利基本都是作为公民的权利,并不能因为其违法犯罪就将犯罪人员列为敌人范围,具体还是要根据其罪行是否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否破坏祖国安定团结等方面来判断的。这也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人民”一词范围未涉及的一方面。

可见,相对于在延安座谈会发表的《讲话》中对“人民”范围的概述,现今对于人民群众的定义更为具体和全面,主要以是否以爱国主义为思想的主旋律来鉴定的。简单来说,现在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人民,一种就是敌人。只要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人民;相反,破坏祖国统一,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就是敌人。人民不再局限于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文艺创作要求上的继承与发展

文艺创作要求的提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立场问题,第二是态度问题,第三是工作问题。从习近平《讲话》的内容来看,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不仅涵盖了这些方面,而且还谈到了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求作品要“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不仅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不仅有意识形态要求,还有美学,艺术和装饰要求;不仅要有中国文化精神,还要有中国当代价值观的要求。这使得文学和艺术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比在革命斗争阶段具有更强的责任感。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有更加神圣的使命感,创造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上海“亭子间”中的一些同志。他们经历了两种地区的转变以及两个历史时代的变迁。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需要那部分文艺工作者能够抛弃以往的旧观念、旧思想,与时俱进,学会与新群众新时代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也说过,文艺要贴近群众生活,反映时代特征。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文艺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时代的要求,以此作为文艺创作的要求。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展现。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作品《神曲》中,侧面批评并揭露了中世纪统治的腐败和愚蠢;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狂人日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唤醒了人性;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看出,文学艺术是时代进步的号角,是时代的镜子,将这个时代的风貌尽显。因而,紧跟时代步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过时或跟不上时代的文艺作品,只会让时代所淘汰,被时代所遗忘,只有树立正确的文艺观,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真正反映时代变迁,引领时代潮流,才是人们的需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对待传统文化。不是所有的封建文化都是腐朽、落后文化,也不是所有的现代文化都是先进文化,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有着积极意义、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是可以继承的,对于那些落后和消极思想的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拒绝。《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讲到文艺继承和创新,文艺创作是需要文化传统的血脉,文艺作品的创新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水平和力量,特别是数量充足而缺乏质量的问题,存在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的问题等等。两位领导人都提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特别是把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线上。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当前的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的数量很大但质量不够的情况下,要加强文化创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讲话
文艺作品
“注水”讲话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男朋友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