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92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2019-11-15 06:12张建林林见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试剂盒直肠癌意义

张建林 吴 韦 林见敏

结直肠癌是1种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中,结直肠癌已经上升到第四位[1]。由于结直肠癌发病隐匿,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属于进展期,预后比较差,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是结直肠癌根治术[2]。近年来,微小RNA成为肿瘤分子研究领域的重点,微小RNA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凋亡、增殖、多药耐药等过程。已有报道显示在多种肿瘤中,微小RNA-192表达异常。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微小RNA-192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3-4]。在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92存在表达差异。本文对微小RNA-192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相关性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30例进行结直肠癌根除术的Ⅱ、Ⅲ期患者的新鲜标本。所有患者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术前没有进行放化疗治疗。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炎性肠病患者、家族性息肉患者、多原发癌患者。患者术后12个月内进行肠镜检查。术后每3个月或者半年,进行一次腹盆腔影像学检查以及癌胚抗原检测。75例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化疗,使用5-氟尿嘧啶。依据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肠镜检查或者二次手术病理学结果,3年内没有发生复发转移的81例,作为未转移复发组,3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49例,作为转移复发组。选取无癌细胞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共50例患者。所有标本术后放置于液氮中。患者从采取结直肠癌根除术进行治疗后,到第一次转移复发的时间,为无复发生存时间。

1.2 方法

使用cDNA反转录试剂盒、高速冷冻式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等材料和仪器。①将液氮中的标本进行研磨,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标本中的总RNA。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操作。对获得的总RNA检测吸光度,使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对于A260和A280的比值超过1.8的样本,检测miRNA。检测RNA的完整性,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式[5]。②配置反转录体系20 μl。使用无RNA酶双蒸水、酶混合物、缓冲液、反转录酶、混合引物等,在37 ℃条件下一小时,在95 ℃条件下5 min,迅速冷却后,在-80 ℃的冰箱中保存。③使用Primer 5.0软件,对微小RNA-192和内参U6引物进行上下游设计[6]。下游引物使用试剂盒中Uni-miR qPCR Primer,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在94 ℃条件下,预变性10 cm,94 ℃下的14 s,60 ℃下25 s,依次进行40次循环。设置3个反应复孔,取每个待测样本的平均值。使用内参U6,对微小RNA-192相对表达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未转移复发组患者和转移复发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未转移复发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脉管癌栓、分化程度、术前CEA、N分期、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T分期,与转移复发组患者相比,两组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微小RNA-192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130例进行结直肠癌根除术的Ⅱ、Ⅲ期患者,微小RNA-192相对表达量为0.25±0.09,无癌细胞的癌旁组织的对照组,微小RNA-192相对表达量为0.58±0.10,结直肠癌患者的微小RNA-19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转移复发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微小RNA-192的相对表达量为0.33±0.08,转移复发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微小RNA-192的相对表达量为0.12±0.02,转移复发组明显低于未转移复发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未转移复发组患者和转移复发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例,%)

2.3 微小RNA-192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根据13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微小RNA-192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以及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有35例,高表达组有95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微小RNA-192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脉管癌栓、分化程度、N分期、TNM分期、T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4 微小RNA-192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微小RNA-192低表达组患者有35例,术后复发22例,占62.86%,微小RNA-192高表达组患者有95例,术后复发26例,占27.37%,微小RNA-192低表达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微小RNA-192高表达组患者,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表达组患者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4.1±1.2)个月,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8.6±2.1)个月,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Ⅱ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微小RNA-192低表达患者和高表达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微小RNA-192低表达患者和高表达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微小RNA-192表达和肿瘤分期。

表2 微小RNA-192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是根治性手术切除,但术后的复发转移率仍然比较高,影响患者的生存。微小RNA是1种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含有22-26个碱基,能够与相应的mRNA靶基因互补匹配,从而对该靶基因的转录翻译进行抑制,也可以与其他蛋白组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7-8]。微小RNA在细胞迁移、凋亡、分化、增殖,以及组织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多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发展和进展中,微小RNA也发挥着生物学作用[9-10]。在正常肾脏、肝脏、结直肠等组织中,微小RNA-192均有表达。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微小RNA-192通过调控相关的蛋白、靶基因,从而发生作用。有认为微小RNA-192对同源异形盒2,与锌指E-盒结合的表达的调控,调节E-钙黏蛋白,从而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11]。也有认为通过p53作用,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微小RNA-192发挥作用,使用癌细胞停滞在G1和G2期[12]。本次研究显示,相比癌旁组织,微小RNA-192在患者的肿瘤组织中低表达(P<0.05),未转移复发组的表达高于转移复发组(P<0.05),提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微小RNA-192低表达,并且可能与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有关。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微小RNA-19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提示在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微小RNA-19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转移复发的患者,微小RNA-192低表达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比高表达的短,提示微小RNA-192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有密切的关系。低表达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进一步显示了微小RNA-192与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低表达微小RNA-192会促进术后复发[13-14]。肿瘤分期、微小RNA-192表达,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肿瘤术后复发的预测,可以采用微小RNA-192作为1个参考指标[15]。

综上所述,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小RNA-192低表达,微小RNA-192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试剂盒直肠癌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4种试剂盒提取病理组织切片中裂头蚴DNA效果的比较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