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枣矿:“一提双优”厚植新动能

2019-11-15 08:29通讯员王亚峰
山东国资 2019年13期
关键词:矿井工作面煤矿

□ 通讯员 王亚峰

新时代,煤矿生产是什么样?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您可以亲眼见证:点下鼠标就采煤,开着像汽车一样的液压掘进钻车打掘进,用像城市轻轨一样的单轨吊运输,远程视频、智能机器人巡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黑科技”云集。

新时代,矿工生活是什么样?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您可以亲身感受:不上夜班,大班生产,周末集休,AB 班轮岗轮休轮学……作息规律、节奏有序,城市白领一样的生活。

从“人海战术”到“科技驱动”,从“煤黑子”变“煤亮子”,这些让人咂舌的新变化,颠覆了人们对煤矿、对矿工的传统认知。枣矿集团以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实践,探索了煤矿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更安全高效、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这一变化,是枣矿人创新实施以“提升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为核心的“一提双优”建设的结果。

枣矿集团在付煤公司建成山东省首个6米大采高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

智能生产

“你好,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面一切设备就绪,可以启动。”

“收到。”随着地面调度员轻点“一键启动”按钮,井下泵站、皮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等装备按顺序依次启动。这是滨湖煤矿智能化工作面生产时的真实一幕。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枣矿集团各矿井的智能化工作面上演。生产现场的职工,除巡查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已然成为“旁观者”。

采煤如此,掘进同样如此。职工像开汽车一样,稳稳坐在驾驶舱(台)内,轻松操控着液压掘进钻车、掘锚护平行一体机、铣削式智能型硬岩掘进机、四臂锚杆支护钻车、挖掘式装载机、巷道修复机等先进装备,使掘进、支护、运输等工序一气呵成,彻底告别了打眼、装药、爆破等一系列传统工序,实现了轻轻松松打掘进。

实现这样的变化,枣矿集团经过了几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造。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干煤矿就是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把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装备、最先进的管理引入矿井生产中来,推动煤炭生产模式变革,才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于是,“一提双优”建设应运而生。

为加快装备升级换代步伐,在煤炭市场低谷期,枣矿集团坚持每年投入10 多亿元引进新装备。2016 年9 月,他们在滨湖煤矿成功运行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打造了国内首个薄煤层智能化生产矿井。借鉴薄煤层智能化开采经验,又分别在付煤公司、新煤公司建成山东省首个6m、6.5m智能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

初战告捷,枣矿人尝到了甜头,坚定了加速推进“一提双优”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引进新装备基础上,对2000 余台套综机装备和支架进行智能化升级;新建扩建井下煤仓30 个,为停产不停运打下坚实基础;推进远程自动化改造,煤流运输实现可视化智能管理,压风、主通风机、排水三大系统集控自动化率达100%,重要机房硐室、炮掘迎头应用巡检机器人。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多点驱动锂电池单轨吊,打破了煤矿先进辅助运输设备由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

目前,在枣矿集团,“一提双优”建设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集团本部11 对矿井已建成智能化工作面12个、自动化工作面9 个,采掘工效分别提升4.4 倍、2.6 倍。

智慧管理

近段时间,在蒋庄煤矿井下生产现场出现了众多的“电子安监员”。所有违章行为,只要发生在它们的“视线”内,都如同“电子交警”抓拍交通违章一样,进行精确定格,然后进行人脸识别,违章人员别想“逃逸”。

据介绍,这些遍布井上下的“电子安监员”,是该矿今年刚启动运行的人工智能安全监察系统。该矿按照AI“模型创建”规则,建立涵盖1500 余条安全隐患及“三违”行为标准的“大数据”库,运用高清人脸识别和热释人体感应技术,对职工操作行为进行实时比对分析,一旦现场人员出现违章,将立刻完成抓拍并语音提醒制止。

“该人工智能安全监察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像皮带是否启停、撕裂、断带、跑偏、有异物等问题,并及时向地面值班人员报告处理,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蒋庄煤矿副矿长殷宪波说,系统通过对设备、现场环境的动静态对比分析,及时监测“物的不安全状态”,第一时间给予预警,实现了集调度监控、安全监察、管理监测于一体。

田陈煤矿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自主研发的“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平台,利用归类、分类算法,对安全生产的各类信息进行展示、分析、推理、统计,实现风险自动评价预测、违章自动分级处罚、隐患自动分析统计。

蒋庄煤矿、田陈煤矿在安全管理手段和模式上的突破,是枣矿集团把“一提双优”建设由生产向管理拓展、打造管理智能增值工程的缩影。该集团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优化重组内部管理流程,依托搭建“枣矿云”平台,打通数据集成共享通道,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可视化分析,为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精准决策依据,以高度信息化、高效协同化成就企业的智慧管理和管理的智能增值。

枣矿集团围绕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控、数据共享三大综合应用中心群,优化、融合、接入基层单位各个信息化子系统,推动管控提效。目前,该集团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经营管控决策分析子系统上线运行,主数据平台对上数据传输通道已完成对接,智能提报系统、智能专家库进入专业测试阶段。

与此同时,他们还由煤炭智能向非煤智能延伸。借助互联网技术,建成高庄煤矿等3 座智能化选煤厂,打造高端橡胶“智能储配”模式、铁路运输“智能调度”模式、输配电“五遥管理”模式、煤焦化工“无人作业”模式,在现代物贸产业加快推动LNG 集装箱卡车、铁路智能集装箱自备列、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当前,智能化、智慧化已在枣矿集团遍地开花。

自在生活

近段时间,滕东煤矿采掘一线干部职工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们采煤班,每天上午10 点入井,下午6 点升井。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回归自然。”

“自4 月底以来,我们实行了AB 班轮岗轮休轮学工作制,半月上班,半月休息学习。”

“我们现在每班入井人数保持在七八十人,井下人员少了,安全更有保障了。”

安监员利用井下手机进行隐患排查,有图有影有证据,秒传快改消隐患

……

滕东煤矿采掘一线干部职工纷纷向笔者“爆料”。

滕东煤矿是枣矿集团刚刚接管两年的监狱煤矿,近千米采深,生产系统复杂,职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是有名的老大难单位。枣矿集团在该矿大力推动“一提双优”建设,并把其列为AB 班生产制、单班百人矿井的首批试点单位,探索煤矿劳动组织优化的新模式、新路径。

通过系统改造,滕东煤矿相继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取消夜班生产、周日集休,于今年3 月份在矿区率先实现了大班单班生产,4 月底实现了AB 班、单班不超百人目标。单班入井人数从270 余人骤降至均值76 人。

一波又一波的幸福冲击波来袭,怎能不让滕东煤矿干部职工发自内心地高兴!

滕东煤矿干部职工的幸福不是个例。目前,枣矿集团本部的11 对矿井已全部取消井下夜班作业,8 对矿井同步实现采掘周末集休。今年底本部11 对矿井将全面实现周末集休,2020 年将全面推行“五天工作制”。

同时,他们还全面打造薄煤层智能化生产面5 人、厚煤层智能化生产面7 人、厚煤层自动化生产面8 人、掘进智能化迎头8 人的“5788”定员新格局。到2019 年年底,所有具备条件的矿井将执行“单班入井人数大型矿井不超200 人、中小型矿井不超100 人”的限员新标准。

据介绍,通过智能化升级、系统优化整合,2015 年至今,枣矿集团采掘两大专业减少岗位人员6092 人,其中采煤区队由122~182人降至 26 ~ 36人,掘进区队由113 ~171 人降至52 ~64 人(一区两头),越来越多的矿工从危险、繁重的传统采掘直接生产中解放出来。

生产区队的人员减下来了,但减下来的人往哪里去?枣矿集团也有一整套方案。

他们剥离采掘单位生产准备、后路、下料、回收、运输、维修等职能,利用优化出来的富余人员,先后组建集团层面工作面安撤等六大专业化队伍、矿井层面物料运输等40 余个服务型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技术、管理、人才、队伍等优势,通过托管、收购、合作开发等方式获取外部资源,分流一大批职工走出家门创业创效。

“一直以来,煤矿工人最担心的不安全、劳动强度高、休息时间没保障等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危险的、劳动量大的工作都由智能设备代替了,不上夜班、周末集休、AB 班、逢假就休等制度,让我们有了充足的休息和陪伴家人时间,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付煤公司采煤一区青年职工张海涛说,他们这一代矿工赶上了好时代。

正如张海涛所说,越来越多的职工对“矿工”这个身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枣矿集团各个矿井,一大批青年职工主动申请到井下一线工作锻炼,完成了从“逃离”到“回流”的转变。旅行社的人也说,以前鲜有矿工来咨询,现在矿工是自驾游、组团游的主要客源,枣矿工人的生活真是变了大模样。

猜你喜欢
矿井工作面煤矿
冲击地压矿井综采工作面同时相向回采可行性分析
中天合创门克庆煤矿3103智能化工作面
多工作面隧道通风技术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