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柔性资源配置初探

2019-11-15 03:06肖谦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机制政府

肖谦

摘 要:政府合理运用经济刺激手段柔性配置资源,被证明是有效的。在新一轮市场经济背景下,更好适应供给、消费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变化,规范政府行为为市场松绑,需秉持开放思维拓宽发展思路,主动站在产业创新的高点配置资源,确保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

关键词:政府;柔性资源;机制

政府柔性资源配置,指在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在阶段时间内调动要素资源,运用合理的经济刺激手段,推动前瞻性行业或产业短期取得明显提升,确保拥有竞争先手的有效资源配置手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高层面对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限制。既要确保尊重市场机制、微观主体有活力,还要推动政府积极有为,精确作为,必须探寻政府柔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失灵性,推动区域经济崛起。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政府资源配置背景

1.新阶段经济约束条件发生系统性变化。当前,经济在供给和需求的两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供给端变化。体现国民经济生产的要素成本系统的大幅上升,包括四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四大要素系统性大幅度上升,导致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拉动经济规模的增长,带动就业机会的难度增大。二是需求端变化。由过去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到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变化,很多企业并不适应市场和人民的需求变化带来的改变,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没能勤练内功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少数地方带来严重的高失业。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滞胀引发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可能出现在中部地区结构不优、机制不活、调控不力的地区,导致地方经济断崖式下跌。

2.供给侧改革为政府资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逻辑,是要提高产业素质产业竞争力,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这是供给侧改革区别与需求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需求侧经济中,由于需求旺盛、产品短缺,政府的主要精力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供给侧经济中,政府要为企业生存拓展空间、为产业改造指明方向、为结构调整指定计划,但又要为市场腾出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原来与需求侧经济适应的全套的体制机制都要进行艰苦的供给侧调整,全面深化改革为政府配置资源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3.经济发展需政府以资源配置方式引导。政府有效配置资源取得成功的国家很多,其中,与政府柔性资源配置对应的西方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利用后发优势,加强政府干预,统制金融,引进科技,出口导向,贸易立国,创新与竞争意识、合作与团队精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相互结合,成为中国学习效仿的榜样。采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德国、瑞典等国家,吸取权利和保障的内涵。自由竞争与政府导向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宏观控制并用,其发展凸显政府对经济发展宏观引导的必要性,其发展成果有目共睹。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案例中可以得出结论,政府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最终目的,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的调适与市场的关系,摸索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就必须更加善于柔性配置要素资源,服务全社会。

二、政府资源配置的几种方式

商品经济的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变量,分别为人力资源、资金、自然资源、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等等,为更好的体现这些要素与政府配置能力这一要素的互动,我们将拥有市场经济属性,即定价权属于市场的要素统属于市场,将政府要素的一方归结为政府(包括生态环境),这样形成一个简单的二元结构逻辑程式,并据此开展分析。

1.市场弱、政府弱。这种情况多见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2.市场弱、政府强。以计划经济为主时期,由于商品总体短缺,政府配置資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断扩张生产规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但由于市场产品价格限制多,产品质量好坏一个样,商品品种多少一个样,企业缺少定价权、缺少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缺少动力,一切都以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为标志。

3.市场强、政府弱。市场经济为主的时期,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绝大部分的商品由市场定价,市场活力得到调动激发,企业自主组织生产经营。政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交给市场,将主要精力用在对资源配置的监管上,提醒企业或产业竞争存在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制止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在收入的分配上,对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4.市场强、政府强。在一地经济活力得到激发、经济要素流动较为自由时,是否还需政府有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当市场拥有定价权的时候,政府进行资源配置是否剥夺了部分市场的定价权,造成竞争不自由?当前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贡献率最高;最具蓝海的产业形态,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全新产业和产品。为此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德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势头旺盛的时候,提出工业4.0计划,以政府行为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模块化技术,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等,都是政府强力整合要素资源,完成事关民族发展大计的优势产业布局;二战以后的日本,凭借多个跨年度的计划,完成现代工业框架的设立。这些都给我们以启迪,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本身就是资源柔性配置中的“发令枪”。

当然,“柔性”配置之“柔”,体现在政府不要直接参与市场主体的竞争,不要将自身作为运动员,要铭记“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三、政府柔性配置资源的思路建议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各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往来所受空间距离的约束情况正呈现新格局,空间上的“远”未必是成本上的“贵”。中部地区营造一个投资、商事、资本等对接沿海乃至国外先进地区的环境,将为该地区的发展奠定腾飞的基础。为此,现阶段政府柔性配置资源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站在产业创新的高点配置资源。创新集聚移植手段,把握共享经济发展和公共资源普惠机遇,推动我市在超越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研究好地区的要素禀赋条件,研究和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开辟无明显带头羊的新兴市场的细分产业。

2.确保竞争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两条主線,凸显下段政府管控经济的着力点,即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产权(即财产权)和意志自由,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市场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或限制竞争,必然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是主体地位平等的经济。必须通过法律确认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国企享受国家补贴、外企享受超国民待遇,招商引资采用一事一议等办法,都会导致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3.秉持开放思维拓宽发展思路。原来的“特区(开发区)经济时代”逐渐过渡到“自由贸易区时代”,原来的“资源要素型驱动”逐渐过渡到“要素整合型驱动”,原来的“单一快速崛起”逐渐过渡到“抱团成链发展”,原来的“信息闭塞之地”逐渐过渡到“后发优势成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空间区域格局变化,下决心先期撤除妨碍经济发展的行政藩篱,让我们的企业率先适应大市场大分工,锤炼大格局谋划大发展;还应拥有更加超前的眼光,在出海口、出境口去寻找价值投资的“飞地”,为本地产品和本地消费创造保税免税的便利。眼界不开行动缓慢地区,或因决策或时机把握的“毫厘之差”,变得与先进地区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

[2]黄汉校.打造“三心四链”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宏观经济管理

[3]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构建.武汉大学

[4]凌智勇.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中南大学,2004.10

[5]李蕾.秦安市岱岳区法律援助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

[6]张元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中国科技纵横,2015.10

猜你喜欢
机制政府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皮革机制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