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西风颂》三译本赏析

2019-11-16 05:36朱志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三美论诗歌翻译功能对等

朱志鸿

摘 要 《西风颂》作为雪莱的诗歌名篇,有众多翻译家曾贡献出自己的中译本。本文选取了王佐良、江枫、施颖洲三位翻译大家的中译本,在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框架下,分析“三美”在诗歌翻译中是如何体现的,探讨诗歌翻译在意、形、音三个方面实现对等是否可能,在深入挖掘译文语言、句式、韵律、风格的基础上,对三个译本的优劣之处进行评析。

关键词 西风颂 三美论 功能对等 诗歌翻译 译文赏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雪莱(Percy Shelley)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更是鼓舞了中国几代革命青年和仁人志士。本文选取了三个接受度较高、流传较广的《西风颂》中译本(分别为王佐良、江枫、施颖洲所译,后以王译、江译、施译代),在对原诗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三美论,即“意美”、“形美”、“音美”三个方面对这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赏析,讨论诗歌的三美在这几个译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同时探讨诗歌翻译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诗歌独特的美感,在意、形、音三方面实现对等是否可能。

1“意”

翻译诗歌时首先要翻译什么?奈达(Nida)在其著名的动态对等论中就曾提出:“(翻译要)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是文体对等”(Nida & Taber, 1969)。由此看出,他是主张翻译首先要译意的。诗歌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也指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但“意美”应摆在三美的首位。他认为再现原文意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那么在这一点上,这三个译本表现如何?

在评判翻译之前,首先要搞清原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的。《西风颂》写于1819年的意大利,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本人的经历和立场,这首诗通常被认为是一首讴歌呼唤革命力量,预言革命力量即将席卷而来,推翻一切落后腐朽的革命诗歌。但好的文学作品显然不只一种解读,对于这首歌的思想内涵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是赞美春天的,有人说是雪莱一次通灵入境的巫术体验。但不论如何解读,可明确的一点是,诗中讴歌的对象“西风”象征着一种强大的、扭转一切的力量,它可以是革命力量、生命力、超自然的魔力等等,而且这种力量是正面的、积极的,因为它扫除了诸如“decaying leaves”等旧的腐朽的东西,迎来充满生机的“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而诗人抒发的也是对西风自由精神的崇拜和对其力量的臣服。

逐段来看,全诗共由五大节组成,第一节是写西风驱赶落叶,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第二节写日落时西风在海上掀起剧烈的风暴;第三节写地中海夏日的美梦被惊醒,大西洋的海底都因西风的到来而震顫。后两节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希望接受西风的洗礼、与之合为一体的愿望,并高歌自由,预言灰暗总会过去,美好终将来到。可以看出,诗中多表现力与美,或是力量中的美,这种美的集中体现就是西风。据此可将诗中所描述的事物进行大致的分类:其正面褒扬的对象有西风和东风;负面的、贬抑的对象是枯叶,其它诸如地中海、大西洋等是用来刻画烘托西风的。把握了这一点就可对译文遣词造句感情色彩上的尺度及准确性作出判断。

2“形”

翻译中意、形、音不能兼顾或须有所侧重时,意,作为作品思想的主要载体,需要优先考虑,但诗歌之所以为诗,是由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美学特征决定的。而诗歌的“形美”就是指诗句的行数和长短排列,即诗歌的外在形式带来的视觉美感,这对于意义的传达起着重要作用。许渊冲认为,翻译要尽量再现形美,让译文的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段与原文一致,不能随意合并或分拆诗行。这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之要求也不谋而合,“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因为形式也传达意义。

《西风颂》全诗分五大节,每节都采用十四行诗的格式。常见的英文十四行诗格式,即“伊丽莎白体”或“莎士比亚体”,是由三个四行诗节加一个双行偶句 (couplet) 组成,按4,4,4,2的顺序排列,通常双行偶句独立成句。但雪莱对传统十四行诗的格式做了革新,即由四个三行诗节、一个双行偶句组成,按照 3,3,3,3,2的顺序排列,且分节建行上较多使用了跨行乃至跨节的方式。

整体来看,三篇译文在分节分行上都遵循了原文十四行诗的格式,但具体到句篇的层面,还是有诸多形式上的改动。

2.1语态的转换

译文中形式上改变最多是将原文的主动、被动关系转换。如第一节开头描述枯叶,是以枯叶为主语的被动语态,王译沿用上一句的主语,改成了以西风为动作发出者的主动语态,跟上文联系更紧密,更具有统一性、一致性。

同样有语态转换的还有第二节的前四行,这一句比较复杂,遗憾的是三个译本都没有正确表达出这一句的主谓宾关系。原文和三个译本的表述如下:

原文: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王译:你摇撼天和海,不许它们像老树缠在一堆;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

江译: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正像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施译:散云萧萧飘下,像大地的落叶,脱离天空与海洋交缠的枝干,雨与电的使者。

仔细分析原句的结构,其主干应该是“Thou shook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thou”指的是西风,它才是动作的发出者。江译和施译将乌云跟雨和电的天使等同起来,并将其作为动作发出者。而王译虽以西风作主语,但它的宾语有误,西风摇撼的对象并不是“天和海”,而是“雨和电”。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换了,意思也就不一样了。原文以西风作主语,是强调西风的力量,以云作主语,与原文想要表达西风之强悍的意图就不符了。

由此看出翻译中语态转换的处理并非完全不可行,但需要十分小心谨慎,以免出现意义上的偏差。

2.2缩合与增译

还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不对等的翻译策略,即“缩合”和“增译”,在对诗中第一节第四行的翻译中同时出现了。

原文: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王译: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

江译:蔫黄,魆黑,苍白,潮红。

施译:黄的、黑的、苍白的、瘵红的。

原文用独立的一行专门描写枯叶的颜色,渲染其形象,且用的都是重音在前的双音节或单音节词,十分短促有力。王译将几个单字的颜色词堆砌在一起,跟上下文的意思整合,这样的“缩合”使得原文对这几个颜色词的强调变得不突出,同时也失去了原文的韵律节奏。而另外两位译者则用了“增译”的手法,在原本的颜色词前面加了修饰成分。江译采用的都是偏正结构的双字词,短促,且都带贬义,感情色彩也相符。施译从音律上来说,不如江译短促有力,结构划一,且用词的雅致和文学性上也比江译略逊一筹。

3“音”

詩歌的格律一直是诗歌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的标志性特征。即使是无韵诗也是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许渊冲教授是格律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宁愿保存节律和用韵的‘信,否则诗歌就不伦不类了”,可以看出他作为诗歌翻译家对于音美的重视。

通常英文十四行诗的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但《西风颂》的韵脚为aba bcb cdc ded ee,难度更高。而开篇直呼西风“O wild West Wind”,还非常精心地以三个w押了头韵。那么翻译能不能做到这地步呢?

总体上看,三个译本在忠实于原文十四行诗格式的基础上,已经有意识地去再现原诗格律,但没有哪一个严格贴合了十四行诗的韵格,更不用说雪莱自创的难度更高的韵律格式了,头韵也几乎都没有译出。单从译本比较来看,王译的韵脚押韵只有七处不符,最为工整,江译、施译分别为十处、十一处,相对更自由。三位译者都努力在建行分节和用韵特色上反映原诗的风貌,尽管如此,译文也无法完全再现原诗在格律上的精妙之处,无法在确保意义对等的前提下体现出来。

4结语

总体来说,王译的语言有其十分传神的一面,尤其是动态的描写上,同时文白参杂,既有“唱着挽歌送别残年”、“你激荡长空,乱云飞坠”这样很文学性的用词,也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拿我的嘴当喇叭”这样较口语化的表达。在细节的处理上会更多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但在“意美”的构建上,有些意象的处理跟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色彩不符。江译不管从句式和用词的感情色彩上都尽可能接近原文,其语言似散文诗,且更偏向当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且在保留原文意义和形式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实属难得。施译的语言偏古朴,如类似“受着他清澄水流的漩涡催眠”、“终于自灭了”这样的表达,也别有韵味。但在古朴之中,有些表达也颇令人费解,如“大西洋的水平力量”,“分享你力的激动”等,句式上多用倒装。

尽管三位译者已经努力想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形美”、“音美”,但要全面体现原诗之精髓,实现“三美”的至高境界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但这种不可能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译者的能力,而在于两种语言根本性质的不同。即使如此,诗歌翻译还是要做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陈国坚.三十年诗词西译杂谈——兼评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01):20-24.

[2] Nida,E.A&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J.Brill,1969.

[3] 李立云.“三美”原则和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以《当你老了》的翻译对比为例[J].华夏教师,2018,9(上):87-89.

猜你喜欢
三美论诗歌翻译功能对等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