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9-11-16 05:36李险峰李晓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高校

李险峰 李晓岚

摘 要 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已经进行了多年,本文针对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构建“健康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走” 高校 课外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抓好大学生的健身活动,对实现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此由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提出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活动,把“三走”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专项推进,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工作。然而热度过后并不能使学生自觉地“三走”,终身体育的理念也尚未形成。因此,调查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是发展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构建“健康校园”,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影响因素分析

1.1影响学生参与“三走”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阻碍学生参与“三走”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较多,主要集中在学业很重,身心疲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运动;其次是身体较弱,不宜參与,懒得运动等等;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活动本身不具有吸引力,不能够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放松,不能愉悦身心;此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差,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不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活动组织中应高度重视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影响力度。

1.2影响高校开展“三走”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在影响高校开展“三走”的主要原因调查中,学生认为主要是活动宣传力度不足,学生对“三走”的认识不足,“三走”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对教师的调查显示主要原因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老师认为只要领导重视,各种体育活动都比较容易展开。其次,参与者对活动的喜爱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体育活动开展的方式较单调,开展项目以传统体育类项目为主,开展娱乐性体育活动密度低,一些体育设施、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淡薄,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率。因此可根据影响的程度大小,因地制宜的提出对应相关对策,为深入贯彻落实“三走”的号召打下坚实基础。

2对策研究

2.1加大领导重视程度,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三走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进行资源整合,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和物质保障。要做好保障制度,在激励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体育社团工作专项经费,建立“品牌活动重点扶持、传统活动引导创新、小型活动基金补助”的支撑体系,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依据实际需要为活动配置体育设施和器材,优化活动场地、设施的开放与使用制度,尽可能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保障。同时形成高校“三走”活动考评标准,学生个人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形成“第二成绩单”进档案,做为学生在校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确保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这一活动,取得实效。

2.2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三走”系列活动的参与度

“三走”活动要在高校广大师生中扩大宣传,加强思想引领,营造良好氛围,提升锻炼意识。定期开展健康与体育类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习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更加深入且正确的认识。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直接向全校学生展示运动成果,推送活动信息,在学生聚集的校园网络和社交网络上形成点击热潮,号召其他的同学加入活动中来,增加活动意义性,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

2.3提高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增强同学对“三走”系列活动参与的兴趣

为实现“三走”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应以成立各类运动俱乐部、协会、社团等为路径,有效辐射更多青年学生。进一步满足青年学生多样化的锻炼需求,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开展趣味性的各类比赛活动,时尚前沿的流行运动,以及传统的跳绳、拔河等小团体活动,以学生带动学生,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体育社团在校园中活跃起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各类活动中,实现活动全覆盖。

2.4全校总动员,发动校团委、体育教学部门、教师、体育社团以各种形式开展“三走”背景下的课外体育活动

校团委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门,主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及学生活动,若思想引导与活动组织相结合,使“三走”呼吁积极锻炼身体的口号与行为相符,促进学生思行一致。体育教学部门与教师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体育教学部门能提供给学生更专业更系统的教授学生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学习与模范的典范。校园里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社团分门别类地吸引着不同兴趣的学生,发挥社团的影响力,改进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多样化,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参与面。

3小结

教育的体制与各阶段学校教育实施手段的结合是形成学生某种行为习惯的导向,在大学阶段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迫在眉睫。因此高校应通过形式多样的“三走”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自我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刘明龙.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J].青少年体育,2014(02):2.

[2] 韩舰,孙薇薇,孙宏业.依托“三走”活动,构建“雁群1-2-1”校园体育文化——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86-88.

[3] 徐春霞.“三走”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5(06):250.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高校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