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守护“梨果飘香”
——阳信县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助推首件议案落实

2019-11-17 02:08□王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鸭梨梨园县政府

□王 腾

“借助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投资近1100万元,对百年梨园及周边梨园郭、张玉芝、界河、大辛等行政村进行提档升级,现已完成绿化5000余株,增设鸭梨采摘园15处,打造‘说梨长廊’500米……”在2018年12月底召开的阳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副县长曹福清代表县政府作了《关于加大对鸭梨产业扶持力度,叫响“阳信鸭梨”品牌的议案》办理情况汇报,成绩令人欣喜。

听完曹副县长汇报,领衔提出该议案的人大代表王清华表示,提出议案的初衷就是希望政府提高重视程度,通过政策加大对鸭梨品牌的保护力度。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进行了专项监督与评估,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代表对议案落实效果充分肯定。

代表议案聚焦社会热点

阳信鸭梨栽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1985年后在国家水果展评中屡获殊荣,1996年阳信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然而,近年来农药、化肥和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鸭梨的销售价格却持续低迷、徘徊不前,果农被迫砍伐更新,对具有历史文化遗产性质的重要景点百年梨园造成了巨大冲击,近千亩的百年梨园仅剩150余亩,百年老树面临几年内全部消失的危险。如何留住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经过实地走访调研,住金阳街道18名县人大代表在2018年初召开的县人代会上联名提出了阳信县人大历史上首件议案,建议县政府多措并举对鸭梨产业进行扶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加大对百年梨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鸭梨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成果,探索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全力叫响“阳信鸭梨”品牌。

人大监督破解保护难题

议案提出后,阳信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多次研究议案落实措施,并从提高代表议案办理实效出发,规范办理程序、落实办理措施、提高办理质量,探索形成了交办、监督、评估、审议环环相扣的“四步走”议案办理工作机制。

根据人代会通过的议案审查意见,阳信县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严格按照程序,举行专委会全体会议进行审议,并召开领衔提议案代表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议案审查报告并作出决议;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向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集中交办;按照“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导、半年一报告、年底一评价”的工作原则,常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集中视察等形式,组织议案领衔代表和相关县人大代表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活动;常委会会议分别在年中与年底两次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并在年底进行了专项评估,确保议案落地落实。

三方“协同作战”促落实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助推下,县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从人力、财力、物力多方面对鸭梨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将任务量化分解,实行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将具体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明确到位;加强对责任部门督办力度,定期调度督察,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加强与人大代表特别是领衔提议案代表的联系沟通,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根据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措施,确保议案办理工作始终在代表的监督下开展。

在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政府三方的合力推动下,议案得到了较好落实。县政府积极做好鸭梨政策性保险工作,2018年度鸭梨投保总面积达7660亩;县财政拨付资金对老梨树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完善销售平台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做好推介展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措施,提升了阳信鸭梨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办好这件代表议案,是阳信县人大常委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全程监督、跟踪监督,确保梨农得到真正的实惠。”阳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淑芳如是说。

猜你喜欢
鸭梨梨园县政府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最新考试秘笈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一律作废
鸭梨冬菇汤治燥咳干咳
快手菜和慢工活
公推公选
忠于职守的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