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分家

2019-11-17 04:43陈海
当代贵州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全国工商联分家刘永好

在事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亲兄弟亦不会永远保持同一步调,“分家”释放企业家才能,或许才是双赢。

中国民营经济的火种,最早在温州和珠三角点燃,但取得成就最大的“个体户”,还是后来登上福布斯财富榜榜首的四川人刘永行、刘永好等四兄弟。从养鸡到养鹌鹑,从饲料加工再到1987年创办希望集团,刘氏兄弟已经悄悄聚起了上千万的资本。希望集团从创立伊始,产权都是清晰的,少了干扰,他们心无旁骛地迅速发展起来。若干年后,当万向、联想、TCL、海尔等著名公司为产权变革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希望集团的产权改革只是“四兄弟分家”。

1990年,产权改革的风向并不明朗,民营企业仍存在意识形态争议,正积蓄力量准备与“正大”等国外饲料巨头“决战”的刘氏兄弟,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从1991年开始,除保留新津希望饲料厂作为共有共管的资产外,刘氏兄弟各自使用自己的一份利润,投入到自己选择的行业。刘永好的三哥陈育新选择地产,刘永言选择电子,刘永行和刘永好继续坚守饲料行业。兄弟四人非常简单地将手里的利润分成了四份,每人一份,这是他们第一次“分家”。刘永行和刘永好正式迁往成都,他们在成都市区租了办公楼,开始饲料业的扩张之路。

1993年1月,母亲郑康致因病去世。有商业研究者认为,如果刘母安好,就不会有两年后刘永行和刘永好这对商界强强组合的分手,希望集团也许会发展成为如香港李嘉诚、台湾王永庆家族一样的家族财团。而这次“分家”,刘氏兄弟保持了最大的低调,对外口径一致——“不是分家,是明晰产权”。1995年的第二次“分家”,两年后外界才有明确消息。

1995年,刘永行和刘永好运营的希望集团已经发展为年产值15亿元、饲料生产能力100万吨、自有资产3亿多、拥有28家下属公司的大型企业,并连续两年在《中国私营经济年鉴》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中名列第一。在饲料工业百强中,更是当然的本土企业榜首。4月的某一天,当二哥刘永行向刘永好征询,希望能明确产权,各带一个团队,互相配合时,刘永好有些发愣。另两位兄弟和妹妹刘永红的意见与刘永好一致:不要分。

刘永好当然考虑了社会影响,过去三年,作为希望集团的代表,他取得了社会荣誉,身上也有诸多显赫的头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在他的认知里,希望集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家族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一个标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样本。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刘永好将“分家”的可能向四川省政府及全国工商联作了汇报。领导们异口同声地反对,全国工商联高层专程到成都协调,四川省领导也反对分家。

刘永行的核心观点是:“市场提供给我们高速发展的机会不会太多了,至多四到五年。”他认为企业的经营在决策上要果断和坚决,这需要企业家的直觉,兄弟分家后单独行动,更利于快速抢占市场。领导们的协调没有成功,但令刘永好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最终接受了二哥“分家”的建议。

其后兄弟姊妹五人开了个家庭会议,大家希望以最简单、最纯粹的心态和方式来处理第二次“分家”。家庭会议还商量了兄弟四人共有的新津希望饲料厂的股权问题,仍然是兄弟原则——平分,一人四分之一;兄弟四人各自从股份里抽出十分之一分给妹妹;工厂继续由陈育新管理。在平静的气氛中,兄妹五人都签了字。1995年,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数亿元资产,一夜之间各归其主。

也有好事者追问刘永行为何执意分家,他对外的说辞是:决策上出现重叠,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好处,企业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独裁。

事实证明,“分家”后,刘永行的东方希望集团通过资本运作,与30多家亏损的国有企业建立资产纽带。其中1/3兼并收购,2/3合资控股。大规模的快速扩张,使东方希望下属企业的数目短短几年间从13家增至60多家,资产规模增加4倍。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下属公司也很快增加到30多家,同时向多领域出击,逐渐涉足房地产、制药、金融、外贸、印刷、化工、广告等众多行业,产业跨度之大,令人瞠目。

猜你喜欢
全国工商联分家刘永好
全国工商联:积极构建党建“六强”工作机制
名字分家了
太极拳之“三节分家”
全国工商联:发布民营企业500强
刘永好:有个刹车系统
加强合作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
经叔平 全国工商联原主席辞世
一对富豪夫妇的婚姻
刘永好夫妇的婚姻心语
刘永好夫妇的婚姻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