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性——小学生作文创作生命力的源泉

2019-11-17 10:37李定霞
关键词:生动性引导小学

李定霞

摘要:小学生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写出的作文应该是天真烂漫的。要想让作文有“趣”有“料”,则离不开作文语言的“生动性”。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注重观察”、“临摹写生”和“读书积累”三条路径。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动性;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119-1

对小学生来讲,初学写作往往有一定困难。有些小学生写作文像挤牙膏,写几句,数数字数,字数若未达到要求就再写几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犹如记帐,读来枯燥无味。其实,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三点,就可以改变这种困境。

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找出客体的差异性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看似相同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一下,都能找出差异点。而这个“差异点”,在笔者看来就可以成为实现作文“生动性”的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有所观,有所察,才能有所写。

例如在描写身边某个熟悉的伙伴或者亲人时,尽管我们对他们的行为习惯或者语言风格都很熟悉,但付诸于笔墨描绘时,则会发现书面化的作文语言并非如日常口语般易于表达。文章的语言要更生动形象,才具有可读性。就拿写人物——妈妈来说,同学们的妈妈都有共性,在写作表达时,很多同学都会用到“勤劳,美丽,善良,贤惠……”等等词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难免与其他同学有雷同之感,毫无新意,更何谈生动具有个性化特征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妈妈的特点时,可以将自己捕捉到的妈妈日常生活中某个具体行为,某个画面,在作文中放大表现。如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妈妈为家庭辛劳……有的时候我深夜醒来,还发现书房里的灯亮着……妈妈伏案的背影是弯曲的,向前倾的,在昏黄的灯光下,既清晰又模糊,我默默无声的看着妈妈的背影,她似乎察觉到了,一只手扶着腰,轻缓地抬起头,机械化地、僵硬地做着要转身的动作……”这样细致入微的对妈妈因为劳累,连转个身都显得费力的描绘,更能加深作文的可读性,也可以让读者产生画面感的联想。虽然要表达的主题还是妈妈的勤劳,但妈妈们勤劳付出的方式肯定不尽相同。这样放大的镜头特写读起来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勤劳的妈妈被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了。

二、拓展作文活动,以“临摹刻画”的方式写作

美术教学有“写生”活动,而作文教学中亦有“户外写作”之说。在笔者看来,户外写作就如同美术写生般,都是面对客体对象的“对话”活动。不同的是,美术是运用画笔和颜色展现客体对象,而写作则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释放情感情绪。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是相通的,也是可以互相借鉴。将作文课延伸拓展到户外,让手中的笔如同画笔一般,以语言的方式来“临摹刻画”人物和事物的形态,这样的作文课将会有趣得多。

例如在描写“某一项运动”时,教师可以将写作课开设在操场上。如开展“爬竿”和“跳山羊”等活动。分两组进行,一组活动时,另一组观察,并引导学生对对象进行动态描述,爬杆同学的动作怎样?仔细观察,同学会有怎样的表情、神态、变化?对于爬得快的同学,会有怎样的心理?而落后的同学又会有怎样的情绪?……在老师多角度的引导下,学生对人物及其动作神态的描写会更加具体形象,会通过细腻的文笔生动再现同学在运动过程中的神态和心理。作文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对于小学生而言,善于运用文字,并能恰到好处地在作文中体现,读到这样的作文,感受才是最真切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

再比如习作练习“成长的故事”时,笔者给学生们讲读了一篇“包饺子”的习作。而这篇习作便是以“临摹刻画”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出了包饺子的画面感:“我先用手小心翼翼拿起一张薄薄的饺子皮摊在手心,接着用小勺舀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用右手的食指蘸几滴水,抹在饺子皮边缘,轻轻地捏了捏,哈!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半圆的饺子……”

三、积累阅读习作量,做到“腹中有书”

正如上文所述,生动的语言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文字刻画的细致入微。小学生作文教学关键在于对学生作文方法和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下时间多多涉猎作文佳品。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中,可以围绕本节课作文讲学的重点,向学生推荐相关文章作品,进行荐读。并根据阅读内容,写读后感,或者随笔感想。

古语有“腹中有书气自华”,说的便是阅读对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量上的积累能够帮助学生在作文的道路上实现质的飞跃。具有一定阅读积累的学生,在作文遣词造句上更占优势,在引用典故,或者词语句式运用上,也能够实现“信手拈来”的效果。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始终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我时常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阅读的收获,一篇文章的优美之处,作者在文字运用中所传达的情感思想等等。

如在学习人物神态特点描写时,我向学生推荐了鲁迅先生在描写中年闰土时的语言描述:“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仅仅寥寥数笔,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农民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的阅读感受会在思维中形成印记,在阅读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会从阅读收获的“印记”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作文教学只有用“巧劲”,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的是“愚公精神”,但要会借力,让学习变得轻松自如,便于驾驭。因此,教师在讲授作文时,不妨转变下教学思路,不再似教授课本知识般,让学生明白这个知识点怎么重要,为什么等等,而是让学生以主人公的主导思维去描绘生活,怎样描绘才能更生动形象,更受欢迎,这才是作文教学中学生该有的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生动性引导小学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动性浅谈
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