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足迹

2019-11-18 07:02杨成银
中国火炬 2019年5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火炬关工委

1999年,安徽省芜湖市二坝镇关工委组织征订《中国火炬》至今整整20年。20年来,我们在学用《中国火炬》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留下了一串串金色的足迹。

学用“火炬”,创新关工思路

二坝镇关工委1994年成立以来,坚持将《中国火炬》学用相结合,并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思路,不断取得新突破。多年来,镇关工委一直把资助贫困学生当作重要工作来抓,2011年率先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响应机制,对贫困学生实施动态资助,根据贫困程度,分别启动Ⅰ、Ⅱ、Ⅲ级响应机制,效果良好。2010年,我们启动“4+1”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即为每名留守儿童配备一名五老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惑;一名心理辅导老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一名兴趣辅导老师,解决留守儿童的兴趣困惑;一名学生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2012年10月17日,时任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视察二坝时,对这一机制倍加称赞。2017年,我们率先创建五老志愿者代表大会机制,同年3月30日,二坝镇第一次五老志愿者代表大会成功召开,100名五老志愿者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关心下一代大事。

运用“火炬”,打造关工品牌

20年来,我们把订阅《中国火炬》当作一项制度,让“火炬”进关工例会,进学习例会,进工作实践。二坝镇惠生小学是用革命烈士吕惠生名字命名的小学。《中国火炬》2015年第4期上刊登的《红色学校的红色教育》一文给了惠生小学关工委很深地启发。该校关工委主任立志当一名吕惠生烈士事迹义务宣传员,他收集资料十几万字,图片一百多幅,为青少年义务宣传13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一万多人次。在他的倡导下,该校建立了“吕惠生烈士纪念室”,成为二坝镇关工委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如何引导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龙泉村关工委和龙泉小学关工委希望从《中国火炬》上借助他山之石,关工委的同志连续数月阅读“思想道德建设”栏目中的文章并展开讨论。2016年9月,在学习例会上,村校关工委在学习讨论后达成一致,创建小学生养成教育“五个一”工程。即号召小学生“每天捡一次垃圾,每天帮助同学一次,每天节约一元钱,每天帮长辈做一次家务,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五个一”养成教育工程很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得到了小学生的响应,赢得了家长广泛支持。多年来,龙泉小学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率大幅锐减。

传播“火炬”,凝聚关工合力

《中国火炬》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15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发表后,《中国火炬》连续几期刊发了大量的学习体会文章。二坝镇关工委不仅组织五老学习,还专门在镇党政机关安排学习辅导报告会,党政主要领导同志都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国火炬》上的体会文章,更加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2015年后,二坝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了“四个纳入”: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关工委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关工委主要领导(限离退休人员)待遇纳入保障机制,关工委阵地建设纳入常态化管理。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火炬关工委
传递火炬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