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 “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

2019-11-18 10:03中国记协
中国记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记协新格局新闻媒体

□ 文/中国记协

内容提要 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中国相关政府机构、新闻媒体、记者组织正在积极推进各国新闻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赋予了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为各国交流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2017年召开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建设在各地区各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取得丰硕成果。

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中国相关政府机构、新闻媒体、记者组织正在积极推进各国新闻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

一、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的意义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对增进各国民众民心相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媒体发展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实践意义。

(一)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新威胁层出不穷,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走入世界的聚光灯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迫切希望在全球治理方面听到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中国的新闻媒体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在对外传播和阐释中国理念和方案方面责无旁 贷。

(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需要。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面对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的格局,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其中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人心力量。新闻媒体是各国民众相互了解的主要渠道,媒体和记者间的交流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各国人民信息互通、心灵相通。

(三)适应中国媒体发展新阶段的需要。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新闻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中国传媒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8)》统计,2017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近1.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16.6%。2014年以来,中国新闻媒体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这为中国媒体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准备了实力基础和技术条件。同时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需要在媒体转型发展方面与各国同行相互借鉴,这也增添了媒体对外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精神和“一带一路”建设原则,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秉承丝绸之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这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提供了价值指引。中国记协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首届“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与到会的27个国家的30多位记者组织负责人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倡议。倡议秉承丝绸之路精神,提出各国记者组织共同打造开放式的合作交流平台,鼓励本国媒体和记者参与交流,密切合作;坚持自愿原则,尊重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和宗教信仰,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欢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参与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相互学习借鉴,共享培训教育资源,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合作层次,创新合作模式、共享发展机遇,共创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

(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相关部门和媒体在推进“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中自觉贯彻落实这一建设原则,就交流合作的框架、内容、机制、模式等重大问题事先与各国记者组织和新闻媒体平等交流、充分协商,最广限度地吸纳各方意见和主张,最大限度地体现各方意愿和需求;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机制,使各国记者组织和新闻媒体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共同设计、共同建设,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确立公正、合理的运行模式,使各国记者组织和新闻媒体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够平等地享有合作机制提供的各项服 务。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形势对编辑记者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决定了“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新情况新条件新问题的出现而不断丰富发展。“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在构建之初就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充分沟通协商、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之打造成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使之能够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三、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的途径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已积累了初步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扩展交流合作对象。记者组织在本国或本地区广泛联系着各自范围内的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是区域性、国别性的天然合作网络,“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就要将这些散布的合作网络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更大范围、更有效率的合作体系。中国记协在与世界范围内百余个记者组织保持联系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经初步构建起“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中国记协对外交流合作对象由58个国家的61个记者组织增加到73个国家的76个记者组织,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重要国家和地区,联系对象超过100个外国记者组织。目前,中国记协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协议。

(二)拓展交流合作主体。中国记协近年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建设,2018年6月中国记协邀请47个国家和地区110多名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来北京参加2018“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并赴福建等地开展主题采访活动。论坛通过了《“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共识》和构建“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的决议。从2017年第一届论坛到2018年第二届论坛,与会国家从27个增长到47个,与会人数从30多人增加到110多人,增长了两倍多。

(三)深化交流合作内容。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是新闻交流合作的重要任务。一是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多讲述“一带一路”建设给共建国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请权威部门、有关企业现场讲述“一带一路”建设中鲜活的故事,用交流合作对象身边发生的真真切切的事例来阐释“一带一路”的理念。二是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认真研究国际传播的规律和交流合作对象的接受习惯,多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多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述,多用有情感有温度的方式讲述,用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一带一路”故事。三是解决好“用什么讲”的问题,把握好信息传播规律和媒体发展趋势,运用好微视频、H5、VR全景等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增强“一带一路”故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丰富交流合作形式。“一带一路”新闻交流合作新格局需要有实体化载体。中国记协广泛征询和吸纳相关国家和地区记者组织的意见,在稳步推进 “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建设。一是定期召开“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就平台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就平台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二是推动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记者组织负责人、编辑记者来华访问,中国记协每年都会邀请约300名外国记者来华,精心安排采访日程和议题,使来访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和交流,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和进展、了解“一带一路”对世界的意义。三是策划组织“一带一路”联合采访。中国记协多次组派中国新闻代表团和“一带一路”主题采访组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主题采访活动,与我媒体驻外记者、当地媒体记者一道采访“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生动介绍“一带一路”合作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变化。

猜你喜欢
中国记协新格局新闻媒体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如何秀出美丽新农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贺信的体会
凝心聚力书写伟大时代
——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专题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