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019-11-18 05:24高世民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组青薯中薯

高世民 杜 娟

1 试验目的

根据榆阳区镇川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对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任务,积极开展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性状突出的新品种,为当地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助推区域马铃薯产业发展。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在镇川镇高沙沟村,土壤类型为沙土质。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5℃,平均气温29℃。生长期间降雨量286.6 mm,降雨 23 次。 纬度 37°85′,经度 110°11′,海拔高度892 m,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为玉米。

3 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10个,分别是:①中薯20;② 陇薯13号;③张薯12号;④晋薯16;⑤青薯9号;⑥青薯10号;⑦LK99;⑧冀张薯8号;⑨陇薯7号;⑩紫花白(CK)。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个小区7行,小区面积20 m2,行长5 m,行距60 cm,株距33.3 cm,密度3 333株/亩。

4 施肥方案

施肥情况:1.5亩底施阿维菌素有机肥40 kg、氨基酸类有机肥50 kg、磁力复合肥(N∶P2O5∶K2O=30 ∶9 ∶10)18 kg、硫酸钾 22 kg、黄金三安 (N ∶P2O5∶K2O=18 ∶18 ∶18)13 kg、乙峰99植保微肥(固体)60 kg。

5 田间管理

根据当地情况适时播种,5月3日试验田清理地块前茬留下的秸秆,随后施底肥然后翻地,5月4日播种,露地平地单行,人工播种。中耕除草,锄了3次草,保持土壤疏松。6月20日防治病虫害1次。喷施乙峰99植保叶面肥3次。7月18日浇1次水。10月19日收获。

6 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1 物候期

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成熟期以中薯20、LK99、紫花白最早,均在9月1日。陇薯13号、张薯12号成熟期为9月13日,其余品种成熟期为10月10日。

表2 田间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马铃薯品种中,张薯12号的出苗率略低,其他9种马铃薯出苗率很好。供试马铃薯品种中,单株块茎重,除青薯10号外,都比对照紫花白重,最重的是晋薯16。供试马铃薯品种中,单株结薯数为2~4.4个,最多的是青薯9号,最少的是张薯12号。

表3 块茎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商品薯率在70%以上的有陇薯13号、张薯12、晋薯16,除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的商品薯率比对照低,其他的都比对照的高,商品薯率最低的是冀张薯8号。

7 产量调查与方差分析

表4 产量调查表kg

由表4可以看出,中薯20、张薯12号、晋薯16、青薯9号、LK99、陇薯7号比对照紫花白亩产量高,亩产量最高的是青薯9号2 083.3 kg/亩,其次是晋薯16号2 063.3 kg/亩,最低亩产是青薯10号1 370 kg/亩。

表5 方差分析表

由表5计算得知,查F分布表得,F0.01(9,18)=3.6,F0.05(9,18)=2.46.因此,F 值品种<F0.05(9,18) <F0.01(9,18), 计算的区组效应 F 值小于临界值,表明区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F0.05(2,18) <F 值重复<F0.01(2,18), 计算的组间效应F值小于临界值F0.01值,大于F0.05值,表明组间效应显著,不同的测验环境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8 结论

综合评价,根据试验可以得出:10个参试品种中,晋薯16、青薯9号亩产量都在2 000 kg以上,商品薯率也较高,很适合当地种植;中薯20、张薯 12号、LK99、陇薯 13号、陇薯 7号比对照紫花白亩产量高,商品薯率较高,较适合当地种植;青薯10号、冀张薯8号亩产量较低,商品薯率较低,不适宜当地种植。

猜你喜欢
区组青薯中薯
粤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变化区组随机化及其SAS宏实现
如何正确运用方差分析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定量资料一元方差分析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金华市金东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11个中薯马铃薯品种在高原农牧区夏河县的引种表现
种植密度对青薯九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医临床研究中区组设计应用现状的计量学分析*
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