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益智课堂在培养学生思考力方面的作用

2019-11-18 06:34刘红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思考力思维能力

刘红霞

【内容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数学教师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益智课堂是以益智器具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发现”为教学活动主导模式,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

【关键词】益智课堂 思考力 思维能力

问题提出的背景:记得曾经有位家长问我:如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在思索之后给出的建议是:平时让孩子多玩一些古典玩具,如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等。那时还不知道“益智器具”的说法,只是觉得这些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有着悠久历史的玩具对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它独特的作用。没想到歪打正着,现在这些器具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我积极报名参加了益智课堂的教学,积极参与学校承担的“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验。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人们的认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数学教师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益智课堂是以益智器具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发现”为教学活动主导模式,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通过学生在“玩”器具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提问的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良好习惯,并最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等基本思维素养的发展。下面我主要以教學“巧放方格”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谈谈以益智器具为载体的益智课堂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放方格”对思考力的培养

器具“巧放方格”是把不规则的七块木块(可看成是40个单个的小长方形)摆成一个规则的、两层的大长方形。可以说是巧放类益智器具中非常简单的一款,不过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也有着自己的作用。

首先,是定式思维到变式思维的转换。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绝大多数的学生开始摆放器具“巧放方格”时,都是把最大的那一块(10个小长方形)贴着盒子的一边放好,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最大、最整齐先放好,着边靠沿。但如果这样放,其它六块无论如何摆放也放不进去。这种消极的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手脚。思维灵活的学生这时就开始考虑把这一块改变一下位置,把它摆放在盒子的中间试试,而这也是这款器具摆放的突破点,把最大的这块放到中间之后,其它六块很快就会摆放好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树挪死,人挪活”,当我们按惯性思维行不通的时候,换一个方向和角度,我们将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解决益智器具的问题时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其次,对称思想的应用。对称的基本解释是指图形或物体相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在日常生活中和在艺术作品中,“对称”有更多的含义,常代表着某种平衡、比例和谐之意,而这又与优美、庄重联系在一起。课堂上,我问一个很快摆好器具的同学是如何做的,“把最大的这块(非常规则)放在中间”,“怎么想到把它放在中间的?”这位同学说:对称。对称产生美,我就试了试。非常干脆、简洁的语言,非常准确的表达了他的想法。是的,对称美,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对称,数学课上,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优美的对称图形,而我们的学生把这种对称思想用到了解决益智器具的问题中,反之,学生在玩益智器具的过程中又提升、训练了这种思维能力,使得它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再次,体现了分组、分类思想。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的同学发现用6个小长方形和2个小长方形的木块可以拼成和8个小长方形的木块一样,5个的和2个的可拼成和7个的木块一样,这样把木块分成了三组或三类,再利用对称或是不用都能很快摆放成功。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方法,也是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自身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

二、益智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但数学课堂上的活动是有限的,而益智课堂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它为提供了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弥补了数学活动少的遗憾,不止“巧放方格”,所有的益智器具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因此,益智课堂借助益智器具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究解决器具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还积累了思维活动经验。

随着益智课堂的开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器具“六巧块”时,学生一下把器具拆散之后装不起来了,下次他学着边拆边观察,甚至有的同学是记忆操作器具的步骤,这对于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是一个锻炼,当然,有些器具的操作步骤并不是唯一的,“六巧块”随着先摆放的哪块不同,先摆成的面也不同,正方体有六个面,所以“六巧块”有六种不同的拼法,学生随着自己摆放出不同的方法而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课堂也充满了温馨的氛围。不仅如此,“六巧块”还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到“巨蟒盘方”这款器具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更高,当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是一个挑战,在学生费尽心思还没盘好、兴致不高的时候,教师除了适当点拨外,鼓励他们小组合作,“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课堂上,在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器具的基础上,我们还设置了“速度王”、“优胜小组”等类型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比赛不仅比拼速度,比学生操作器具的熟练程度,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合作意识的培养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益智器具的游戏性引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在达成游戏目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益智课堂上,每一款器具,每一个做法,每一个思维的闪现等等,不经意间都是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都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自身素养的提升。 我们的益智课堂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对于具体哪种器具更侧重于哪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先用哪种器具后用哪种器具对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更好,将益智课堂上的更科学更合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乘着课题实验的东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益智课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清霞, 孙欣. 益智课堂,数学核心素养践行之地 -以"汉诺塔"活动课为例[J]. 中国教师, 2017(10): 30-34.

[2]赵艳.益智课堂教学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8(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思考力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Logic Dots
Logic Dots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升思考力
培养思维能力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