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

2019-11-18 09:52于歆杰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 要:结合对课程思政的若干错误或片面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应完整理解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负责的“电路原理”课程,从如何立德树人,开展价值塑造同时进行能力培养等不同层面加以阐释。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价值塑造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对课程思政有进一步阐述。教育部在近期组织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与评审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各学校也相应地在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评选乃至教师日常教学档案袋中加入了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因此在理工科核心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做好的问题。

尽管如此,在笔者日常接触的理工科核心课教师中,依然有不少人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存在种种误解。本文结合日常教学的思考和举措,对在理工科核心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一些观点,分享一些

方法。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若干误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几个关于理工科核心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常见的错误或片面观点。

观点1(错误):理工科核心课的教学内容太多,没有时间开展课程思政。理工科核心课往往都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硬课”,量大面广,教学内容较多,在大多数高校中教学班级的容量都较大。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或间接决定了他们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乃至开展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顺利程度。因此,核心课老师有时候会说:“我没工夫做课程思政。”

观点2(错误):电路原理这种科技类的核心课难以开展课程思政。以笔者讲授的电路原理为例,这门课的绝大多数知识点均在约100年前由西方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发现或发明;整个课程的理论体系在50年前基本成熟;课程内容整体上侧重逻辑,偏重推理。电路原理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是给出定义、陈述定理、证明定理、应用方法解题……很多老师认为在这些“硬核”的教学活动中,难以水乳交融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观点3(错误):课程和思政应该各司其职。时至今日,不少老师依然认为,课程思政是课程和思政各司其职,也就是说课程管内容、管智育,由教师负责,归教务口管理;思政管思想、管德育,由辅导员负责,归学生口管理。有老师甚至在提,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开设不同类型课程,在不同环节中分别培养。

观点4(错误):课程思政难脱“两张皮”的俗套。有些老师担心,课程思政难脱俗套,具体表现形式是在课堂上先进行一番脱离实际的说教,然后再讲授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思政表现为课程内容和思政的“两张皮”。

观点5(片面):课程思政就是课堂思政。对于认可课程思政理念的老师而言,也往往在实践中会有一些不完整、不准确的认识。比如:有老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堂思政,教师只需要在课堂里结合某些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就做到了课程思政。

观点6(片面):课程思政就是结合案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老师热衷于搜集各种在本门课中开展思政教育的“话术”,也就是说,在这些老师心目中,能够在课程的若干典型案例中,讲出事先设计好的有思政含义的话,就完成了课程思政的任务。

观点7(片面):在课堂上讲授人生感悟就是课程思政。还有老师将课程思政理解为鸡汤荟萃,认为在课堂的头尾或者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传递富有正能量的观点,就是课程思政。

上述观点,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核心课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理工科核心课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实现课程思政,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可以说,这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笔者认为,理工科核心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误解,可能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更多是在“术”的层面上,比较强调教学法的培训。而对“道”的层面,即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要么讲得太过高大上,无法落地;要么只有只言片語,没有结合实际课程进行深入讨论。而且即使是在“术”的层面上,当前的主要培训思路依然停留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使其具备在课堂上将比较艰深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清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通过在教室里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把知识学会。如果退回20年,这种教师培训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学生要想学会这门课程,除了来教室听讲外,只能自己闷头啃相对而言比较艰深的教材,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费时费力还难抓住重点。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教师是学生“单一来源”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者。教师需要在教室里把想讲、该讲的内容都讲明白,大多数学生才能学明白。而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想讲、该讲的内容往往是越来越多的。因此教师经常会抱怨,课时不够,更别说拿时间来做课程思政了。

二、完整理解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那么该如何理解课程思政?为什么作为理工科核心课教师,应该主动且积极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我想,这里面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说,首先,从一定意义上讲,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或即将)不再稀缺。随着教育部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精品开放课程、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使全社会都可以免费获取大量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资源。根据教育部2019年7月提供的数据,在全国各平台上开设的慕课数量已经超过12000门,而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学期开设出的课程数量也不过几千门而已。其次,移动互联网已经是绝大多数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手机正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带着手机来上课,已经成为事实。再次,“95后”或“00后”学生所表现的认知特点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意愿显著增强,而且其信息获取习惯越来越碎片化。根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各慕课平台的学习者总数已超过1.2亿。在很多学校都开始出现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老师讲课,边用手机或笔记本观看其他教师讲授的相应慕课视频的情况。上述3个特点对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通俗地说,在学生拿着手机躺在被窝里就能够学到名校名师名课的时代,前面强调的教师的“单一来源”和“优质”属性都不再存在或者大打折扣了,在教室里把知识正确地讲出来已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教师需要将基本任务从传授知识过渡到人才培养(育人)上来。高校教师的首要学术责任是育人,而課程教学和课堂讲授则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知识和素质辩证关系的讨论上,不乏先哲们的精彩论述,如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电机系老系主任章名涛曾对新入学的青年学生说过:“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在给电机系建系60周年的贺信中这个观点被1951届毕业生朱镕基学长再次强调。自此,“为学在严,为人要正”逐渐成为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系训,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相得益彰。此外,清华大学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中总结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中得到深入落实。上述“三全育人”“为学为人”“三位一体”等理念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作为理工科核心课教师,其主要价值和职责是育人,具体体现在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

把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如果核心课教师能够主动利用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在课上和课后与学生加强互动,及时发现其学习瓶颈,分享其学习感悟,解决其学习困惑,一方面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重新找回学生对课程和课堂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能够开展原本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价值塑造和课程思政教育。也就是说,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都是教师必须要主动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从不同层面实践课程思政教育

下面结合笔者负责的“电路原理”课程,谈谈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具体体现为在理工科核心课中立德树人、开展价值塑造,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1.在理工科核心课中立德树人

也许有读者会说,立德树人和电路原理有关系吗?对于具体电路分析方法而言,它和立德树人貌似没有关系。但是电路课老师的言谈举止,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立德树人的作用,这个作用可能比思政课教师的苦口婆心和声情并茂更为重要。比如,作为我国高校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言论行为有底线,尽量避免在课堂上传递负能量。这毫无疑问是立德树人。

除此之外,教师对待教学/课程/课堂的态度,既是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更是最直接的课程思政。比如教师会提前多少分钟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如果内容讲不完,会不会拖堂?是不是无论如何都不调课?会不会让助教代课?对于每堂课的备课时间多少?是否对迟到的学生给予明确批评?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外用网络方式提出的答疑需求?如何对学生给予个性化发展建议?如何对学生给出形成性教学评价?如何出期中期末考题以确保拿到以前考试卷子的学生不会因此而在分数上比没拿到但认真复习的学生占便宜……这些问题既是关于一门课程如何运行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更决定了一门课程质量的下界。关于如何守好课程质量下界的认识和措施,详见拙作“一流课程的两个边界”[2]。

我听很多教师同行说过,现在学生的学风不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不行,笔者对此不能完全认同。诚然,移动互联时代的原住民们对课程的认识和20年前的学生会有不同,但是学风问题,我想首先是教风问题,教师对待课程的态度将影响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学习主动性问题,我想首先是教学主动性问题,教师是否能够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将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深入学习。这方面可以深入讨论的内容很多,囿于篇幅,这里只强调一点,即在整个社会环境日趋追逐短期利益最大化、在整个学术环境还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是否能够立德树人体现在教师对课程足够敬畏吗?教师发自内心地认为课大于天吗?事实上,学生学习某门课的最大收获,往往不是其中的知识,而是他们心目中的学术楷模是如何看待上课这件事的!因此我前面说这是最直接的课程思政。

2.在理工科核心课中开展价值塑造

和很多理工科核心课一样,电路原理课中绝大多数知识点为西方所创,这似乎不利于课程思政。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行各业均涌现出众多“大国利器”,这里面还是有不少文章可以做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讲好中国故事,挖掘在历史上或者当代中国科技进步对教学内容的贡献。比如中国电力系统在最近几十年的腾飞(从2004年起,我国每年新增的装机容量比现在英国全国的装机容量还要多),再比如清华大学电机系开发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算法进入美国PJM电网的中央控制室的案例等。

当然,价值塑造可以放在更广阔的全球视角来展开。一方面,可以结合相应内容,回顾国内外重大科技创新的过程,比如重温相量概念被提出的过程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介绍我国100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论证经过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等。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相应的内容,讲授国内外重大学术失范或科技发展误判的案例,比如介绍在120年之前,爱迪生为了推广直流系统,在公共场所用交流电流电死一头大象、人为制造交流系统更危险的假象等。

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物理概念,类比学生熟悉的场景。比如正弦稳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我们当然可以从物理和数学的层面探讨其联系与区别,但也可以将人的智商类比为有功功率,情商类比为无功功率。在人造物理系统中,绝大多数能够对外输出有功功率的装置,都需要吸收或发出无功功率。也就是说,没有无功功率,绝大多数装置都无法对外做功。这就好比没有足够的情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表现出高智商一样。用这样的例子,一方面学生会耳目一新,对物理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由此受到了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3.在理工科核心课中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作为核心课,电路原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均比较成熟稳定,似乎也不太适合课程思政。但是如果能够把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统筹起来,其实大有潜力可挖。

首先,对于很多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将平鋪直叙的教学方法转换为历史场景再现的启发式教学法。比如,在电路原理课程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就在戴维南定理的提出、二阶电路的求解、分贝概念的提出、通用谐振频率特性的提出、MOSFET的寄生电容对方波发生器和小信号放大器的影响、低通滤波器和积分器的关系、变压器的变比和匝数的关系等问题上,放弃上帝视角,转而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在大容量班级实现学生的强交互,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下,组织他们结合此前所学,自己(或与同伴一起)提出这些概念,或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像先哲们那样实现学术突破最关键的“临门一脚”。这种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很自然地就把学风建设落到了实处。虽然不同课程可以用这种方式展开讨论的知识点不一样,选用的智慧教学工具可能也不一样,但它们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是具有共同特点的,即在授课过程和课件中更多采用问号和省略号,而不是句号和感叹号。

其次,教师应努力将个人或团队的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中酌情体现。比如在笔者讲授电路原理课的过程中,就将负责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4个武器装备项目的研究成果(无线电能传输、磁电层状复合材料用于电流检测、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模块),结合谐振、变压器、二阶电路等电路原理基本教学内容进行了应用介绍。在笔者看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在于有术且悟道。优秀教师既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熟悉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对教育教学有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这里面的关键点(或者制约点)是要长期开展高水平科研并主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根据笔者的经验,但凡学生在课堂听到老师讲授自己是如何利用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来解决科研项目中的学术问题并做出科研突破时,他们均会表现出相当高的关注度。学生在听老师讲如何应用基础知识做出学术突破,其实同时是在感悟和学习如何做科研,这是最好的课程思政素材。

此外,要尽可能利用某些环节或过程,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训练或者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完成的项目,比如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的A模式小班教学中,学生需要分组完成诸如耳机放大器、有源降噪耳机、有源滤波器等综合性、设计性和有挑战性的项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把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训练了其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理工科核心课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不断突破课程质量和学习成效的上界[2],实现真正落地的课程思政教育。

正如前面讨论的那样,立德树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都可以在电路原理这样的理工科核心课中实现。当然需要指出,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占用讲授知识的课时,采用一些移动互联时代的工具,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激励和刺激,从而达成育人的效果,即教师需要妥善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减法”和教学效果的“加法”以及对学生“负向”刺激和“正向”激励等辩证关系。笔者对此已有专文讨论[4],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关于妥善处理这些辩证关系的讨论依然属于课程思政中该如何做的“术”的范畴。而在前面强调的理工科核心课课程思政的“道”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无疑是广大教师认可自己的最大价值不是在教室里把知识正确地讲出来,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来育人。要想在这一点上形成广泛共识,其实并不容易。让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层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2][3]于歆杰.一流课程的两个边界[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4]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