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里的文明法则

2019-11-18 21:16欧阳军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椋鸟狼群骆驼

欧阳军

年老的雄鹿有小鹿照顧,怀孕的犰狳能中止腹中胎儿的发育,橄榄狒狒需要“联姻”融入新的团体……这些或是温情的,或是奇异的动物行为,是自然界中的“文明”体现。科学家们在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发现,有些动物在生活、婚配和繁殖方面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它们严格按照“原则”办事,构建出大自然中的“文明世界”。

父母护子长幼有序鸟类和哺乳动物各出奇招

在自然界,爱护子女和尊敬父母的行为在一些动物中蔚然成风。作为父母,欧椋鸟和骆驼爱护子女的方式有所不同;作为幼者,白尾鹫等鸟类和鹿群都有尊敬长辈的习惯。

欧椋鸟在一些童话故事里,被塑造成会偷走人类婴儿的邪恶形象。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欧椋鸟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刚出世的小欧椋鸟没有羽毛,容易被炽热的阳光灼伤,母亲会用自己长着蓝色羽毛的翅膀为孩子遮挡太阳。欧椋鸟的父亲除了为孩子寻找食物,还会在配偶累了的时候来接替她,用自己的翅膀给孩子当遮阳伞。

如果说欧椋鸟做到了为孩子遮风挡雨,那么母骆驼则是在用生命保护孩子。母骆驼生下孩子后,会保持极高的警惕性,寸步不离地守在小骆驼旁边,等待刚刚降临世界的孩子能够坚强地站起来。小骆驼从呱呱落地到站立起来,需要奋力挣扎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它们母子而言,这是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时刻充满危险。此时,常有饥肠辘辘的狼群会追寻气味而来,贪婪地守在一旁,准备饱餐一顿。即便情况危急,母骆驼也绝不丢弃小骆驼自己逃命,而是选择与狼群进行搏斗,和孩子共存亡。幸运的话,母骆驼能击退狼群,反之则是与小骆驼一起成为狼群的“盘中餐”。倘若刚生下来的小骆驼体力不支,很久都站不起来,那么它们母子恐怕难逃厄运。

由此可见,父母爱护子女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天性,尊重长辈也绝不是人类特有的美德。

白尾鹫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每次发现“美味佳肴”后,它们从不蜂拥而上,而是让老者优先。老鹫在饱餐一顿后,便飞到附近的高山上担负起警戒任务,让儿女们能安心进食。出于对长者生命安全的考虑,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总是以垂直的方式群栖。它们安排年幼的鸟停栖在低处,而年长的鸟则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保证长者的安全。美国的棕头椋鸟和加拿大的红翅鸫在群栖时,则采取水平分布的方式,让年纪大的鸟位居最内层,年轻力壮的鸟在外层,每当遭遇袭击,前者要比后者安全得多。

除了鸟类,大地上的鹿也有这种美德,一个鹿群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家族”存在,在这个集体里,年老体弱的母鹿会受到尊重和照顾,通常只负责做劳动强度不大的事情。例如,当“保姆”抚育幼鹿;或者担任“向导”,带着儿女们去寻找草肥水美的好地方。当年老的雄鹿因伤病而行动不便时,“家族”还会专门安排一只强壮的小鹿去照顾它。

因环境择优生育中止怀孕与“逐食赛跑”

动物们在进化过程中,不止演变出千奇百怪的方法保护自己,在繁衍后代、延续基因的问题上也煞费苦心。

在南美洲,已怀孕的犰狳在遇上生活条件困难或者气候变得恶劣时,会立即采取措施中止腹中胎儿的发育,有的中止时间可以长达一年之久。等到外部条件转好,它又会让胎儿继续发育。小犰狳出生时,身体发育几近完成,除了身体较小以外,各方面几乎都和成年犰狳一样。犰狳用中止发育的方法,保证生下的后代能在理想的环境中生长。

猜你喜欢
椋鸟狼群骆驼
母性的力量
椋鸟的蚂蚁浴
主动出击
“清洁工”
大骆驼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骆驼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他们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