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19-11-18 01:44伍青春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基地工业

伍青春

[摘           要]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为生产、管理等服务的具有综合型技能的人才。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实践性教育缺乏、培养模式不够创新等问题。针对实践教育缺乏这一问题,主要研究了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为主线,结合实地调查研究,深入剖析我国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26-02

一、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为在第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主要是以操作机器人来完成工作任务,不需要掌握太深的理论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三点:(1)具备职业道德。论者认为职业道德应分为基本职业道德和专业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基本职业道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从事这个行业之前应该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懂得工业机器人操作[1]。(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会从事一线工作,这就要求他们要具备非常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还应要有创新、务实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只有具备了以上三方面的素质,中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

二、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国家在中职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为了实现技能型人才建设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对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进一步提高,而这一提高需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但是由于不同中职院校的情况不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试验和实践场地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我国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一)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1.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失调

作为建设技能型工业机器人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通过实地走访可知,我国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在实践课时设置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对实践课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院校都有“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问题,缺乏实践课,实践课不足总课程量的30%,远远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课1∶1的标准。(2)实践课的课时结构不够合理。中职院校一般情况下会把实践课安排在一门或几门理论课结束后,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学校总体协调安排,但会造成学生在学完理论之后得不到及时复习,理论知识得不到检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理论与实践未能很好结合

理论知识是实践能力的基础,而实践能力又是理论知识的体现,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统一体,但中职院校会计教育方面存在理论与实践未能很好結合的现状。主要体现为:(1)理论与实践内部没有统一。例如,在工业机器人基础时都会涉及到理论内容,教师基本上都会讲解其作用等,但是大多数没有讲其怎么去操作及注意事项,这就造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敢去做,理论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2)理论与实践没有整合优化。大多数中职院校会开设控制原理、电子、电工等基础学科,没有开设工业机器人操作、离线编程等综合性学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此知识,理论与实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优化,也未能满足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环境欠完善

1.实验设施陈旧

根据调查可知,基本上我国的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教育都没有实验场地和相关设施,功能单一,与真实的企业业务相比,其模拟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学生对操作性的需求。

2.校内实习基地缺乏

实践基地的创立为学生实践性学习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院校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创立还属于一片空白,尚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而校内实习基地的创立可以省去一些外界因素对学生实践的影响。

3.校外实习基地不足

通过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业机器人操作,积累一定的经验。但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习往往受到工作实习环境、操作危险系数高等实际情况的制约,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还有因为市场经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中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3-4]。

三、提高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丰富课程内涵,优化课程体系

1.合理规划,促进理论与实践平衡化

工业机器人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型操作学科,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很高。而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又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其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应占一部分比例。为了解决大多数中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要有一定的高度,统一协调规划,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合理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尽可能地多安排一些实践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为中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生在学,而应该还要有学生实践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实践的时间,不要忽视实践的重要性,首先,在每一章节学习完之后应及时安排学生实践,通过一些针对性案例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时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次,应在一个环节完成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综合性的实践,以便使学生所知识得到迁移。最后,在所有知识学习完后,应安排关于所有知识的大综合性实践,这样既复习了以前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有了综合性提高。

2.创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教育进行分析调查可知,都比较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的真谛。德国“双元制”教学、英国“三明治”教学,都给学生比较充裕的动手操作时间,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效果。在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明白原理知识外,也应该讲解一些关于实践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达到理论为实践做铺垫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学习变得更加容易。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整合优化资源,避免课程知识重叠,实践内容超出理论课知识的范围等现象。中职院校会计教育除了开设一些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开设一些综合课程,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为技能型人才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善实践环境,促进人才培养

1.加大软硬件投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建立新高度、高品质、严标准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一方面,中职院校应加大对工业机器人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淘汰陈旧设施,加快更新换代速率,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软件和设备,即建成既具有离线编程和模拟操作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室,又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使用CIA课件教学,引进社会知名软件(如华数、ABB软件等)。另一方面,加快综合性实践教学设备的开发与引进。创建一个集离线编程、模拟操作、实际操作为一体的实验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借鉴“校中厂”模式,促进校内实习基地落成

中职院校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针对我国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空白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其形成。

(1)充分利用“众创”空间,为校内实习提供便利。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而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建立了众创空间,这不仅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而且为解决学生实习基地不足创造了条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众创空间这一平台,与之展开合作,给予政策支持,学生可以在众创空间内进行实践,既可以在里面接触真实的操作,还可以促进众创空间的发展。

(2)借鉴理工科院校的“校中厂”模式,引企入校,提高实践质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入住创造机遇。例如,学校可以提供现有空房,划定产业园区,以无偿或廉价租赁给工业机器人研发公司,与他们签订学生实践协议,明确各自职责,达到互利共赢。学校还可将企业搬进课堂,企业人员可以在学校兼职,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多便利。

3.借鉴“厂中校”模式,保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途径。在整个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实践教育过程中应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快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步伐。具体来说,(1)借鉴一些中高职院校的“厂中校”模式,引校入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模式,如学校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在学校先学习一定时间的理论,之后剩余的时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学习,这样既可以为企业服务,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可谓一举多得。(2)呼吁政府出台关于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可以给予这样的企业一定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让企业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的责任,从而可以有效地保障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继伟,王觉.会计专业教学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赵超越.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改革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3.

[3]石磊.中职学校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46.

[4]Phoebe Nilsen.Practice Note: 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in Practice Teaching[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2005(4):5-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技能型基地工业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