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文意兼得

2019-11-19 09:03刘明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文意语句蜜蜂

刘明霞

所谓“文意兼得”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从教材中寻找不同层次的“读写结合点”,以达到“文意兼得”的目标。

一、阅读教学一条线

集体备课时我们一直突出单元的主题性,例如第一单元主题“热爱生命”,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叙事以后有一个意蕴深刻的结尾,着实是一事一议的典范。第二单元主题是“亲情无价”,《风筝》《背影》《冬夜的灯光》全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凝聚在恰当的事物上,这是借物抒情的范例。单元教学有了主体性,阅读的文章有了共性就为写作练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中练笔,读写互通

1.“范句”引领显才华。在读写结合训练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美语句的反复诵读甚至背诵,在让学生领会其妙处后,再动笔进行训练。

第一单元拓展阅读课上我先让学生找了找第一单元文章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很快学生就发现每篇文章在叙事之后都有一段议论的语句,我们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分析了最后一段的意义和价值。我又引领学生读了《生命  生命》课后的同题文章,这篇文章生动曲折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最后飞了起来。学生谈阅读感悟的时候还是能体会到蜜蜂的坚韧与顽强,但是让他们续写一个有意蕴的结尾时却会出现这样的语句“通过这个故事我认识到了……”“这启示我……”虽然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过渡语确是如此苍白,我又引领学生看《走一步,再走一步》和《生命  生命》的结尾,细细读后我让学生修改自己续写的结尾,学生便写出了这样的语句“此后每当我想放弃时总会想到那只极力挣扎的蜜蜂……”“看着蜜蜂渐渐在我的视野里消失,我恍然大悟……”。

2.“仿写”护航练写法。在写作中,仿写需要有“范写”做引领,在范写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从句子开始仿写,慢慢可以延伸至段落、篇章。

我从读过的诗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引导学生理解。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学生了解了诗歌需要有鲜明的意象;以舒婷的《黄昏》为例,学生了解了诗歌需要有恰当的修辞;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部分诗句为例,学生了解了诗歌需要有和谐的韵律。我鼓励学生:借助联想想象大胆创作。

先是一小节的仿写:假如我们是小草,那么我们的妈妈就是雨滴,滋润着我们。还有另外一首:听听,秋的声音:花朵抖抖手臂“沙,沙”,是叶子跟花朵告别的低语。

再是两小节的仿写,接着是“诗歌发布会”,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修改作业中自创的诗歌。然后小组交流后进行展示。

3.合理“补白”灵光现。合理地利用“补白”,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文章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尤其在诗歌教学中,这种作用尤为明显。

例如《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节奏感,我在朗读层面加入了这样的指导“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品读环节则出示这样的示例——我打算重读“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的“客”“青山”与“绿水”,因为“客” 字是旅途的意思,作者的旅途远在青葱的远山之外,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再美的景致也让作者难以忘记自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让学生品读思考:以《次北固山下》为例,你最喜欢哪句(上下句)诗,你打算重读哪些(个)字、词来突出诗人的感受?设计这一环节是想突出“情感”的动感。为了给学生画面的动感,我让学生将《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对比:一幅画面很明丽,因为这幅画中有青山有绿水,一幅画面很……;一幅画面很苍凉,因为这幅画中有枯藤有老树,一副画面很……

4.整合“感受”文体變。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生发点,有的体现了人物的精神,有的揭示了一定的道理……让学生写一写感受,可以写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形成独特的体会,更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习作能力得到提高。每学一篇现代文我都喜欢让学生把文章浓缩成一首诗,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有这样的诗作出现:最初的一小步∕刻骨铭心∕八岁时的记忆∕第一次爬悬崖∕闷热,恐惧∕瘦骨嶙峋的胸腔啊∕狂跳的心几乎让我窒息∥星光下的悬崖∕朋友离我而去∕孤单地啜泣时∕一束手电筒温柔的光∕驱走了夜的死寂∕使我陡然有了前行的力量∕哦,最初的一小步∕没什么了不起∕战胜自己,才能相信自己

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只有当读与写和谐统一、巧妙结合时,阅读教学才能文意兼得,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思维的高山、人格的高山。

猜你喜欢
文意语句蜜蜂
参考答案
蜜蜂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蜜蜂
蜜蜂
蜜蜂谷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书面表达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