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2019-11-19 01:34彭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指导小学体育

彭芳

摘 要: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得师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教育理念,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德育支持。

关键词:健康第一;指导;小学体育;改革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小学体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心理品质都有十分高的要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当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小学体育不仅具有较强的运动强度,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需要团体协作,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道德品质。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摒弃了传统观念的体育教学思想,追求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状态。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是当前居于指导地位的体育教学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得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位,这不仅符合当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也符合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终身体育发展观念的需要,在操作层面上也与当下素质教育相迎合。

(一)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运动本身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特别是一些学生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果时,就会在无形之中激发自身的潜能,通过不断努力和拼搏,最终完成所设定的目标。而体育是一项对学生心理以及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科目,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1]。在运动时,首先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体力,在一场比赛中,学生需要不断切换跑步的速度且节奏变化较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跑步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长跑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及体力,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短跑来训练学生的爆发能力,在训练时,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十分疲惫,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偷懒的行为。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精神以及意志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畏艰苦、持之以恒,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些都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精神

公平竞争的精神是体育运动中十分重要的精神品质,需要双方对抗的性质,因此公平竞争精神也在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例如:在足球教学时会有很多技巧性地训练,传球带球技巧,而每一个不同的位置都会具有相对应的技巧训练,这些运动技能地展开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基础,而非一味的身体碰撞或者是运用一些小动作来达到最终目的的竞争[2]。例如:学生在足球比赛时,通常具有较为强烈的求生欲望,渴望自己所带的队伍能够获得最终胜利,这种求胜欲望其实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一定要以公平竞争作为前提,双方进行公平的比赛并且严格遵守足球的相关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取得胜利。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学生用不符合足球规则的身体碰撞或是言语上的冲突进行比赛,这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团结友爱的主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师的职责,对不良的行为进行纠正批评,加强对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熏陶,引导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会尊重对手,最终构建良好的运动氛围,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时,团队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中很多都是集体运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以及特点进行良好的指点,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在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与队友进行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当有人发挥失误或者出现情绪低落时,其他队员应当适当地进行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3]。

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应当科学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教学内容不符合小学生这一阶段的成长需求,只会达到不良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始终抱着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目标,通过进行教学目标全面化设置,从而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当做好素质教学与体育教学两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健康水平[4]。

(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时,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检验,还会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通过考核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等多方面,推动学生提升身体素质[5]。通过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能够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在参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三)端正教师言行举止

體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占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这是无法用其他因素替代的。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渗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教师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理想信念,会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进而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这一阶段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品质修养,在教学中做到举止大方得体、教学态度一丝不苟并向学生展现出公平公正、团结合作、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这也能够在无形之中感化学生的学习态度[6]。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阶段孩子对于身边的事物已经有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对各种情况进行考虑,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时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十分重要。面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各项问题,作为教师应当在运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各个方面进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也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规范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元妹.借评价之东风,扬运动之风帆: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J].田径,2019(8):64-65.

[2] 邵子洺.大密度适宜强度3M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为例[J].体育教学,2018,38(10):47-49.

[3] 李孝贞,牟善文.基于美国SPARK体育课程干预对三年级小学生骨健康影响:以天津南开区某小学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95-196,177.

[4] 汤鹤.英国REAL PE课程全纳性教育与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比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239-240.

[5] 叶伟锋,钱亢.整体布局+私人定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25-26.

[6] 王安.绳舞飞扬 健康成长:石坞小学初级花样跳绳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9(4):92-93.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指导小学体育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