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解析与佳作展示

2019-11-19 05:15晓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9期
关键词:责任田麦田助力

晓君

真题再现

有人说助力成長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和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写好此题,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一、读懂材料,审题求准。从这段材料看,“助力成长”是写作的关键词,细心品读会发现,命题者并非简单地要求写“成长”,而是让考生写助力成长的具体内容,如“梦想助力我成长”“亲情助力我成长”“坚强的意志助力我成长”等。写作范围很广,可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

二、摆脱提示,内容求新。受文题材料影响,考生直接选择提示角度写作的现象很普通。这样做不是不行,只是当大家都选择“梦想”“鼓励”等内容的时候,题材容易撞车,甚至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考场上同题作文,得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比如选择“某一句名言助力我成长”“某一处风景助力我成长”就是不错的创意,前者不仅能用名言美化语言,还能收到事理交融的效果;后者表达上不仅容易出彩,还能让情景交融。

三、尽展才情,亮点求美。考场作文,比的是智慧与才情,要学会在细节处打造精美亮点。作为材料作文,标题自拟是优势也是得分点,切不可忽视。若能拟出精彩标题,定能吸人眼球。作为叙事性较强的文章,细节描写是出彩的关键,要让细节说话,借细节抒情,争取在细节中展示助力成长的动人故事与美好情怀。还可引入景物描写,或情因景生,或景随情移,让文章呈现情景交融的美感。这些工作,做好一项便能打动阅卷者的“芳心”。

爷爷的麦田

天津一考生

每年收麦时节,我都会和爸爸回乡下帮爷爷收麦子,这已经成了我们父子的习惯。不是我能干多少活,而是想尽可能帮爷爷分担。

又到了收麦子的时节,我自然不敢睡懒觉。天才蒙蒙亮,便睡眼惺忪地起床了,推门一看,早已不见爸爸和爷爷的身影。我匆匆往田头赶,还在坡下,便听到“刺啦刺啦”的割麦声。赶到田头,只见几十捆麦子倒在田里,爸爸坐在麦捆上休息,爷爷则背着手,沿着垄沟巡视,仿佛在检阅士兵。看到我,爷爷兴奋地说:“孩子,今年的收成真好!”我接过他掐下的麦穗,在手掌里一搓,一吹,留下的便是金黄的麦粒了,嗬,真饱满!

这块麦田,是爷爷和太爷爷一镐一镐刨出来的。太爷爷已经去世了,每年爷爷都要在这块地里挑上50支最大的麦穗,整整齐齐地扎成一把,供在太爷爷的遗像前。望着那整整齐齐的麦穗,我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这块土地,倾注了爷爷多少汗水和心血啊!随着麦子一年一度的荣枯,爷爷也不知不觉地老了,头发全白了。

小时候,在城里生活时我经常生病,后来爸爸就把我送回乡下,让我和爷爷一起劳动,玩耍。说来也怪,我的身体竟然好了起来。因此,农田里的那些活儿,我都学得有模有样。这时奶奶送饭到田间,爸爸说:“您二老都快70了,就不要再种地了吧!”爷爷半天没有言语,最后说:“没有这块地,就没有你们的今天,离开了这块麦田,日子哪能过得这样踏实!”爷爷没有再理会爸爸的话,倒是与我唠上了,他边割麦边说:“学校是你的责任田,这里是我的责任田,咱爷俩都不要忘了这个理儿,好不好?”

听着爷爷朴素的话,我瞬间有些感动。爷爷是属于这块土地的,这块土地包含了他生命的一切;我是在这块麦田上长大的,又哪能忘了农村孩子的根本呢?

微风吹过,麦浪涌动,它们仿佛在为我的成长点头称赞!

点 评

文章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题健康。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作者结合生活,以麦田为线索,引出一家三代的农村情怀,并通过写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经历,反映自己茁壮成长的过程,内容情真意切,主题美。二是语言典雅。作者很注意遣词造句,语言表达很显文字功底。如一“掐”一“搓”一“吹”的情景,若非亲历,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画面的;又如爷孙的对话,“学校是你的责任田,这里是我的责任田”,语言朴实而饱含哲理,反映了爷爷及麦田助力作者成长的内涵;结尾画龙点睛,给人以情景交融的美感。

教室里的阳光

天津一考生

“唉……”男孩望着那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长叹了一口气。他多想和“蝴蝶”们一起毫无顾忌地蹦跳啊!但他知道,这只能是幻想,同学们怎么会和他一起玩呢?就在他发懵的时候,那个漂亮的身影又闪入了他的视线——新来的老师。

老师让同学们到外面集合,再进教室排座位。男孩迟疑片刻,很自然地站到了最后面,然后习惯性地用手往上提了提衣领。每逢这种场景,他总恨不得把整张脸都埋进衣服里。“那位男生,请你到前面来!”“您叫我?”男孩非常惊讶,一时有些慌张。老师点了点头,目光宛如一束阳光照射到男孩身上,老师竟然发现了弱小的他!

“你应该站在最前面。”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我……我一直站在……”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男孩有点语无伦次。他万万没有想到,老师会关注自己。难道她没有看到我脸上的疤痕?难道她没有看到我身上寒酸的衣服?难道……他猜测着。走进教室,他又自然地走向角落,不过似乎是有意的安排,老师把他排到了第一组。他受宠若惊,内心就像刚晒过阳光,很美好,很温暖。

在与老师的一次单独谈话中,男孩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幼时和家人一起吃饭时,不小心碰翻了茶壶,滚烫的水洒在了他的身上,却引来父亲的训斥;和伙伴们一起玩皮球,把球踢到了水池里,招来伙伴们的责备……老师浅浅一笑,沉默了片刻,说了句他难以忘怀的话:“你不比任何人差!”“真的吗?”“真的!”他抬头看见老师微笑的脸庞,真美。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男孩变得活泼了,他不再害怕夏天穿短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成绩直线上升。他逐渐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了。偶尔他会问别人:“我丑吗?”“怎么会呢!”一串串笑声成为男孩生活的新风景。

没过多久,男孩考上了重点初中。毕业那天,他给老师送了一张卡片,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幸遇恩师,助力飞翔!”

没错,那个男孩,不是别人——就是我!

点 评

此文有两大突出亮点:

一是构思巧妙。命题要求考生写助力自己成长的经历,作者竟然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就在评卷者为考生备感紧张的时候,文章结尾猛然揭开谜底——那个男孩“就是我”,让原来寻常的叙事顿时起了波澜。情节上的这种巧妙安排,让文章脱颖而出。

二是描写细腻。细节出彩是本文在表达上的鲜明特色。如看到新老师时的一“叹”一“懵”,排座次时的一“提”一“埋”,将“我”自卑的心理展示得一览无余。直接描写老师的笔墨不多,然而人物言语神态逼真,那宛如晒过“阳光”般的感受刻画得淋漓尽致,加上收尾的点题,文章也就有了获取高分的资本。

猜你喜欢
责任田麦田助力
基层党校应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田”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种好“责任田”管好“钱袋子” 稳住“主心骨”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