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何以重要?

2019-11-19 07:09周文星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哈佛大学

摘要:中国与世界利益相牵、命运相连,但中西方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理解赤字”,中美之间也遭遇信任危机。如何让西方精英与大众摒弃思维定式,理解多元中国,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以此为背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36位研究人员共同编撰而成的《中国问题:对一个崛起大国的批判透视》应运而生。该书以“中国何以重要”为问题意识,议题多样、视角多元、内容客观,兼具理论价值与政策意义,呈现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学界近年来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的集体智慧,为西方世界观察和理解当代中国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也是中国审视自身国际形象的一面明镜。

关键词:中国问题;崛起大国;中国研究;哈佛大学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9)15-0090-(07)

What Questions? Why Is It Critical?

——A Review of 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

ZHOU Wenxing

Abstract:China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ld and destiny.However,there is a serious understanding defici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and a crisis of tru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It has been an urgent issue how to make the weatern elites and the masses abandon their mindset and understand pluralistic China has been an urgent issue.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co-authored by 36 researchers at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of Harvard University has come into being.The book takes“why is China critical”as the problem,with diverse topics,diverse perspectives,and objective content.It has both theoretical value and policy significance.It is the collective wisdom for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represen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o think about and study contemporary China.It is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the West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a;it is also a bright mirror for China to examine own international image.

Key words:China questions;rising power;China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

为了献礼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成立60周年华诞,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初出版了由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费正清中心”)编撰的《中国问题:对一个崛起大国的批判透视》(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一书[1]。甫一出版,《中国问题:对一个崛起大国的批判透视》(以下简称《中国问题》)即获得美国学界的关注。2018年4月1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受费正清中心之邀到访哈佛大学并发表演讲,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援引了《中国问题》一书中关于“理解赤字”(understanding deficit)的概念[2]。随后,政策研究者与媒体开始纷纷报道和关注《中国问题》一书[3]。费正清中心被誉为美国乃至西方执中国研究之牛耳者,由该中心36位研究人员共同编撰而成的《中国问题》,呈现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学界近年来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中西方读者理解当代中国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一、时代背景与问题意识

“中国如此重要,因此理解中国是当务之急。”[4]在《中国问题》的引言中,该书主编之一、费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如是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这项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一方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当今世界离不开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内外政策超越了国界,正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世界。但遗憾的是,美中(甚至中西方)之间存在“理解赤字”差异化。而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一个日益重要的多元中国,是费正清中心编撰《中国问题》的初衷。

宋怡明所说的中美“理解赤字”,以及多年来深为两国精英关切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根源于同样的结构性问题,即崛起国中国与守成国美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困境。中国先后于2007年、2010年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结构性的位移,加剧了美国政府与社会各界有关中国即将超越美国的战略焦虑[5]。更重要的是,美国战略界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内外行为不符合美国的战略预期,与美国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矛盾日益尖锐①。最后,中美之间不存在迫使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重大威胁,如冷战中后期极富进攻性的苏联或“9·11”等事件后的恐怖主義。这三个因素的叠加作用,撼动了中美积极互动的战略基础,为美国改变对华政策提供了主客观条件,这首先体现在美国的官方文件中。2017年以来,美国推出了一系列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者与安全威胁的规范文件,包括《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国情报界全球威胁评估》和《印太战略报告》。在社会层面,大量美国的政策研究专家与高校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呼吁美国政府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或以对抗的姿态对付中国[6]。中国崛起给美国精英造成的焦虑感,加剧了美国对华战略疑虑与误解程度。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却处于大变局的转折点,这是催生《中国问题》的时代背景。

为了纠正西方大众与精英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扭转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利局面,费正清中心前执行主任、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副教授陆德芙(Jennifer Rudolph)和费正清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宋怡明共同担任主编,邀请费正清中心36位研究人员撰稿,解读这个新兴崛起的东方国家。在作者们看来,中国过去发生的史实、当下呈现出的复杂性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之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它们是理解中国至关重要的三个方面。为了全面地理解中国这个崛起国家,人们应同时关注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7]。因此,研究员从各自专长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他们认为美国读者应该关注的有关中国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核心问题,并根据他们毕生的研究来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形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最后集结成书。《中国问题》以中国崛起为时代背景,以“中国何以重要”为问题意识,并采用自问自答的创作方式和通俗易懂的生动语言,试图为美国读者理解中国提供一个全景式的批判视角。

二、篇章结构与内容概览

学者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提出并回答有关中国的核心问题,构成了串联本书36篇独立文章的主线。这些文章按主题分为6个版块,即政治(包括政党、少数民族冲突、公共舆论)、国际关系(亚太领导权、军事发展、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两岸关系、中日关系)、经济(经济增长、城镇化、贸易、消除贫困)、环境(空气污染、环保意识)、社会(“一孩政策”、老龄化与心理健康、宗教、法律、留学),以及历史与文化(儒学、丝绸之路、知识分子、古典小说、中国研究变迁)。

主编对各个板块的精心安排,体现了哈佛学者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度,反映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研究的偏好。在上述6个板块中,环境版块只有2位学者撰文,其中哈佛环境科学讲席教授麦克尔罗伊(Michael B.McElroy)与哈佛亚洲研究委员会主席、能源人文倡议主任唐丽园(Karen Thornber)分别讨论了中国的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和中国的环保意识。比较之下,其他版块至少都有6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其中,歷史与文化板块共有9篇文章,政治版块有7篇文章,国际关系、经济和社会三个版块分别有6篇文章。这种安排有其合理之处:其一,环境议题相对更偏技术,不像人文社科那般具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辨色彩;其二,费正清中心一直以来更为关注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本书结构同样体现了该中心惯有的研究取向。

作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他们认为对中国尤其重要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比如,波士顿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在政治版块中,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反腐能否提升政党的合法性”的问题。作者认为,反腐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共产党官员对革命事业失去了理想和信念,极大地破坏了政党纪律,威胁了政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带来了比如有利于整顿政党形象的积极结果,但中国反腐短期越成功,长期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的风险就越大,中国政府需要思考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议题[8]。

在国际关系版块中,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席教授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围绕“中国是否为热爱和平的国家”这个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作者发现,中国政府强调文化独特的和平性质——比如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中国例外论”(Chinese exceptionalism)。频繁地对外声明中国爱好和平反而会强化中国更加强硬的外交政策,从而削弱中国的国家利益。作者建议,为了塑造更加和平的国家形象,中国政府应该减少宣传“中国是个热爱和平的国家”等类似话语[9]。史密斯学院荣退讲席教授、费正清中心台湾研究小组项目主任戈迪温(Steven M.Goldstein)提出并回答了“何时台湾会与大陆统一”。他认为,考虑到美国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及其“双重威慑”政策,两岸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当下这种大陆、台湾和美国三方都不甚满意但又必须接受的僵局现状[10]。

哈佛经济系终身教授理查德·库珀(Richard N.Cooper)根据自己对中国经济的跟踪研究,解读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中国经济从1980年到2018年间实现了飞速增长,他将在此期间的中国比喻为一个梦幻世界(dream world)。但作者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7个动力来源后,发现除了教育,其他6个来源(即计划经济、外来投资、海外人才、人口红利、农业劳动力、储蓄和投资率)或将消失和被削弱。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且会在下一个十年遭遇显著的下滑态势。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如提出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能否取得成功,仍有待长期观察。库珀最后提醒读者,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新常态”是正常的,并不代表政府政策的失败[11]。

哈佛商学院讲席教授柯伟林(William C. Kirby)用详尽的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解释了“为什么数量这么庞大的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缘由。历史原因是,中国早在清末民国年间就一直有学生赴美留学。现实缘由是,这与美国高校的开放性与可进入性,尤其与中国父母的认知有关。作者认为部分中国家长倾向于认为美国教育培养领导者,所以“美国教育就是比中国教育要好”[12]。作者同时指出,当中国父母、学生以及教育者都在诋毁中国教育体制的时候,国外同行反而很欣赏中国教育体制的优势。尽管中国教育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但并不能排除中国高校未来成为全球最受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的可能性[13]。

三、取鉴价值与商榷空间

在费正清中心成立60周年与中美建交40周年的重要时刻,费正清中心推出《中国问题》一书,围绕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既呈现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与西方主流学界和政策界对中国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与前瞻性展望,又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融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以及中美互动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回应。数十位哈佛学者齐聚一堂,从各自的研究旨趣与专长入手,选题既侧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对话。

《中国问题》这本著作兼具学理价值与政策意义。首先,《中国问题》是近年来费正清中心中国研究的最新力作,名为通俗读物,却不乏学理价值。本书绝大部分撰稿人皆为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是美国主流知识精英的代表,他们提出的问题都具有浓厚的理论价值。比如,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席教授、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谈中国的政治体制,历史与政府系讲席教授、费正清中心前主任马诺德(Roderick MacFarquhar)谈中国的政治遗产,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荣退讲席教授、前费正清中心主任傅高义(Ezra F.Vogel)谈中日关系,肯尼迪政府学院美国亚洲史讲席教授文安立(Odd Arne Westad)谈中国与亚太国家关系,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陆伯彬(Robert S.Ross)谈中美关系,肯尼迪学院国际事务讲席教授、艾什中心主任托尼·赛奇(Tony Saich)谈中国的慈善文化,哈佛法学院讲席教授安守廉(William Alford)谈中国的法律,哈佛大学中国史讲席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谈中国的儒学。这些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主流学者,对相关议题的拿捏与把握都较好地反映了西方学界在历史变迁进程中对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兼具理论深度与历史厚度。

其次,“中国何以重要”是一个具有政策意涵的研究议题,《中国问题》以此为本书的问题意识,使全书充满人文热度和政策关怀。该书将严肃的学术议题转化为通俗读物,彰显了费正清中心一以贯之的“超越象牙塔,引导公共舆论以及塑造公共政策的责任”[14]。众所周知,费正清中心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占据了西方学界的半壁江山。但不同于其他任何学术研究机构,费正清中心具有推动美国政策辩论的光荣历史与现实志向,在政策界和舆论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该中心创始人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为推动中美建交付出了不少心力,或著书立说,或到国会作证,他的眾多弟子也继承其衣钵,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奔走于中美两国。费正清中心大多研究人员同样也发扬了费正清作为“学术企业家”(academic entrepreneur)的积极形象,将教育公众视为毕生的工作。《中国问题》正是一本教育公众、引导舆论的读本,在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政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书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首先,《中国问题》将自己定位为非学术类读物。300来页的篇幅并不算长,但讨论的议题几乎涉及了中国的各个方面,该书不得不在内容的广度和讨论的深度上大打折扣。不过本书最后附上了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专业书目,多少弥补了因议题过于宽泛以及讨论趋于浅显所造成的遗憾。其次,本书作者都来自美国,缺乏比较视野与辩论色彩。主编宋怡明认为,“仅仅因为中国人是局内人(insiders)并不代表他们(比美国人)更了解中国的情况”[15]。在他看来,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方面具有“局外人”(outsider)的远眺优势。但缺乏必要的互动、辩论与比较,静态的远观视角终将缺失我们“局内人”的切身感受,因此书中的一些观点与结论难免存在局限。

总的来看,《中国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品读,该书为我们理解自己的国家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正如美国《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所评论的,“这本编著涉及的议题如此全面,令人印象深刻,作者们也提出了诸多犀利的观察……该书信息量极大、可读性甚强,学者和非学者读者们都将从中受益”[16]。费正清中心不仅成为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审视自身国际形象的一面明镜。透过费正清中心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与政策主张,中西方读者皆可一窥美国主流学界与政策界对中国的定位与认知。作为“局内人”,我们若带着问题意识和主观经验去品读和比较书中观点,必将获得更多颇有裨益的启发。身为“局内人”,我们应如何看待“局外人”对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研判?对于哈佛学者们的解读,我们应在多大程度上予以扬弃?批判性地阅读这本著作,相信读者自有明断。

参考文献:

[1]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

[2]Cui,T..Remarks by Ambassador Cui Tiankai At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O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8-04-20.

[3]Asia Times.China and Xi Jinping Sent a Message to Taiwan (but Did Taipei Hear It?)[OL]. The National Interest,2018-04-19;Snibbe,K..The“Understanding Deficit”Between China,U.S[OL].The Harvard Gazette,2018-04-18.

[4]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1.

[5]Carter,A..Reflections on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Asia.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Harvard Kennedy School,October 2018,https://www.belfercenter.org/publication/reflections-american-grand-strategy-asia;Diamond, L.& Schell,O.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M]. Stanford,C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2018;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Pence on the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 China[OL].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vice-president-pence-administrations-policy-toward-china/,2018-10-04.

[6]Diamond,L.& Schell,O..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Stanford,CA:HooverInstitutionPress, 2018:6;Pillsbury,M..The Hundred- Year Marathon: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M].New York,NY: St.Martins Griffin,2016.

[7]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1-8.

[8]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18-25.

[9]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90-98.

[10]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 Cambridge,MAand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99-100.

[11][12]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Cambridge,MA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119-125.

[13]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 Cambridge,MAand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219-228.

[14]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 Cambridge,MAand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8.

[15]Rudolph,J.& Szonyi,M.eds.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M]. Cambridge,MAand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8:2.

[16]Publishers Weekly.The China Questions: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OL].https://www. publishersweekly.com/978-0-674-97940-6,2018-01-01.

[17]Campbell,K.M.& Ratner,E..The China Reckoning:How Beijing Defied American Expectations[OL].Foreign Affairs,2018-02-13.

[18]Graham Allison.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R]. 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7.

[19]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R].Arlington,VA: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9-07-01.

[20]I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Arlington:Department of Defense,2018.

[21]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R].Washington,D.C:TheWhite House,2017.

[22]Rudd,K..The Avoidable War:Reflections on U. S.-China Relations and the End of Strategic Engagement[R].New York: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2019.

[23]陶文釗.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J].历史研究,1999,(1).

[24]吴心伯.特朗普执政与中美关系走向[J].国际问题研究,2017,(2).

[25]朱云汉.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CSC201706230196)。

作者单位:周文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尚道社会研究所;上海200030;Email:zhouwenx? ing@sjtu.edu.cn。

①笔者面访记录,美国华盛顿特区,2018年8月15—17日(访谈对象涵盖十多家自由派、保守派以及中间派智库的主要负责人与政策分析家,包括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传统基金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2049项目研究所)。

猜你喜欢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为美国与东亚之间搭建桥梁的哈佛大学学者傅高义逝世,享年90岁
“国缘之夜”文化交流论坛在哈佛大学俱乐部举行
南京大学、哈佛大学联手绘制 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诞生
理 想
Harvard University
理想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生态学视角下哈佛大学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审视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