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下,大地之上(组诗)

2019-11-20 12:19梁德荣
夜郎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子夜琴弦大火

梁德荣

上海,1992

九月大火,大地的碗盘

我看见生猛的金蛇攻打天空

环绕大火,命硬的花朵

泼撒生命的汁液

一群贪吃的白羊

被深深的青草掩埋

春天的呐喊挂满高枝

大火根部是冰

是痛入骨髓的年幼的创痕

雪豹残留的蹄迹

暗夜怀抱的光明

那劈开风暴,远离人群

越走越远的嚎叫

在追赶命运的途中

又被命运伏击

大火,铁在星群中惊醒的光辉

照彻往昔,包裹忧郁的倾诉

冬天母亲亲手栽下的玫瑰

如今开放在大火顶端

沿树根上升的灵魂折断枯枝

我周身的血液在最深处沸腾

梦想,大火中行走的风景

照亮岁月明灭的泪光

那曾经倒下的,又纷纷站起

爱,和平,歌声

苹果落地的声音进入火焰

怀抱金子的男人和女人

涉过干涸的河流

找到最后的归宿

唯有我的梦想,在大火中奔走

那永远高过天空的明亮啊

牵引我的一生背井离乡

星辰之下,大地之上

大火熊熊经过道路和桥梁

阳光过滤的灵魂进入圣地

在洁净的石头里安眠

一个圆,又一个圆

事实上,圆是大家创造出来的

现在,就有人围坐成一个圆圈

将一些半生不熟的话题

用指尖夹进圆圈里

一会就香气扑鼻

品尝着自己或别人的手艺

互相赞美

说些发自内心的话

今天,有许多人

就这样有一天没一天地活着

我见过不少圆

一个圆套着另一个圆

一个圆又拒绝另一个圆的

加入、相接或叠合

许多圆组成许多的独立王国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圆里

活得津津有味

当然,有一个圆

是大家所共同拥有的

那就是太阳

世界上最守规矩的

只有这个叫太阳的东西了

日出日落,从不投机取巧

我站在所有的圆外

犹豫着不知往哪里走

这时天上下雨了

刚好我带着雨伞

我举起来,毫不吃惊地

看到头上这个黑色的圆

遮住了整个天空

我就举着这个圆

慢慢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子夜时分

酣梦中蓦地醒来

一张熟悉的面孔

在床头一晃而过

拥被独坐

怔怔地望着模糊的天花板

好一阵发呆

幻想起你正在千里之外

不知你此刻手上握的

是哪座野地里的月光

一列火车将子夜穿越而过

湿湿的夜潮挤进门缝

将我深深淹没

鱼的歌唱

自水底漫声而起

于黑水之上作逍遥的翔游

鱼歌如鳞,闪闪有光

一位夜行者独自坐在岸上

鱼歌呷呷着

如水潮侵入脚心

啄食隐密的夜色

手上的星星渐次灭了

夜行人终于潸然泪下

暗夜中沉默的果子

应和着水底飘忽的呼唤

其实,鱼在唱什么

他全然不晓

品 茗

三五人围在一起喝茶

温热的杯子烫过几遍

茶就淡了

我尴尬得很

茶叶用完了

我无法换掉杯里的茶

而手上的水壶

是祖传下来的

我爷爷用过我爸接着用

顺理成章就落到我手里

我用这壶给大家续白开水

我倒水的姿势

也是祖传的

酷似我那早已作古的爷爷

杯子里泡着寡淡的目光

但我们还得认真喝下去

谁也不会把茶泼出去

门外有阳光

哼着棕色的歌谣

悠悠地一路唱过去

日 子

一张平庸的脸,接着一张平庸的脸

那些乏味的笑容里

找不出几丝感人的东西

许多相似的事情

老朋友一般

找到我们又离开我们

它们的起因和结果

很难让人

在第二天还能重新记起

空荡荡的天上

一朵云带着一朵云在跑

坐在屋里就很容易想到

明天将会和今天一样

把一个磨得发黑的枕头

呆板地塞到我的面前

听二胡独奏《梁祝》

一个愁人的故事

颤颤惊惊,颤颤惊惊

在琴弦上,呜咽着走过

一次又一次

琴音摘去唇边的微笑

耳膜重复吞吐着啜泣之声

相同的情节

千百年,在人间

演了又演,从没断过

终于,琴弦

落下最后一个凄凉的音符

真的该结束了

这样的,愁煞人的故事

看一场电影

难得大家坐一起

盯着同一块地方

听那几个人说话

或笑或哭都为了别人

难得大家坐一起

放松心情,当个把小时观众

让屁股在椅座里稍安勿躁

在人家的冷暖日子中唏嘘

手上备有几块不屑的砖头

可随时飞向表现不佳的银幕

然后,一哄而散

回到家里,继续演电影

自己当主角,家具做观众

只是,沙发桌椅总板着脸

不会为你鼓掌,也不为你抹泪

不知道朝你吐珍贵的口水

猜你喜欢
子夜琴弦大火
《子夜》主要人物关系图
月亮的第十六个子夜(外二首)
火情严峻
致命大火
子夜无眠(外四首)
大火中的家——灾
额头上的琴弦
绿色的琴弦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