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合”增强中职思政课教学生动性

2019-11-20 09:11成忠慧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动性思政课教学中职

【摘 要】本文论述如何增强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提出让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五结合”策略: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博学与精教相结合、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科思想理论性与教学语言情感性相结合。

【关键词】中职 思政课教学 生动性 “五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036-03

一门触碰心灵的好课程,会让人终身受益。思政课有助于青年学生解疑释惑,筑牢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奠定成长发展立身之本,是青年学生的人生必修课。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子正处在人生成长期,面临许多思想矛盾、心理困惑、成长烦恼,存在许多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需要在思政课上“补钙壮骨”“培元固本”。十五六岁的中职生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需要通过学好思政课,打好底、塑好型,孕育出优良的思想品行。

好的思政课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有意思”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思政课的活力和亲和力,作为思政课教师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特点和真实需求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思政课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使学生愿意听、听得下,并內化成行,这是每一名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常探常新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思政课教学经验,就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提出“五结合”策略。

一、人格引领,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生动性的基础也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普遍涉世不深、情感丰富、内心敏感、自尊心强。中职思政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平等对待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共建”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他们的情绪,观察并尊重他们的“未成熟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活性”。

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固守“填鸭式”教学方式,单方面地灌注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注重知识体系讲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缺乏生机活力的道德接收器,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以教训呵斥的口气和简单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学不学、懂不懂,导致学生产一些焦虑和不安的负面情绪,对课堂教学反应冷淡甚至沉默不语,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一到下课就有“解放”之感,这种缺乏生机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

尊重学生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产生快乐积极的学习情绪,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中职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堂教学“宜动不宜静”,教师应多尝试以辩论、演讲、提问、讨论等互动性强的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其次,教师要做到情真意切,教师的真挚情感往往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生才可能打心眼里接受老师的为人,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格引领人格,努力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言传身教,用真情温暖人、感动人、鼓舞人,使学生亲近教师、接受课程、学好课程。

二、知行合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讲好思政课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增强思政课课堂生动性的重要手段。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常常习惯于用形象和感觉来思考。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只讲抽象的理论,或者是泛泛而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就会使学生感到抽象空洞乏味,对教学内容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搜集一些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有亲近感、现实感的事例,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做到寓理于例、用事实说话,才能更好地阐释思政课程的思想和理论。

当然,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也不是“讲述理论+简单举例”的机械联系,而应是一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有机联系、有机结合。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增强学生体验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思政课素材更鲜活、案例更生动、方法更灵活,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接受,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如将当地纪念馆、历史资料陈列馆、博物馆等作为思理课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教学效果会比课堂上空洞的讲授好得多。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深入了解实际、掌握实际。思政课教师所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实际包括两方面:一是与思政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际,是客观存在的包含社会生活许多方面的实际,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特别要注意联系思想政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及学生心中的盲点问题,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代发展轨迹与先进人物事迹等。二是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大小和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及心理健康等实际。开课前的问卷调查、上课时的倾听与观察、课后的作业审阅与批改,以及个别学生的询问交谈等,都是了解学生实际的有效途径。教师对学生实际不了解或若明若暗,课堂教学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空泛性,或失之艰深,或失之肤浅,或失之粗略,进而也会影响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只有将课程理论与变化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体验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才能引起学生心灵共振,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三、厚积薄发,坚持课外博学与课堂精讲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专门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教育者”。思政课课堂教学是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具备渊博学识和广泛爱好是推动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重要前提。思政知识的专业性是相对的,思政课教师应当多学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充分吸取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营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面对浩瀚的人类文化知识,要有学无止境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坚守“学而不厌”的职业精神,多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努力让自己变得博学而多能。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所谓“精教”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含金量”,而学生接受信息的“含金量”与教师发出信息的“含金量”有直接关系。当今时代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潭水。教师只有在平时注重学习、积累、厚植,才能做到博学约取、厚积薄发、予取予求,才能在设计教学时游刃有余,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博学”,才能从众多纷繁的教学资料中挑出言简意赅的东西,才能“恰当举例”“贴切比喻”,才能更好地做到“精讲”,才能在课堂上向学生发出准确精练的有用信息,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无用信息,才能让学生乐于听课,提高接受信息的“含金量”。总而言之,教师唯有“博学”,才能“精教”;教师唯有“精教”,学生才能“精听”,进而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学有所获。

四、与时俱进,坚持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生动性和感染力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通过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等常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仅靠常规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起来。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融入新媒体新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能极大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实效性,使学生身居课堂也可眼观“四海风云”,置身教室亦可目睹社会万象,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达到“三入”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在感性认知中激发兴趣、切入学习、深化认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效提升。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自觉对接发展要求,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让小视频、微电影等网络资源推动思政课“活起来”,让线上线下多方评价、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班级同构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五、常探常新,学科思想理论性与教学语言情感性相结合

思政课的魅力和意义,归根到底在于学科的思想性,在于其培根铸魂的学科定位。但是倘若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科思想性,置学生认知水平现状于不顾,片面地追求高深,则只会让思政课离中职学生越来越远。“师欲善其教,必先善其言。”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课程内容要靠教师用语言传达给学生,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和丰富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所谓“通情达理”,只有通情,才能达理。教学实践表明,充满真情实感、共情明理、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而感情平淡的语言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言传情、以情达理更是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把思政理论播种到学生心里。同样是语言表述,有的教师能把问题说得很明白,学生不费力气就能理解;而有的教师翻来覆去也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不得要领。这与教师教学语言情感是否恰当、逻辑是否清晰、表述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清亮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思政课教师要将心比心、以情动情,用自己对思政教育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善于发掘教材的感情因素,用饱含真情的教学语言去碰撞学生的心灵,用富有变化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去实现教材感情因素的表达,增强生动性和亲和力。

增强教学语言情感性,要注重语言“生动性和幽默性”开发和运用。一是加强语言“生动性”的开发和运用。生动性语言的运用目的是使学生易懂并愉快接受。如“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呢?”——“把它放进大海里去”。这是一句佛教禅语,讲清这句生动的话语,看到答案,就对理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有很好的内化作用。二是加强语言“幽默性”的开发和运用。以轻松表达深刻,让学生在一种愉悦中体会语言的深刻,体会思想道德的智慧。“手拿大哥大,样子像恶霸”这句话,学生一听很好笑,再一想,深刻也在其中,它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在某些人身上的反映。缺乏哲理智慧和真情实感的思政课教学语言很难有生动性与吸引力,它不但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内化,最终还将制约思政课实效的提高。

笔者认为,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思政课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在这方面狠下一番功夫,努力创新思政课的话语方式,接纳和顺应青年学生的表达习惯,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理解(下转第43页)(上接第37页)的话语开展教学,如以“厉害了,我的国”这句网络流行语作为片名,讲述大国与小家的中国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有法但无定法,把中职思政课教学上得有声有色,使其常教常新,不断提高生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把“上好思政课”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当是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和当仁不让的职业使命。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朱光明,等.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吴 铎.思想政治课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柏恕斌,丁振芳.教师口才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7]魏建周.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N].人民日报,2019-04-08

[8]王向明.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如何体现[N].光明日报,2019-04-09

[9]尹 毅,贾 韬.借力新媒体,创新思政课[N].新华日报,2019-04-16

【作者简介】成忠慧(1960— ),女,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思政课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生动性思政课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动性浅谈
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