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血管周细胞瘤1例

2019-11-21 06:23陈连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髓质肾盂肉瘤

陈连花,王 波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图1 左肾血管周细胞瘤CT增强表现 A.重建冠状位增强皮质期; B.增强髓质期; C.增强排泄期 图2 病理图(HE,×200)

患者男,33岁,因“左腰部反复疼痛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轻叩痛,右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全腹增强CT:左肾中下极见突入肾盂、肾轮廓外的团块状异常强化影,大小约6.5 cm×6.5 cm×7.6 cm;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约16~89 HU,周围可见血管包绕、肾动脉移位(图1A);髓质期持续强化,CT值约18~112 HU,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图1B);排泄期强化减低,CT值约25~93 HU,病灶与肾皮髓质分界尚清(图1C)。CT诊断:左肾占位,考虑肾癌。于全身麻醉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于左肾中下极实质内见肿块与肾实质分界尚清,肾盂受压、移位,肿块与肾周脂肪不易剥离,切面呈白灰黄色,实性、质软。术后病理: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部分围绕血管生长,局部血窦呈网状扩张,肾周脂肪组织内亦见肿瘤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Vim、CD31、CD34均呈阳性,Ki-67(5%+)。病理诊断:(左肾)血管周细胞瘤(hemanyiopericytoma, HPC)。

讨论HPC是起源于血管周细胞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也称血管外皮细胞瘤;其好发于四肢、骨盆、脑膜及头颈部,发生于泌尿生殖系统者罕见。肾脏HP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40.3岁,男女比约1.1∶1.0,多为单发,最大径常≤25 cm,多可见包膜。早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当肿块生长过大压迫肾盂、输尿管时,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肾脏HPC病理检查可见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增殖、生长形成复杂血管网或“鹿角样”血管结构,亦可造成血管受挤压、移位,内部常伴囊变、出血,故病灶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肾脏HPC的CT平扫多表现为等密度、突出于肾轮廓外的肿块,肿块长至较大时可突入肾盂、输尿管,引起肾积水;CT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以髓质期为著,肿块周围可见血管影包绕、主要供血动脉移位。本病需与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肉瘤、滑膜肉瘤及肉瘤样肾癌等相鉴别。肾根治性切除术是肾脏HPC常见手术方法,为避免术后复发,还应联合放化疗。肾脏HPC术前诊断困难,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猜你喜欢
髓质肾盂肉瘤
腹腔镜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在近端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
DTI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脏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IVIM技术对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价价值*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