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发展状况及问题

2019-11-21 04:31郭金龙李兵
银行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建信寿险人寿

郭金龙 李兵

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股本合作或通过集团内部设立等方式组建,主要依靠股东和集团的资金实力、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开展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银行系保险公司将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控股银行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系保险公司拥有传统保险业所不具备的优势,自诞生起就备受行业关注。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通过控股银行的资金和渠道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末,中邮人寿、工银安盛、建信人寿三家银行系保险公司进入寿险公司保费排名前二十名。银行系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控股股东的特点,使得在业务发展渠道和产品结构上有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其发展特点和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银行系保险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将银行和保险服务融合并发挥风险保障的作用。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发展总体状况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方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控股保险公司的条件和基本条件,自此多家商业银行陆续进军保险行业,成立银行系保险公司。截至2018年末,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有12家。从经营业务范围来看,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银保险”)、建设银行控股的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建信财险”)是财险公司,其余10家公司是寿险公司。因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内容和收入规模的不同,本文仅针对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从控股股东性质来看,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由国有银行控股的有5家,股份制银行控股2家,金融集团控股的有3家。从成立方式和资本结构来看,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中,除了中邮人寿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独资的保险公司,其他9家都是通过兼并收购形成的合资保险公司。其中建信人寿、农银人寿是中资合资公司,剩余7家均有境外资本参股。各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商业银行本身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以及品牌等各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有境外资本参股的银行系寿险公司的外资股东也都是国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保险公司或涉足保险领域的金融集团。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银行系寿险公司在股东银行的全力支持下,积极利用控股银行营业网点多的优势,打造协同销售平台,着重推动储蓄或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有效降低银行系寿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保费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一些年份甚至呈现井喷式增长。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由2009年的55.16亿元增加至2018年1902.53亿元,十年增长了三十多倍,年均增长率超过了40%。

对比银行系寿险公司与寿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速水平可以发现,除2017年银行系寿险公司保费增速略低于寿险行业外,其他各年均高于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速(见表1),这说明银行系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整体保持较高速增长水平。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寿险产品占主导

从整体来看,2010~2017年银行系寿险公司与寿险行业的产品结构类似,寿险比例最高,占整个行业的80%以上。从各产品占比分析发现,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与寿险行业有较大不同,银行系寿险公司中寿险产品占比超过90%,2010~2016年逐年小幅上升,2017年稍有下降(见表2)。而人寿险行业中寿险产品比例从2010年的91.04%下降至2018年的80.22%,其中2017年占比最低,仅占78.45%。健康险比重从2010年的6.37%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16.41%,2017年比例最高,占18.18%(见表2)。相较而言,银行系寿险公司健康险比例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占比较为稳定。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经营效益及渠道状况分析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整体盈利状况较好

2010~2012年,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为0.88亿元、1.55亿元与12.05亿元。自2013年开始,银行系寿险公司转亏为盈,整体的盈利水平有显著好转,2018年净利润达到了44.15亿元(见表3)。

从单个银行系寿险公司的净利润来看,除建信人寿、招商信诺和中信保诚,其他银行系寿险公司虽在成立之初处于连续亏损状态,但经历3~4年快速发展后即实现盈利或转亏为盈,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从亏损到实现盈利的时间较短。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业务情况以银行邮政代理为主导

根据2017年各银行系寿险公司产品销售渠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在業务渠道方面拥有天然的母行代理渠道优势。每家银行系寿险公司保费规模收入基本上有50%以上是靠控股银行代销。工银安盛、建信人寿、中邮人寿、交银康联四家保险公司通过银邮代理渠道获得保费收入占比更是超过90%以上,其中中邮人寿银邮渠道占比达到99.44%。银行系寿险公司中仅中信保诚通过个人代理渠道销售比例达到67.47%,其它银行系寿险公司个人代理渠道占比均较低,其中中邮人寿和招商信诺均未通过个人代理渠道销售产品。相比而言,整个寿险行业中个人代理渠道占比较高,超过50%以上,银行渠道销售平均比例仅为40.65%,这与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形成鲜明对比。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018年第四季度末,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6%,与寿险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5%仍有一定差距,虽符合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但整体偿付能力水平仍有待提高。2018年第四季度,交银康联、工银安盛、招商信诺、中信保诚、光大永明五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上,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在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B级。将财富管理作为主营业务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产品结构和规模扩张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较高,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持续补充资本金和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退保率较高、赔付率偏低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退保率较高。退保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存量退保率,流量退保率。传统存量退保率运用当期退保金除以当期期初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与当期长期险保费收入之和进行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产品质量的高低,但无法反映退保金对当期现金流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流量退保率衡量退保的影响,用当期的退保金除以当期保费收入。

由表4数据可知,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银行系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高达46.43%。其中建信人寿的2018年退保金279.35亿元,超过当期的保费收入249.07亿元,流量退保率达到112.16%,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交银康联等四家保险公司流量退保率均超过50%。

根据保险公司年度信息报告及CEIC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5年之前,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退保率一直低于寿险行业总体的退保率。随着寿险公司个险渠道占比的增加、险种结构的调整以及伴随而来的缴费方式的变化,寿险行业的流量退保率逐渐下降。自2015年开始,银行系寿险公司退保率远高于寿险行业总体的退保率。截至2018年,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退保率为46.43%,寿险行业的退保率为27.46.%,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退保率与寿险行业退保率之间的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赔付率偏低。赔付率是衡量保险公司承保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投保人与保险人利益关系,过低的赔付率说明投保人从保险中获取收益较低。本文运用简單赔付率即同一计算周期内的保险赔付支出与保险收入比值作为衡量依据。通过比较分析,银行系寿险公司的赔付率自2010年虽持续上升,但仍明显低于寿险行业整体赔付率。(见表5)

我国银行系寿险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着力开发多种销售渠道,重点拓展互联网渠道。根据《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有62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银行系寿险公司建信人寿以294.5亿元的规模保费收入位居第一。规模保费收入前10名的保险公司中,银行系寿险公司占据4席,这与银行系寿险公司充分利用母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平台资源,形成互联网渠道发展优势分不开。目前互联网科技广泛应用于保险行业,银行系寿险公司要深入挖掘潜在价值,利用银行系自身优势,继续扩大互联网渠道的优势。除了利用母行的银行代理和互联网渠道外,要培养自己独立的销售团队,积极开发个险和团险渠道,开拓业务多渠道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保险保障产品和优质客户体验。

重视价值型业务发展,创新产品设计。在银保监会“回归保险本源”的要求下,银行系寿险公司应重视价值型业务的发展,要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针对新开发的渠道,创新相应的产品设计,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如为了加强互联网在保险发展中的应用,设计条款简单、利益明确,便于客户理解接受的标准化的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线上销售;对于功能化、碎片化、有针对性的保障类保险产品,设计房屋交易险、网银盗刷险、电商的运费退货险等嵌入银行各类主营业务流程实现交叉销售。同时要根据自身优势,深度挖掘银行的客户资源,整合客户的特征,分析针对性需求,打造多元化产品,合理配置客户资产。

建立有效风险隔离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银行和保险监管合并,在综合经营的状态下,集团内部必然会存在财务相连、利益相关的情况,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在集团内部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阻止风险的传染和风险外溢。同时要及时披露相关交易信息,保证关联交易的信息透明化。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建信寿险人寿
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金融江湖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打造固收投资“金字招牌”建信基金投资实力名列前茅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