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在重庆涪陵的引种表现

2019-11-21 21:36刘元刚李川尹光贵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9期

刘元刚 李川 尹光贵

摘 要 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引种,在南纬、北纬25°-35°之间的地区生长、结实表现更好[1-2]。为研究薄壳山核桃在涪陵的引种表现,对其成活率、生长指标(地径、树高、冠幅)、开花物候观察及挂果情况进行调查测定[3-4],以为薄壳山核桃在涪陵区的适生性进行评价,为薄壳山核桃在涪陵地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树高;冠幅;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薄壳山核桃品种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杉树湾村,地理位置为北纬29°27,东经107°11,海拔高度750m;年平均气温在12℃至15℃之间,最低气温在-2.5℃,积温在5300-5600℃之间,年降雨量在1150-1350mm之间。薄壳山核桃园于2014年初营造,共45亩,土壤为黄壤。园内种植了3个无性系,株行距为5m×5m。2014-2018年每年对品种园进行常规的人为管理。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2.1株形的测量:株高、冠幅、分枝高用标杆进行测量,其中冠幅分为东西、南北方向,精确到0.01m;(2)地径用卷尺测量,精确到0.1cm。

1.2.2产量的测量:单株产果数在果实未成熟之前由人工数数得到。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栽植第2年、第3年,3个无性系引种栽植后成活率测定。分别对每个无性系进行田间调查,成活率=(单位面积成活株数/单位面积栽植株数)×100%。成活率见下表:

2.2 生长指标测定

栽植第3年、第4年,3个无性系引种栽植后生长指标测定。田间调查,对每个无性系地径进行测量,精度到0.01cm;树高用米尺测量,精度到0.1m。栽植后的第4年,平均地径为2.8cm,平均树高为2.9m,平均冠幅为2.8×2.7m,

2.3 挂果情况

3个无性系开花物候观察;3个无性系栽植第4年,进行挂果观察;田间调查,每个无性系选定6株,每株选定5个标准枝定点观察。从叶芽萌动开始,每隔3天调查一次,从始花期到终花期每天调查一次。栽植第4年部分果树有少量的结果,平均单株结果数为8个。

3 结论

项目实施4年来,前3年对薄壳山核桃的成活率进行了测定,成活率在90%以上,第4个年头对薄壳山核桃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观察,部分果树在第4个年头开始少量的挂果,从成活率、生长指标(地径、树高、冠幅)、开花物候观察及挂果情况来看,涪陵区适合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植。

参考文献:

[1]胡芳名,谭晓风,刘惠民,等.中國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等. 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

[3]董润泉,习学良,张雨,王卫斌,张一林;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适应性报告[J];西部林业科学;2004年01期

[4]张日清,李江,吕芳德,栗彬;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