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置煤矿10409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综合防治技术

2019-11-22 03:34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采空区测点氧气

李 楠

(霍州煤电集团 辛置煤矿,山西 霍州 031412)

1 工程概况

辛置煤矿属高瓦斯矿井,目前主采的10号煤层厚度为2.11~3.3 m,平均2.63 m,倾角2~4°,为近水平煤层。为保障工作面正常开采,采用顺层钻孔抽采本煤层瓦斯、高位钻孔抽采裂隙带瓦斯和地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矿井开采水平标高+370 m,采用立井盘区式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一次性采全高,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t/a。辛置煤矿是一座老矿,开采已有数年,井下巷道错综复杂,增加了采空区漏风的危险,而且10号煤层主要为高硫煤,经鉴定该煤层具有自燃性,属于Ⅱ类自燃煤层,矿井和煤层赋存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增加了自燃危险性,同时,辛置煤矿未开展自燃标志气体研究,致使矿井在防灭火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以10号煤层东区10409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防治为背景,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指导辛置矿10号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方案制定。

2 10409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实测

2.1 测量方法

采空区自燃“三带”主要指散热带、氧化带和窒息带[1]。采空区自然发火需要具备合适的氧气浓度、适量的遗煤、合理的风速等多个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采空区中氧气的浓度。散热带指的是采空区漏风较多,采空区内氧气浓度较高,但是由于气体的流动使采空区的煤矸石热量散失较快,很少出现自燃的现象;窒息带一般为距离采煤工作面较远的采空区,工作面回采巷道内的风难以进入,该区域密封性良好,氧气浓度满足不了自燃的要求;氧化带位于散热带和窒息带之间,该区域的氧气浓度、风速满足煤体自燃的要求,为采空区防灭火的重要对象,因此,氧气可作为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标志气体[2]。本文采用采空区氧浓度法,对辛置煤矿10409工作面采空区进行自燃“三带”监测研究。在工作面埋设束管监测系统,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在工作面支架后方布置四个测点(①~④号测点),在10409进风巷内顶板倾斜钻孔内布置三个测点(⑤、⑥、⑦号测点)。①~④号测点沿工作面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管路安装完成后在周围放置石块或木垛进行保护。10409进风巷顶板钻孔内的⑤、⑥、⑦号测点,测点间垂直距离约为3 m,钻孔直径为100 mm,钻孔底部距离工作面底板垂直高度约为8.0 m,采用套管结构将采样器间隔开。

2.2 10409工作面采空区水平自燃“三带”分布

10409工作面后方布置好采样点和管束后,采煤工作面持续向前推进,工作面每回采5 m统计一次各个测点处氧气的浓度,①~④号测点测得的氧气浓度与工作面距离的变化规律如图2(a)所示。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自燃水平“三带”的划分,四个测点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以氧气浓度作为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最终得到10409工作面采空区自燃水平“三带”的范围如图2(b)所示。

图2 10409工作面采空区水平自燃“三带”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散热带/m氧化带/m窒息带/m测点10~180~358~5218~88>52>88测点20~3535~79>79测点30~3131~55>55测点40~2525~88>88

2.3 10409工作面采空区垂直自燃“三带”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⑤、⑥、⑦号测点氧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如图3(a)所示,同样得到采空区垂直自燃“三带”的划分情况如图3(b)所示。

3 采空区自然发火控制技术

采用井下注氮防火系统、阻化剂防火、采空区注浆堵漏等综合防治措施。阻化剂防火主要是通过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在液压支架间和后方喷洒阻化剂,阻化剂选用氯化物。采空区采用地面固定式注氮方式,采用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进行进风巷的留巷支护,在充填墙体下方提前布置好注氮管路,通过地面向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采空区注氮量与采空区的几何形状、氧化带区域大小及采空区遗煤量等多个因素相关[3],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知,10409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范围为工作面后方18~88 m,氧化带的总体积为7.2万m3,通过计算求得采空区注氮流量为800 m3/h。注氮防灭火系统如图4所示。

图3 10409工作面采空区垂直自燃“三带”监测结果

图4 辛置煤矿10409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系统示意

采空区注浆防火技术主要是为了使灌入的泥浆吸收遗煤自燃的热量,对采空区起到一个封闭和减少漏风量的作用[4]。10409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垂直高度约为8 m,为达到对其立体注浆的目的,设计采用上隅角埋管注浆和临近巷道密闭注浆的联合注浆技术,注浆材料采用黄土浆,浆液土水比为1∶3,灌浆系数取8%,工作面每日总的灌浆量计算确定为400 m3。上隅角注浆管布置在上隅角瓦斯抽采管下方,距离巷道底板约2.5 m,灌浆量为12.8 m3/h。采空区密闭注浆布置如图5所示。

4 结 语

辛置煤矿10号煤层东区10409工作面为Ⅱ类自燃煤层,为了避免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的自燃,保证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采用氧浓度法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结果表明,10409工作面氧化带为工作面后方18~88 m,据此提出了采空区注氮防火系统、阻化剂防火、采空区注浆堵漏等综合防治措施,成功地避免了采空区的自然发火,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图5 密闭注浆钻孔示意

猜你喜欢
采空区测点氧气
高等级公路采空区路基处理措施分析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小波包位移能量曲率差的隧道衬砌损伤识别
广州市老城区夏季室外园林空间人体舒适度评价①
室外风环境实测及PHOENICS 模拟对比分析研究*
——以徐州高层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