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性分析
——基于新疆的实地调查

2019-11-22 07:24卜树坡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疆自治区专科新疆

卜树坡,周 芳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b.经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104)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就业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在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高职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优质资源总量不足,院校布局、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是新疆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专业建设。《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及时作出专业结构调整,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要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需要高职教育加强对外交流,加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

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的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

实地调查了乌鲁木齐市、昌吉州、阿克苏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获取大量调研数据。

2.1 新疆高职教育概况

新疆自治区高职(专科)院校到2018年已有29所。从地域分布情况看,院校布局过于集中,乌鲁木齐拥有院校14所,昌吉、石河子、五家渠、和田、伊犁各2所,而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仅有3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还没有,如表1所示。近几年,高职(专科)院校专业布点数近700个,高职(专科)招生5.5万人左右,高职(专科)毕业生4.5万人左右。

表1 新疆自治区高职(专科)院校地域分布

2.2 新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高职教育作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区域经济则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应用的需求侧,供给侧与需求侧必须深度融合。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而高职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有助于优化区域劳动力结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质量效益上。

文章采用“规模协调度”这一指标,用其判定协调状况程度及走向趋势。将“规模协调度”定义为高职教育规模(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与经济发展规模(生产总值GDP)之比。表2给出了新疆自治区高职(专科)教育、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水平的对比情况。从新疆自治区的角度来看,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长,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总体增加,规模协调度在不断地变化,表明高职教育总体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协调度不高;与全国相比,2014年规模协调度之比为0.7121,2017年上升到0.9290,表明新疆高职教育规模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2016年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11-2017年新疆自治区高职(专科)教育、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比较

2.3 新疆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2.3.1 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新疆自治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工作总基调,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二、三、一”逐步调整到2015年的“三、二、一”,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17年新疆自治区三次产业结构

“十三五”期间,新疆自治区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智能水平,加快石化、机械、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扶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

2.3.2 专业结构

新疆自治区2016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28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新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涉及专业大类19个、专业类77个、专业254个,其中专业布点数687个,财经商贸类、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教育与体育类、土木建筑类专业点数最多依次是88、87、78、75、55个。与三次产业对应的专业结构比重是4.7∶35.3∶60.0,第一产业专业点数明显偏少。

2.3.3 协调性分析

新疆自治区2016年高职(专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情况如表4所示。错位度越接近于0,说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协调,表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专业布点错位度分别为2.0、0.3;错位度绝对值越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偏差越大,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专业布点数均偏少,应不断地新增专业;而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专业布点数均偏多,应适当削减或调整落后专业。

表4 2016年新疆自治区高职(专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情况

3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系统规划高职院校布局

新疆自治区天山南坡与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约占全疆扶贫人口的85%,加快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按照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加快发展天山南坡产业带。以巴州、阿克苏地区为重点,以能源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着力建设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工业基地。根据“三大产业基地”的区域分布、产业基础,合理规划高职院校空间布局,准确给予院校发展定位,设置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的专业。可以采用“飞地”模式,引进与石油天然气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产业相关的对口援疆院校或专业领先院校,筹建二级“飞地”学院,助推区域产业大发展。

3.2 合理设置高职院校专业

《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化工、特色轻工、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纺织、信息、新能源等8个超千亿、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集群和特色装备、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生物药品等10个战略重点产业,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疆自治区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专业与产业相对接原则,以地、州、市为单位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上述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和建设石油石化、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特色轻工业、民族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专业,打造一批优质品牌专业。自治区政府应进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开展各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建设高职院校专业数据库,组建高职教育智库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为高职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献计献策。

3.3 建立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高职教育应建立产业发展与专业布局调整联动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当下互联网经济、“机器换人”的时代需求,2017年新疆高职(专科)院校新增56个专业,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类”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在结合新疆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产业对接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增“应用外语(印地语)”、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增“老年保健与管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增“助产”等专业。还应在保护优势特色专业、扶持紧缺新兴专业基础上,鼓励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布局和优化,进行改革创新,取缔或调整招生就业“两不旺”专业。

猜你喜欢
新疆自治区专科新疆
1-9月份新疆自治区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1.1%
1-7月份新疆自治区原煤产量为21835.64万t 同比增长32.5%
1-3月份新疆自治区原煤、原油产量实现双增长
1-6月份新疆自治区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8.8%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