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

2019-11-22 10:07程春芳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人员管理财务核算成本控制

程春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的市场、同样的产品,价廉物美者更能占有市场。要占有市场的同时又要保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关注细节,提高管理水平。其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点是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加强财务控制,掌控风险,在管理中求效益,所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的财务核算、成本控制、人员配置以及合同评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核算;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合同评审

财务会计从核算职能向财务管理职能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企业的财务行为如同人的血液,贯穿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当前的财务管理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财务会计保守,只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的核算,无法做到事前提醒、建议和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并且只是对产品制造成本进行核算,没有对完全成本进行核算,同时对共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式单一,没有有效地通过作业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在核算和分析中具有片面性,会造成成本的失真,将成本低的算高了,成本高的算低了,成本核算出现了重大问题或失误,会给产品市场定价造成错误,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的同时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公司管理层及企业各部门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是全员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无任何明确的分工,工作职责难以落到实处,机制也未建立健全,未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成本控制工作规范性不足,很难开展成本控制的有效地监督,成本控制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重视不足,单纯的认为财务只是简单的统计核算工作,只配备一名或二名财务人员,财务部门配置简单,造成人员不足,专业胜任能力不强,不能更精准地对整个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化,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国家政策和财务制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财务人员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更新思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但有些长年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思想陈旧,不愿意变革,造成专业素养是不达标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无法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作方法来适应新的环境和政策,不能为企业带来及时的数据和信息。

(四)合同评审存在的问题

对合同订立之前的评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地认为合同订立是营销部门的问题,针对合同中的技术条款、生产工期和能力条款、货款支付方式、单价金额、订立合同总价、发票开具情况、结算方式、违约纠纷处理等方面缺少同技术、生产、财务、行政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造成企業经济利益受损。部门和部门之间因信息不畅造成成本核算封闭滞后,无法做到事前提醒、事前建议和监督。不能在合同订立之前就提出合理建议。另外,事中监督可能缺失,合同执行阶段的管理不够完善,过程中缺少付款环节的控制,不能明确合同进行到什么阶段,完成到什么程度才能付款,付款阶段缺少监督。

二、当前的财务管理中普遍出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财务成本核算以及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

成本核算要做到完全的成本核算。每个品种以及各品种的各型号要进行完全成本核算,才能有效的完整的知道该品种和型号的利润率。将生产经营中所花费的费用,依据不同性质归类汇总,做到基础数据的准确,为精确的成本核算提供基本保障。对每种型号的产品编制详细的BOM表,之后用作业成本法和ERP数据的结合,通过对每种型号的产品直接领用的零部件详细记录数量、单价,同时对每种零件的生产工时进行统计,通过作业对共用的制造进行分配,计算出每种型号产品的真实成本,能更准确、真实的反映不同型号不同品种产品的成本,为营销市场定价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最为有效的数据依据。

生产领料环节要重视,材料领用和分配要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人员依据制度和流程来执行,财务要将领料作为日常的监督工作来加强监督管理。领料人依据生产的产品类别、型号分别进行领用和分配,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手续齐全、完备,每个步骤都能追溯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为成本核算打好基础。并且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每个品种以及每个品种中的每个产品型号都要有详细的成本购成子件,依据成本子件进行准确领料。每个步骤都要有数据记录,并且做到能快捷查询和定位。不同品种按情况依据机器小时法或计件工时法等不同的方法来核算,以达到最有效最准确的成本核算。

(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改变领导层及各部门的思维,全员参与,加强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关注。技术部门要重点关注产品在设计之初的材料使用材质和数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选用材质和材料的数量。一线员工每天和生产的产品打交道,最能发现问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达到同等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善生产工艺,达到节省时间或材料目的时,给予物资奖励并予以通报表扬,重大的工艺改进甚至可用技术负责人名字命名班组,让员工有成就感。

(三)完善财务人员管理,加强日常培训

提高成本核算方式的同时应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是第一生产力,财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财务人员选聘一定要从职业胜任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执行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严禁通过关系获取岗位的情况发生,与企业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有关联关系人不得担任本企业的财务人员。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明确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业务知识考核,将国家新制度和新政策的掌握情况作为财务人员日常的考核项,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革,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加强合同订立的评审

在营销签订合同之前,对合同的数量、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事前的评审,能在合同订立之前就提出合理建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将财务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前置,在营销签订合同之前,将客户需要的产品的不同的选型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核算,并在营销定价上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价以及最低报价,营销和财务在订单上要沟通,能够减少因定价过高造成企业丢失市场或定价太低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关注合同的付款条款,依据垫资情况来审核,以保证资金流的充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物资管理、销售、发货,以及员工的薪酬和考核,制度的制定、部门和部门之间流程梳理都需要财务提供支撑依据。财务管理中对企业经营中的基础数据要进行整理和分析,部门和部门之间信息充分沟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一定会出现抵消企业经营效益的成本消耗,要梳理经营流程,发现抵消企业效益的成本消耗并加以管控,最大可能的减少该部分消耗,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决定了财务人员要有综合的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财务人员日常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企业共同发展。

现在制造业的管理会计不仅要运用作业成本法和ERP数据的结合、准确核算不同型号的产品的完全成本以外,还要从做账会计到管理会计进行转化。财务管理要嵌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中去,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数据支撑;从制度的建立到各部门流程的梳理、从合同的订立之初到税收的筹划、从成本核算到市场定价、从被动的财务核算到主动影响市场,为企业效益最大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艳.关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2]余博.试论如何提升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6(20).

[3]熊韬.企业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全國商情,2016(03).

[4]张京峰.浅谈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

[5]唐可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7(25).

(作者单位:黄山众拓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员管理财务核算成本控制
基于RFID技术的输电施工现场人员“同出同入”管理系统研究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浅探
浅析“营改增”政策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论煤电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