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2019-11-22 16:45马伯庸
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9期
关键词:训诫闲书千古

马伯庸

顺治十五年(1658年)对山东淄川县的学子来说不是一个好年份。无论你读的是公塾还是私塾,都避不开被先生和家长反复训诫的经历。训诫的内容是学生们挥之不去的千古噩梦——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蒲松齡。

明代出版业发达,书籍品类繁多,尤其是各种稗官野史、小说杂记极为盛行。蒲松龄一接触到这些闲书,立刻陷了进去。他最喜欢《庄子》《列子》,觉得“千古之奇文,至《庄》《列》止矣”。这些书现在都已列入学生必读传统名著书单了,可在那时,它们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堪比现在的游戏与网文。蒲松龄读闲书读得开心,考试也没有落下。在县试和府试中,蒲松龄都考了第一名,称为案首。顺治十五年,蒲松龄以案首的身份前往济南参加道试,也叫院试。在严肃的考场,蒲松龄居然涌出一股创作欲望。一篇议论文被他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而且写得严丝合缝,完全符合八股文规范。考卷很快被送到了主考官施闰章的手里。施闰章学问很大,还特别开明,没有寻常腐儒的保守气息。他一拿到蒲松龄的卷子,大喜。蒲松龄的文章虽不太正规,但每一个点施闰章都能捕捉到,并深得其趣味。道试放榜之日,满城轰动,因为蒲松龄又拿了第一。

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参加乡试,结果落榜而归。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再赴考场,仍铩羽而归。蒲松龄从此立志,发奋学习,可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兴趣,没事偷偷写点儿诗,顺便搜集各种神怪异事,写写剧本,甚至还热衷于编俚曲调子。后来他编的俚曲有专门的合集《聊斋俚曲》,衍生成淄博的一大民间曲艺流派。

蒲松龄一心两用,一方面是真心热爱文艺,不忍放弃;一方面又是真心要考取功名,孜孜不倦。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去青州考贡,才勉强做了岁贡生,其年已71岁,真应了“蹉跎老大负平生”这句话。四年后,蒲松龄与世长辞。考取举人这个目标,他这辈子也没够着。

(摘自《人生十六七》201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训诫闲书千古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秋
李文亮等来道歉如何规范“训诫”
荏苒时光
女性身体的越界与轮回
中国哲理画
南阳宛城:二次训诫促涉罪未成年人反思悔过
回家读“闲书”吧
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