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九章,九章何为

2019-11-22 09:46钟硕
星星·诗歌理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主客裂隙诗人

钟硕

我深夜写下几句总源于

不知寄给谁的古老冲动

——《杂咏九章·古老的信封》

在文化工业盛行、乐于脑洞复制的时代,像“九章系列”这样胸藏万象、道器杂陈,以一种近乎执拗的不可确定性示人的作品并不常见。通常我们以为的现代性(新诗的道统),是指“西方化”,所谓波德莱尔的所有“可能性”,它更多是经济社会及物质异化的产物。而当我们言及个体经验和语言形式,往往又不一定仅为时代语境和社会学概念所限定。这么说,并不意味“九章系列”具有仅是立足古典或本土质素的企图。它似乎喜欢缺失标签,对接受某类参照系的命名游戏不那么热心。

在“九章系列”里,几乎看不到刻意的本土文化自信,也没有常见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焦虑,更看不到要对抗现代化“荒原”的意指。它只有一种对“本质”的忠实,时空与文化也仿佛只是一种道具,为了达成更纯粹的洞察和质询,更多还原人的存在状态。其间有属灵时的妙得,有格物辨析,有不得已勉力的命名,它们或在此过程链接“奥秘”,或仅留下“印迹”回应着造化的伟大……我甚至认为它已然横陈在中西诗学的两套参照系之间,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生长态。

有人说,“九章”的命名,是陈先发的“野心”作祟,可他这个系列的文本却未必超越从前。在我看来,那又如何?这恰是个并不重要的问题。日常即道,体用不二,“九章”与否又如何?对于陈先发这样一个成名多年且颇有建树的生长型诗人,仅从文本及命名去解读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些不同的声音,也足见大家对一个优秀诗人的高期待值。而事实是,文本的长或短,仍是见仁见智的产物,读和写都是惯性,须以更长远的时空和文化生成体系去检验。陈先发的独特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诗歌美学的承接和西方文化的用心体认,几乎是开放性的平等待之。个人感觉诗歌创作在他更像是某种工具,为了构建出一种生命的实验场。这种自觉性,很多“为诗而诗”的诗者并不具备。勉力谓之“九章”,是因为它本身在路上——在时空的漂移中它的动能还在变化着,作为供人辨识的一种印迹冠以“九章”并无不妥。

世间伟大的艺术早已完成/写作的耻辱为何仍循环不息……

——《杂咏九章·群树婆娑》

正如久坐于这里的我/被坐在别处的我/深深地怀疑过

——《杂咏九章·死者的仪器》

这几行,已是最好的答案。语言现实就是文艺及社会性的最佳表情,诗人只有不停止心性的发育,才不会重复于偏见。这种从容走向“未知”的自觉,远胜沉溺于对自我的无效重复。因此从阶段上看,孤立的文本未必足以全然地负担。更何况,我们如何敢肯定自己一定拥有对文本的检阅权限?

“九章”相较陈先发过去的诗写,自我诘问和怀疑的元素更盛,在指向性上也更深远和丰富:“在旋转的光束上,在他们的舞步里/从我脑中一闪而去的是些什么”;“而这些该死的语言经验一无所用”;“他们东张西望,仿佛永远在等着/一个缺席者”;为了把我层层剥开/我的父亲死去了;我依然这么抽象/我依然这么复杂(《裂隙九章·箜篌颂》)。

这就是真正的诗者,接受各种世俗打扰的同时,总能以“第三只眼”看世界,并以一个“形而上”的能量赤裸面对真相。在陈先发眼里,日常中有无穷的神秘性,是生存的奥秘,更是命运的奥秘,并能够为我们提供宇宙大时空维度上的光亮:人终须勘破假我之境/譬如夜半窗前听雨//总觉得万千雨滴中,有那一滴/在分开众水,独自游向湖心亭(《秋兴九章·六》)。

进一步看,一个诗人的“技艺”是否伟大,个体经验是否通透,往往在于他对现象界的处理,并拥有替他者“代言”的功夫。有时他并不需要太多的世俗立场,所谓身份、法律、道德、是非,什么都没有,几近空无。就仅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本然的打量。如同《秋兴九章·一》的意趣:在外省监狱的窗口/看见秋天的云//我的采访很不顺利。囚徒中/有的方言聱牙,像外星球语言//有的几天不说一个字/但许多年后——//仍有人给我写信/那时,他被重机枪押着//穿过月亮与红壤之间的/丘陵地带。转往另一座监狱//因为他视力衰竭/我回信的字体写得异常粗大//那是十月底了/夜间凉爽,多梦。

我们像一个词/被写出来了/我们的形象被投射/在此窗下/ 但万物暗黑如岩呀,只有人在语言中的/屈辱是光线(《裂隙九章·来自裂隙的光线》)。最美的旋律是雨点击打/正在枯萎的事物(《杂咏九章·群树婆娑》)。是的,这就是体用不二,这就是上帝无处不在的荣耀。“道”从来不在他处,在寻常万物之中,于阁下面门上发光:“然而诗并非添加/诗是忘却。/像老僧用脏水洗脸/世上多少清风入隙、俯仰皆得的轻松(《白头鹎鸟九章·直觉诗》)。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诗行还搭载了一种独有气质——铺陈和直落相互拉锯产生张力,语言干净如洗推进自如,结构浑然开合漂亮,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滋生奇怪而强大的紧张度,意蕴沛然,“彼岸情结”可视可触且又多以悖论展现。不难看出,这种风貌在中西双方的诗学传统里都缺失一个清晰的对标,而这种缺失,正是一个生长型的大诗人的“标配”——这一次,陈先发只是借用“九章”之名相,继续自己的“问道之途”。

无论怎样,诗写的根本,都不是为了停留于照顾或讨好自己的感觉和情绪,重复自我的偏见,而是为了回到事物的本身。唯有诚实,天真才如期显露:我想,这个世界至少需要/一种絕对静止的东西/让我看清在刚刚结束的一个/稀薄的梦中,在家乡雨水和/松坡下埋了七年的老父亲那/幅度无穷之小、却从未断绝的运动……(《遂宁九章·从白鹭开始》)

对于真正的诗人,精神性的构建永远在路上。那“不可见的恒河水”(《裂隙九章·不可多得的容器》),大概只有一种轨迹——在悖论和荒诞中无限接近。既然主客同源,人之身心即小宇宙,一滴水的秘密即是所有水的秘密:最开阔的心灵是独裁(《黑池坝笔记》)。

以上,也正好应和现代量子力学与佛道二学的共通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即观察者的观察机制决定被观察者的某种特性的显露。当诗人觉知它,便成就了诗歌的道德和最美仪轨:我的笔尖牢牢抵住语言中的我/这一刻虫鸟噤声/四壁垂直/而垂直,是多么稀有的祝福(《遂宁九章·斗室之舞》)。

陈先发的诗性沉思是难以被模仿的。首先是体验上的差异性,其次是思考和知识架构的差异,再其次是对时代语境的洞穿和文字样态的操控。几乎没有“九章”不能进入的事物,只须“在虚无中,再坚持一会儿”(《裂隙九章·云端片客》)。“九章”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诗人心力强大,智能丰沛,完全是在弯曲中漫向一切:大醉之后站在渠边/村头村尾奇异地安静/积水和星光中只有/我双耳加速旋转的微声(《寒江帖九章·江右村帖》)。

有一点可以明确,西方的认知习惯几乎是对象化的,常以“泛逻辑”“泛解剖”立足,包括基督文化和后现代的消解,仍都是主客二元的特质;中国乃至东方的认知方式多是主客同源的“返观模式”,仿佛科学的主客二元式的实证结果,与超验式真实体悟的失语处,有无数裂隙,更有无数激荡交汇……

我需要深深的告诫。但告诫不可得。/我们如此着迷于暗黑中的孤树并/逐一消失在它浑然不觉的海水之中(《黄钟入室九章·嘉木留声》)。

以我个人愚见,世上如有拥有禅修经验的诗人——他本身就是一首“最精彩的诗”。这当然是象征是喻体——“九章”还在路上,它始终在路上。

猜你喜欢
主客裂隙诗人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基于CT扫描的不同围压下煤岩裂隙损伤特性研究
Noordhoff手术联合PNAM正畸对唇腭裂患儿发音准确性及腭部裂隙情况的影响
“诗人”老爸
愤怒
经验与存在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泉流量衰减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