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绿水青山新境界

2019-11-23 03:45张烘蔚李治
当代贵州 2019年34期
关键词:刺梨绿水青山全县

文_张烘蔚 李治

良好的生态、多样的业态、丰富的形态,充分展现了贵定产业的发展速度。图为贵定县全景。(石银超 / 摄)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定县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贵定在历史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阳光透过树叶照进大地,贵定甘溪国家森林公园4.02万亩的土地上一片生机盎然。

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贵定甘溪林场视察,并做出重要指示:“生态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定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坚守底线走新路,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路。

坚守底线走新路 绿水青山展新颜

当下,贵定县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战”等5场标志性战役上持续发力、不断加力。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48.96%提高到2016年的64.8%,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和县域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12年11月23日,贵定海螺垃圾焚烧项目正式投运,为当地环境保护又立下一功。目前,全县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有效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回首往昔,贵定的生态保护之路从未间断,70年来,充分的实践让贵定人深刻理解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越来越多的贵定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这样的发展理念引领下,贵定不断强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

绿水青山变资源 产业发展加速度

贵定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把生态资源变成富民资源,让贵定吸引了更多企业的目光。4月15日,在贵定县2019年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就集中开工了11个项目,总投资达33.3亿元。

8月的贵定,进入了刺梨采摘的时节,漫山金黄的刺梨鲜果与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

刺梨产业是贵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贵定新增刺梨基地15万亩,全县刺梨种植面积接近20万亩,天泷刺梨港、山王果、敏子等一批刺梨加工企业异军突起。

在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的老干妈油制辣椒产业园即将投产,年产能25万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直接带动新增就业1500余人。

贵州(昌明)国际陆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西南——粤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2017年11月正式获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2018年4月正式开通大西南出海班列。国家铁路总公司配套建设的1000万吨铁路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贵定昌明将成为大西南地区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商品采购交易中心、便捷出海和对接南亚地区的重要节点。

在贵州中烟集团贵定卷烟厂,占地面积350亩,总投资13亿元的异地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能突破30万大箱,产值突破30亿元。产品生产已由过去的低档烟向中高档烟跨越。贵定海螺、皇冠陶瓷、苗姑娘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蒸蒸日上。

如今的贵定苗岭主峰上,20万亩茶园连接云天;领略中国大数据中心内,贵定农特产正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全县坝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开发遍地开花,广大群众家门口就业喜笑颜开。沿山镇农林科技产业园中,“中央厨房”正用当地的蔬菜、粮油烹制午餐,中午12点一到,安全健康的食物就将摆上各学校、机关食堂的餐桌。70年来,贵定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3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99.9亿元,产业发展增速明显。

良好的生态、多样的业态、丰富的形态,充分展现了贵定产业发展的速度。

打好脱贫攻坚战 众志成城拔穷根

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贵定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从守好两条底线,到撕掉贫困标签摆脱贫困,是贵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县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期盼,也是贵定县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

从2015年1月100名“第一书记”下沉驻村开始,贵定决战脱贫攻坚正式进入了倒计时。4年多来,正是凭借着真抓实干,肩负着历史使命的贵定干部群众,在全国的脱贫攻坚中闯出了路子,做出了样子。2018年底,贵定县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从45540人减少至3862人,贫困发生率从18.38%降至1.56%。

同时,贵定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国家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推介。通过物质扶贫“六山行动”筑牢脱贫基础;思想扶贫“三做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情感扶贫“三加强”密切干群关系;扶贫结果“四个好”增强群众获得感。2017年以来,以“6334”组合拳为脱贫攻坚行动指南,贵定县尽锐出战,全县2 1 0 0 名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做到“两个维护”,诠释对党的忠诚。

在迈过温饱线之后,“幸福感”就成了贵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幸福感”来自哪里?贵定人给出的答案是:“民生温度”。

如果要来数一数普惠民生的大事,教育的奋发赶超、卫生健康的快步前行是70年来贵定民生事业发展最为突出的亮点。

多年来,贵定县提出和践行“办好教育是给全县人民发最好福利”的理念,仅2018年,贵定县就投资近4亿元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在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验收中,贵定县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提出和深入践行“抓好卫生事业是给全县人民送最长久健康”的理念,贵定不断加大投入,群众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2019年,贵定县将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格局,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90%、基层首诊率达60%以上。

目前,贵定县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比进位综合考评排名中,已连续3年位居第二方阵第一位。近5年来,贵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等一项又一项殊荣。

70年来,贵定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时间为笔、奋斗为墨,撸起袖子、挥洒汗水,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刺梨绿水青山全县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绿水青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