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

2019-11-23 22:02张伟丽
劳动保护 2019年6期
关键词:厂商应急作业

文/张伟丽

随着现代企业发展,将日常维保和施工作业委托给厂商已经是企业常态,厂商管理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风险议题。厂商管理具有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风险多样的特点。企业要通过建立、运行、检验符合逻辑的管理系统来确保企业与厂商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持续安全生产,做到尽职免责。

厂商管理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它由外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人员和单位组成,导致厂商管理区别于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一是作业复杂,外包厂商作业涉及种类繁多,按照风险等级,有低风险作业,如公司绿化;有一般类型作业;有高风险作业,如有限空间作业等。按照作业对象,有动力、化学品系统、生产设施、消防等。此外现场还将形成大量交叉作业。二是人员混杂,企业多种服务需求,使得不同作业、专业、教育背景和综合素质的人员聚集在同一个生产作业环境内。三是环境多样,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理环境复杂,沟通文化独特,风险多样,这些特性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因此,需要一套有系统的、能够形成闭环的厂商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

一是资质管理。企业首先要选择资质合格的厂商,包括营业资质、许可资质、业内口碑、服务年限,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健康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可在运营过程中建立合格厂商清单,优先挑选清单内厂商。

二是厂前管理。入厂前需进行最后检查和厂前教育培训。最后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管理两方面,相关要求可在采购阶段分别明确在采购合同和安全协议中。厂前教育可分三级进行,包括厂商对作业人员教育、企业对入场厂商人员教育和企业内部发包单位对入场厂商作业人员教育,三层级教育使培训效果更佳。

三是风险评估。入厂后施工作业的第一步,在明确作业后进行风险评估,要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本着风险效益原则,如评估为低风险可仅形成应急计划,明确逃生路线、疏散楼梯、灭火器位置、紧急联络电话等基本应急信息即可。

四是施工管理。重点在于明确当日施工信息,促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通过健全施工制度,使施工行为有据可依;通过召开施工会议,进行安全交底,协调交叉作业;通过审批施工许可证,审核更具体的施工方案和相关物资配备情况;通过厂商安全员和企业发包主管现场旁站监督,保证施工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五是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必要补充。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主题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推动管理措施落实。还应建立全员监督、相互保护的机制,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施工管理氛围。应急演练作为监督管理中的特殊手段,可有效检查和训练厂商对应急救援措施的掌控情况。

监督考核是帮助厂商管理中查漏补缺的有效措施,一是绩效促进,评比优秀厂商并请其分享管理经验,强化工作配合度,促进共同成长提高。二是违约管理,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进行违约责任追究并及时进行公示,如有必要可进行管理约谈。

厂商管理也需要遵循管理基本原则,取得持续改进:一是对厂商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安全能力稽核;二是在内部分析厂商表现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形成公司的合格厂商清单,淘汰不安全厂商。

通过针对性地进行企业厂商管理,能帮助企业安全绩效持续改进,最终促进公司相关合作厂商安全素质和公司对厂商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厂商应急作业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作业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