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针对音乐教育方向学生的外国声乐作品教学

2019-11-23 12:51龙秒
艺术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朗诵艺术修养

龙秒

摘 要:本文针对音乐教育方向学生的声乐学习,开展循序渐进、系统的训练,针对重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目的,进行声乐教学探索研究。

关键词:朗诵;西方音乐发展;艺术修养;经典作品教学;歌剧咏叹调教学

1 外国声乐作品教学必要性研究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唱外国声乐作品,或者觉得学唱外国声乐作品困难重重,存在语言不通、不清楚唱的是什么意思、发音不熟悉、咬字吐字练习难度大等问题,畏难情绪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唱外国作品。因此,有必要研究演唱外国声乐作品的必要性。

1.1 历史发展追溯

我国现今的声乐演唱方法主要源于西方的声乐学派。西方的声乐艺术形式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单音音乐发展就出现了声乐演唱的形式,中世纪出现的格里高利圣咏更是使声乐发展到新阶段,歌唱的形式也发展出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等多种形式。后来歌剧诞生,进一步完善了歌唱的形式,迅速提高了歌唱技能的水平。

1.2 发音特点探索

对学习声乐的人来说,在学习之初就会接触一些意大利语的发音,这对声音线条训练非常有益。意大利语又被称为“歌唱的语言”,因为它的发音很适合用来歌唱,它的元音更有利于歌唱时的发音,让人感到咬字吐字更容易,对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更快进入歌唱状态的一条捷径。

1.3 音乐理论基础

对西方音乐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音乐的承前启后、现代音乐的发展史等,是建立和完善音乐理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2 基础教学研究

2.1 渐进式训练

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上,应循序渐进,练成扎实的演唱基本功。低年级的学生应着力于声乐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练习做到音色统一、流畅,气息稳定均匀,通过一些音域不宽、旋律流畅、音阶跨度不大的艺术歌曲练习,达到声音通畅、音色统一、吐字咬字清晰的目的。

可以选择的歌曲包括《乘着那歌声的翅膀》《桑塔·露琪亚》《我亲爱的》《西班牙女郎》《紫罗兰》《致音乐》《小夜曲》(舒伯特)、《摇篮曲》(舒伯特)。这些歌旋律优美,歌词量比较少,对人们来说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

2.2 歌词朗诵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存在的学习误区的整理和研究,探索多种方式以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让学生养成学歌必先朗诵歌词的习惯,逐步纠正咬字发音和培养情感。

(1)学习误区研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外国作品的时候都习惯一拿到谱子就“哇啦哇啦”地学唱,这种学唱的方法是一个乐音对一个音标、音节地唱,本来很长的一个词被四分五裂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音节,再演唱出来,音节的重音没有了,单词的连贯性也没有了。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外国专家在课上问学生“你唱的是什么语言?”,学生回答“意大利语”,专家直摇头,表示听不懂,这不是意大利语。可见这种生搬硬套的学唱方法是要不得的,是艺术学习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教师必须探索多种方式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例如给他们准备个别外国人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咬字发音不标准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谈谈作为听众的感受,让他们从主观上意识到咬字和发音的准确对演绎外国声乐作品的重要性。

(2)朗诵情感训练。声乐作品本身就是音乐旋律和语言文字的完美组合,通过多种歌唱形式,表达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先朗诵歌词,有助于领会歌曲原创者的情感表达意图,把握歌词抑扬顿挫的重点,更有助于演唱时对歌曲含义的诠释和二度创作。此外,在演唱外国艺术作品前,完整、流利地朗诵歌词,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外文单词,帮助我们体会不同语言的发音风格,使我们的咬字吐词能够像说话一样自然流畅,行腔运气字正腔圆。

(3)朗诵发音训练。我们提倡学生在学习新歌的时候,先把歌词抄写出来,针对每一个外文单词进行音标注释和单词直译。通过逐字读写翻译,可以强化记忆。尤其是基础欠缺的学生,更有必要先正确地朗诵好每一个单词,并弄清楚每一个单词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歌词朗诵,一边朗诵,一边还要琢磨歌词的意思,这样对外国艺术作品的理解才会更加细腻、透彻。虽然这个工作的开始阶段会比较烦琐、枯燥,但是一旦形成习惯后,学生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能够快速提升语言功力和艺术修养的良好途径。

2.3 藝术修养训练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面向的是社会各中小学校,在外国声乐作品的接触和掌握上应该和表演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我们培养的不是歌剧演员,不需要塑造舞台形象、不需要让人瞠目结舌的嗓音和过多炫技的演唱。我们应该培养具有音乐教育特殊属性的新一代音乐工作者。艺术修养方面的学习与熏陶是基础,建议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1)训练歌曲的选择。我们应该多选择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的诗人以及音乐家创作的作品,选择可以体现特定文化背景条件下的艺术歌曲,这对学生以后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有极大的帮助。

西方音乐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古代音乐时期(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中世纪音乐时期——文艺复兴音乐时期——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现代主义音乐时期。由于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没有固定的记谱形式,多为口口相传,所以我们教学参考的声乐作品可以从有谱记载的中世纪时期开始。

以下列举了不同时期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第一,亨德尔(1685—1759)的作品大多是清唱剧的形式。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以及合唱,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与歌剧不同的是,清唱剧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其中,亨德尔的《弥赛亚》是学生必须熟知的,著名的选段有《哈利路亚》《欢乐吧!》《他们的脚步何等优美》。

第二,海顿(1732—1809)的清唱剧作品《创世纪》中的天使长加白利(女高音)的咏叹调《让大地长出青草》,这个唱段是这部神剧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一曲。《雄鹰振动强健的翅膀在空中翱翔》也是其中的经典唱段。他的艺术歌曲还包括《美人鱼之歌》《灵魂的歌》。

第三,巴赫(1685—1750)的声乐作品,我们主要学习他的康塔塔咏叹调,其中的《让心中充满上帝的美妙火焰》(选自第1号康塔塔《晨星闪耀是多么的美丽》)、《叹息、泪水、忧郁、苦难》(选自第21号康塔塔《我有很多忧愁》)、《这一时刻,快到来吧!》(选自第30号康塔塔《高兴吧,得救的羊群!》)、《最亲爱的耶稣,这是我的祈求》(选自第32号康塔塔《最亲爱的耶稣,这是我的祈求》)、《用低沉微弱的声音》(选自第36号康塔塔《你们愉悦地高飞吧》)。

第四,莫扎特(1756—1791)的音乐风格清新、明快,无限童真和美好,例如《紫罗兰》《儿童游戏》,他的作品演唱起来灵活、连贯、旋律优美,很少有音阶的大跳,但对语言吐字、气息连贯性的要求比较严格,例如《渴望春天》《致克罗埃》《亲切的平静》《摇篮曲》。

其他可选择的具体歌曲还有《他们的脚步何等优美》《让大地长出青草》《美人鱼之歌》《晨星闪耀是多么的美丽》《最亲爱的耶稣,这是我的祈求》《紫罗兰》《渴望春天》《致克罗埃》《亲切的平静》《摇篮曲》。

2.4 进阶教学研究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应该慢慢接触一些具有难度的艺术歌曲和简单的歌剧咏叹调。

德奥法的艺术歌曲是钢琴伴奏、诗歌歌词和人声三者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当演唱者演唱时,钢琴已经成为音乐的一部分,人声和钢琴旋律就像人的两条腿,一起行进、一起流动、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甚至钢琴有时候会像赋格一样各自行进,或者旋律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对学生的视唱能力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有些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甚至可以像独奏曲目一样单独弹出来,优美动听。但是艺术歌曲对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声乐基本技能的要求更加严格,它在声音的线条上要求气息稳定、均匀,气息的支撑时间更长,音量上往往要求控制为轻声或半声的吟唱,咬字必须清晰如说话一样,歌词的数量加大,作品中每一句歌词的处理更加细致到每一个词。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很多来自诗歌,所以学生在歌曲情感表达上更要下功夫去揣摩,这个时候,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艺术歌曲有的是带有感情的故事如《鳟鱼》《野玫瑰》,有的是诗歌的朗诵如《纺车旁的格里晴》《献词》《星夜》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艺术歌曲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钢琴伴奏谱的熟悉,一唱一和才能完全融入音乐,让音乐流动起来,钢琴音乐对歌曲情绪能够起推动作用,更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有些钢琴伴奏旋律完全与歌曲旋律分开进行,只会在某一个音或是和弦上有重合,这时就要求演唱者更加熟悉钢琴伴奏谱,不然就会不知道如何唱下去。

这一阶段的学生,建议多唱施特劳斯、福雷、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沃尔夫的作品,其中经典的作品有《明天》《我爱你》《你是我心上的小王冠》《小夜曲》《奉献》《爱之歌》《爱情的喜悦》《牢房》《月光》《爱的忠诚》《O wüsst ich doch den Weg zurück》《Das M?dchen spricht》,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致夜莺》《纺车旁的格里晴》《天鹅之歌》《Volksliedchen》《Jasminenstrauch》《献词》《两个禁卫兵》《林中问答》《月夜》《隐衷》《阿格尼丝》《谁置自身如此孤寂》。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也可以适当演唱一些抒情的歌剧咏叹调,但是不要过于追求戏剧性,可以选择莫扎特的《你们可知道》《美妙时刻即将来临》《年轻姑娘应该懂得》《求爱神给我安慰》和普契尼的《我亲爱的爸爸》等。

3 歌剧教学研究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更广泛地接触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歌剧咏叹调代表作品。

3.1 歌剧艺术本质

在笔者看来,歌剧艺术是声乐演唱的升华,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3.2 歌剧与艺术歌曲对比

学习歌剧和艺术歌曲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艺术歌曲是完全依靠嗓音来演绎作品,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而歌剧中的唱段,是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舞台人物形象的高度融合,需要更加完整、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要从更多方面去感悟。

第二,在情感的表达上,艺术歌曲的处理细腻、耐人寻味;而歌剧因为要在舞台上刻画、浓缩人物的性格,更强调戏剧性,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所以更加外向和奔放,塑造出来的声音特点也更具戏剧性。

第三,在音量的控制上,艺术歌曲一般都是由诗歌配合音乐旋律写作而成,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而且艺术歌曲的伴奏一般都是采用钢琴,所以无须过大、激昂的音量,这种述说式的歌唱,一般要求声音一定要进头腔,强调面罩共鸣,声音集中而明亮,吐詞清晰,音色强弱对比;而歌剧的音色,有时候为了满足刻画人物的内在需求,必须更加洪亮,因此更需增加胸腔共鸣的效果,以做到全身的歌唱。

3.3 教学歌曲选择

针对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教学选择的歌剧作品应该是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典型代表意义的作品。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代表作有: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威尔第的《弄臣》《茶花女》《托斯卡》,普契尼的《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比才的《卡门》。

具体的歌曲选择有:《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鞭打我吧!》《我心爱的宝贝》《亲切的名字》《每逢那节日到来》《献身艺术,献身爱情》《听我说,主人》《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哈巴涅拉舞曲》《人们叫我咪咪》《漫步街上》《晴朗的一天》《笑之歌》《晚风你展开翅膀》。

经典的唱段远远不止这些,老师可以将其罗列出来,作为视唱视听歌曲让学生欣赏,可以达到普及歌剧知识的目的。

4 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实训培养

大四的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教师队伍里的生力军。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放手让学生扮演教师,相互纠错和指导声乐作品的演唱,模拟课堂教学,让学生尽早开始角色的过渡,不至于以后真正走上讲台时感到手足无措。这种办法也能让学生从主观被动的吸收式学习,转向客观主动的思考式学习。此外,在对同学的指导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注重对声乐作品的剖析和规律的把握,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声乐教学法。

5 结语

对外国声乐作品进行分阶段、分类精选的教学方法,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水平,丰富学生的外国声乐作品量。对外国声乐作品中文化元素的剖析,能让学生从更多层面理解和掌握作品,真正感受外国声乐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促使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升,使其能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切实受益。

猜你喜欢
朗诵艺术修养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