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11-23 07:21方章谈
新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城镇化

方章谈

摘要: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推进德化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对策

城镇化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一個发展过程。德化县是福建省泉州市所辖的一个山区县,城镇建设和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优势先天不足。改革开放初期,德化县实施了“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发挥本地特色产业——陶瓷产业的集聚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大发展,开始了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发展为陶瓷工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同时,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创造了市场需求和经济大发展新的契机,德化创造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模式。德化的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时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1 发展现状及进程

1.1 发展现状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3大古瓷都之一,县域面积2232平方公里,总人口31.97万人。德化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德化县城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山区小县城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市。现如今陶瓷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德化经济支柱产业,90%陶瓷企业进入工业项目园区发展,形成了陶瓷产业集群。全县GDP达234亿元,陶瓷产值占全县GDP的65%,中心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8.2万人,德化的城镇化率达到72.3%,比全国城镇化率高出近18个百分点,位居福建省县级城镇化率第一位。“大城关”发展战略的经济集中发展驱动模式促进了德化经济飞速大发展,提升了城区的经济承载能力,在其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均衡发展模式,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辐射带动乡村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振兴,有力地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1.2 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1985~2005年),经济集中发展驱动模式。在城镇化建设初期,德化实施产业聚集策略,“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陶瓷业”。引导陶瓷企业向城关搬迁、转移和集中,在城关建设陶瓷产业集聚区,筹集资金加快城关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逐步完善城区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开始规划开发环城关工业带,兴建一批陶瓷工业园区,引导陶瓷企业出城进园,加快陶瓷产业集中发展,持续推动德化陶瓷产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带动了人口的积聚,实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迅速形成了陶瓷支柱产业和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开始了经济集中发展驱动城镇化建设阶段,GDP达52.4亿元,陶瓷产值占全县GDP的67.4%,中心城区面积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

第二阶段(2006年至今),经济社会统筹均衡发展模式。从“大城关”的局部发展,逐步过渡到注重全局、综合平衡、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组织编制《德化县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加快小城镇建设若干意见》,2013年《德化县做强城关统筹城乡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试点方案》获得福建省政府同意并实施。德化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服务业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做强做美城区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美丽乡村,优化城镇化布局,逐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挥生态资源综合效益,扩容提质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城乡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德化城镇化高速优质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至今,全县GDP达234亿元,陶瓷产值占全县GDP的65%,中心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8.2万人,德化的城镇化率达到72.3%。

2 存在问题

2.1 城区人口密度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城区30%公共服务设施承载了80.6%的常住人口,城区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滞后,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显现,尤其在教育、住房方面问题更加突出。全县80%中小学生急需就近入学,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剧增。人口高度集聚也导致住房供求紧张,近几年房价房租上涨过快。目前德化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7500~9500元,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承受水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2 农村空心化、经济发展滞后

在“大城关”战略的城镇化过程中,对德化农村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民的大量外流,特别是许多青壮劳力和教育程度高的农民进入城区,农业生产资金流入城镇,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受到冲击,部分耕地林地弃耕抛荒,原有的农村公共设施普遍出现闲置废弃,有12个乡镇没有初中校,11个乡镇没有小学,农村农业资源大量浪费,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和资金流失,据统计,有80%的农村劳动力、90%的农业资金流入城镇,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明显滞后。

2.3 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基础不牢

德化县的支柱产业是陶瓷业,占全县GDP的60%~70%,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够快,在短时期内无法替代陶瓷产业的规模和地位。德化陶瓷总体上是以低价扩张、规模取胜,产品定位以中低端为主,随着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德化陶瓷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陶瓷业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我国经济面临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德化陶瓷急需尽快改变低层次的订单贸易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陶瓷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德化的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为支撑,其他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这是不利于德化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3 发展对策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城镇化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