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演化研究

2019-11-23 00:49石颜露
山西农经 2019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石颜露

摘 要:基于时代背景和当前发展要求,内部和外部因素驱动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耦合发展。结合SPF(State-Pressure-Evolution)结构模型,进一步探究耦合演化规律,将其耦合发展过程分为适应阶段、作用阶段和强化阶段。分析这3个阶段的特征与动力,为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动因;耦合规律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3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起,中央先后在8个省、30个市和800个示范县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旨在把职业农民培養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因此,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调发展是满足中国农村发展需求的必然抉择。

1  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动因

立足现代系统观,用全面、互联及变化的视角,以耦合系统观研究两个系统共生、互动、匹配、支撑、协同等良性合作关系。按照我国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将系统、动态观引入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的研究,深入探究其动力因素。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底蕴缺失、管理治理不当、环境污染严重等,是目前广大乡村地区存在的问题,也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内部需求。

在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国家相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生态文明以及加快农村经济转型等重要战略举措,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外部要求。

外部要求和内部需求共同形成乡村振兴系统的动力及压力根源,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产生了反应机制,使主体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进而形成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耦合发展的模式[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动因表现为复杂、动态的结果。

从内部因素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受城乡发展不平衡、自身发展不全面等影响,呈现出经济收入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技能水平低、文化素质低等特征[2]。

就外部因素而言,应立足于系统开放视角,结合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和局势来分析。动因的出现不是出于静态过程,而是受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经营、社会认同等因素的影响,并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育动因系统。

2  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演化阶段

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系统属于乡村系统,其演化轨迹在内外动因的主导作用下二者耦合度由低到高发展。

因此,在因果关系逻辑方向上,结合SPF(State-Pressure-Evolution)结构模型(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耦合发展演化过程综合为3个阶段,即适应阶段、作用阶段和强化阶段。

2.1  适应阶段

一方面,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项工作建设受内外部动因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部矛盾明显,形成二者耦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个阶段,外部因素发挥作用,表现为外在拉力。在二力驱动下,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无耦合状态变为了耦合状态。

另一方面,耦合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包含在乡村地域系统内的人才、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产生传导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把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紧密结合。在这个阶段,职业农民发挥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规范制度和践行重要举措,以此形成了调控力,引导二者协调推进。

2.2  作用阶段

经过适应阶段的动力作用,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开始加大力度保障,实施针对性的举措。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交通设施,让制度保障扩散力波及面越来越宽。制度越完善,二者耦合程度越强。

在这个阶段,不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开始因地制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长期培育规划,加大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向农村集聚,使集聚效应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力量。辅助动力包括调控力、传导力、推动力、促进力等,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的耦合响应。

2.3  强化阶段

经过作用阶段的动力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统耦合度提高。但二者耦合的发展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用更为规范、科学的规划巩固前期成效并促进后期融合发展,吸引企业、合作社及基层政府制定人才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规划等,发挥“多规合一”的促进力。

在耦合机制的主导作用下,探索与之适应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结合当地农村实际需求,分类型、分阶段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3],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

3  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建议

对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演化规律的探究,应基于剖析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系统形成的内外动因。在“双轮”主导因素的驱动下,促使系统形成耦合体系。

结合SPF结构模型,将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阶段归纳为适应阶段、作用阶段和强化阶段,以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以耦合阶段为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培育规划。根据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的3个阶段的特征,充分考虑当地人口规模、资源优势、文化要素、管理制度等因素,对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经综合评估后,积极组织相关机构或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性培育规划。

二是以耦合动力为基础,多求结合明确培育内容。在分析耦合6大动力的基础上,找准所处耦合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在动力的驱动下,明确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内容与需求相匹配,提高培育成效。

三是以耦合类型为标准,因村施策创新培育模式。区分3种主要的耦合发展类型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实地考察和学习典型村的培育模式,结合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政策、主体、资金方面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满足培育目标和需求的培育模式。

四是以耦合机制为核心,多方协调搭建培育体系。立足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发展所涉及的机制,找准主导要素和动力机制[4]。以此为前提,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责任主体相互协调。构建专业技能与示范实践相结合的终身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耦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兵,何维英,胡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审视与路径构建[J].成人教育,2019(8):60-64.

[2]林红,李仕凯.乡村振兴战略下集体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动因探析[J].林业经济,2019,41(2):113-117.

[3]雷鸣强,吴易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14):44-46.

[4]刘晓航,王逸宁,曲滋民,等.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耦合演化的舆论生成模型[J].物理学报,2019,68(11):288-296.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