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9-11-24 06:11余耀
就业与保障 2019年21期
关键词:日语应用型人才

余耀

前言

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对日语人才的培养需建立在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上,才能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分析高校应用型日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完善教育课程体系,综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技能。

一、高校应用型日语专业培养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一)缺少实践教学

当下许多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还是侧重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应对日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进行调整,选取能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材,注重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多高校在日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重点依然是语言学的讲授,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日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所疏忽。教师在课堂上以语音和语法教学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日汉口头互译的实践环节较少,对日本区域特色及地方经济等人文方面的课程也不多,这就导致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

(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当下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还是以定量评价为主,更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部分高校日语课程结课后,以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笔试评价虽能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有效考评,但无法了解学生应用日语的能力。高校日语专业大多缺少对学生进行商务知识、口译技能、实际交际能力等与未来就业相关能力的考评,当下所采取的单一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也不合乎应用型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师资力量需要加强

当代大部分高校日语专业的授课教师,多以日语语言学、日语文学等专业为研究方向。新晋教师中商务日语、口笔译方向、有企业就职经验的教师数量虽多,但也无法满足应用型专业的授课需求。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为此低年级课程特别加强了听力、语法等基础课程的比例,确保学生在升入高年级时能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受师资力量的限制,部分授课教师对商务、翻译、旅游等方面的知识缺少了解,还有一些教师知识结构较为陈旧,无法向学生展示国际市场上最前沿的知识,导致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安排中虽然有实践课程,但实际上学生能学到的知识较少,实践练习不足,教师无法将就业为导向这一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四)工学结合落实不到位

当下有许多高校与当地的工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学校参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能降低用工成本。但很多高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活动流于表面,高校应用型日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还缺少合理性与延续性,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与专业相结合,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很难将实践成果应用在学习及就业中。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将日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如实践活动效果不佳,学生则无法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影响了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也难以展现自身优势。当代社会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巨大,高校应紧抓机会,科学调整教育模式与培养目标。

二、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现状

当下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包括日语教师、翻译、外贸、人事、财务、机械技术等各个领域内的多项职位。从学历要求上看,就业市场上对语言类及技术类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需要人才至少为大专学历。在日语能力水平上,教师、翻译普遍要求求职者达到N1水平。翻译类职位多要求人才有一定的翻译经验,其他职位大多未提出具体的经验要求,但还是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此外,有日本留学经历的人才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青睐。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方式

国家对创业、创新的重视程度很高,高校日语专业应紧随时代潮流,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应用型日语人才列为教育目标,推动日语专业应用型教育的完善。国内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非常多,但能利用日语进行熟练交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在此背景下,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方式,是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

(一)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共同培养高尖端的应用型日语人才。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应最大化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日语基础,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商业等多种专业知识,以及口译等实际工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需要高校日语专业结合社会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建立专业方向课、综合实训课等特色课程。日语方向课等特色课程的教学,结合日语专业课,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贸易、经济、翻译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第二外语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拥有参与商务洽谈等基础涉外技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加入实践教学,如在商务方向课上加入日语会话、模拟面试等环节,翻译方向课加入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实操训练模块。

(三)完善教学评价手段

高校日语专业的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应加以完善,如在期末考核时,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算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学生平时成绩的计算,可结合课堂表现、作业等进行评估,这样能够改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提升教学评价手段的客观程度。高校举办的实训实习活动,也应加入评价活动,可考虑实行指导教师制度,为实习学生配备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并作出实习评价。学生实习单位的反馈也应纳入学生考评中,将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计划。

(四)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应结合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建设。高校还可考虑建立校内外实习教学基地,以满足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就读期间就能熟练的应用语言,掌握一定的职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

(五)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力量的提升,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高校日语专业应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挂职锻炼,并结合实践课计划安排,确保学生实践课指导教师能够切实发挥自身作用,真正落实与学生的沟通、考察工作。这样学生的实习实践得到了跟踪指导,教师也能将自身专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积累自身实践经验。高校还可考虑采取举办教学技能大赛等形式,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证书,来推动教师积极提升自我。高校日语专业还应结合时代发展与就业现状,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以讲座、实习指导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日语应用水平。日语专业的改革需要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点,建立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上面,将市场需求与专业教学进行完美结合,来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高校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日语人才,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作为教学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结合社会经济现状,来构建与社会市场就业完美结合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日语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