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畅通精准扶贫路

2019-11-24 16:36吴忠浩
老区建设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监理交通

崇义县作为革命老区,是江西省运管局精准扶贫挂点帮扶县。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凸显。近几年,该县通过交通行业扶贫的多项帮扶举措,畅通了精准扶贫路,取得了较大成效。全县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17516人减少至4957人,贫困发生率从9.95%降低至2.8% 。本文通过“解剖麻雀”,对崇义农村公路发展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享举措和经验,为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一、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崇义县地处江西西南边陲,与湖南、广东交界,是一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土地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8.3%。全县辖16个乡(镇),12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

受资金、技术、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全县农村公路投入少、等级低、安全隐患突出、受损严重、通行能力低。交通一度成为制约崇义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扶贫开发的最大“短板”。

公路路网不完善。一是路网布局不合理。现有干线公路之间还缺少辐射线、分流线、联络线,运量集中在少数几条干线公路上,村道与村道之间、村道与干道之间、乡道与干道之间“断头路”较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尚未形成。二是村道建设水平低。现有农村公路中,村道占比20%、路面等级低,未铺装路面占比10%、技术等级低,等外路占比50%。目前,该县暂无一级公路(现已立项),二级公路共计21.587公里,其中国道20.126公里,专用道路(夏蓉高速与高速路出口处的连接线)1.461公里,三级公路200.25公里。

通畅深度不够。一是骨架路网与建制村路网的连接不够紧密。如部分建制村级活动中心或学校已通了公路,但由于村级活动中心和学校并没有位于群众聚集地,群众受益面少。二是历史欠账大。在2015年的统计中,全县10%以上的农村公路由于资金或地形所限,路面只有1.5米宽,只能解决三轮车、摩托车等通行需求,而无法通行客车,造成“通路不通车”现象。

建设质量待加强。一是自然条件限制。崇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长年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全年有效施工期不足6个月,对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要求高。加之冰冻、季节性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路面冻融、开裂、断路等病害时有发生。二是设计不切实际。农村公路设计费用低,设计单位难以开展实地调研,对项目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条件变化情况考虑不够充分。三是安保设施不到位。从2019年安全隐患排查情况看,有507公里通村通畅路缺少必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安全隐患较多。

公路养护水平不高。一是养护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对公路养护工作存在“路是国家修的,就该国家管养”的观念,造成了“重建轻养”“以建代养”,甚至“建后不养”的现象。二是养护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现有公路养护机构人员编制少,缺少工作经费,管养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尚未完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县级财力落实养护经费困难。距离“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工作目标有较大差距。四是公路监管不到位。近年来,由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之监管不严,导致超重超限车辆进入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造成了极大破坏。

运营发展不平衡。现有客运站投资规模小、设备配套不足,舒适性较差,加之客源不足等原因,导致站场闲置。运营市场亟待规范,现有公交线路运营效益差,农村客运运营效益也相对较低。城市出租车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运输企业进入市場积极性不高。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大多缺乏系统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农村客运安全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物流业发展不规范。截至目前,崇义境内还没有一家物流企业能为生产企业提供集成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大多仍仅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

二、公路项目建设主要做法

该县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与县扶贫办、相关乡镇密切配合,积极组织项目前、中、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目前,全县已投入交通行业扶贫资金3.07亿元,用于兴建通村通组路,并严格督促各项目业主加快施工进度,每周召开交通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对本周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梳理及调度。从2018年10月起每半月进行一次项目进展情况核查,对各乡(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并全县通报。同时,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全面解决村组道路路面硬化问题。

1.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加强交通扶贫的规划指导,按照“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紧扣交通扶贫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逐年逐条逐项明确建设标准、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把资金精准配置到位,提高交通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2.强化组织保障。该县成立交通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交通运输局局长任副组长,精准办、公安交管、公路分局、财政局、分管领导及行业技术人员为成员,全力推动交通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发挥交通精准扶贫效应。

3.坚持服务指导。 该县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全县脱贫计划,组织公路专业技术人员分片负责,对接各乡镇交通扶贫项目,并主动作为项目监督。从前期调查摸底、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质量监督管控等方面入手,提高组织效率,全力高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建设。一是抓好项目前期测量设计,确保在测量完成后,三天内完成图纸设计工作;二是科学安排工作,与县富畅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紧密协作,调度人员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协调配合项目前期程序审批,履行招投标工作行政监督与审批职责;四是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材料、工艺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高效完成项目工程验收;五是确保资金拨付及时,保障资金运转顺利。

4.加强质量监管。加强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监督、招投标市场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理事会)和合同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该县公路质监站加大技术指导,结合有关技术标准和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指导意见,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加大财政投入。在县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该县政府研究出台新的补助政策,按建安费的95%标准进行补助,标准之高为该县历史之最。

三、公路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项目覆盖面广。截至目前,共下达公路建设计划四批,合计项目数452个(其中桥梁11座),合计项目里程420.03公里,项目覆盖到了全县每村,整体提升效果明显。

2.解决资金问题。明确项目补助资金提升至建安费的95%,解决了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缓慢的顽疾,项目进展有了极大提升。

3.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下发《崇义县交通行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崇府办发[2018]22号),对交通行业各项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包括对项目前、中、后期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方面程序及操作规范。

四、项目建设的特色亮点

(一)项目管理有序

1.通组公路建设项目,完成相应准备工作后,业主单位要到县公路质监站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2.乡(镇)、村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村民理事会,负责项目的协调及现场监督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由监理单位承担。公路质监站不定期对各项目进行质量巡查。

3.通组公路建设项目要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质量保证金一般为施工合同标的额的5%。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交付,由建设单位设立专户保管。质量缺陷责任期满、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再返还施工单位。

4.通组公路要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并依法依规确定监理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统一打包计划批次项目的形式,采用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监理单位,监理费用取费标准一般应低于建安费的1.5%,由建设单位按程序报县财政据实拨付。

5.通组公路建设实行报告制度。该县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拟修建的公路基本情况报县政府审定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建设单位在每周一之前将本区域或本单位建设项目本周的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报县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再由其采取评分方式,每半月对各乡镇的交通行业扶贫基础设施进展情况等相关工作进行排名,下达进展情况通报,并将排名情况报该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

6.通组公路建设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要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向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申请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质量鉴定。未经项目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质量鉴定的项目,不得组织交、竣工验收。项目驗收时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项目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负责,不超过1500元/公里,桥梁不超过600元/延米。第三方检测公司出具检测报告,县公路质监站依检测报告出具验收报告。

7.各乡镇要在项目完工后,及时向公路质监站申请验收,避免出现拖延验收、项目资金无法及时拨付的情况发生。

(二)建设程序规范

400万元以下项目按一般程序流程走,即:项目设计预算(第三方测设)—送审计部门预算审计—签订施工协议、监理协议(按“三重一大”)—报公路质监站质量监督—组织实施—完工、自检合格—报请公路质监站验收—交通运输局组织第三方取芯检测(交工检测)—公路质监站出具验收报告。

作者简介:吴忠浩,崇义县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监理交通
公路工程监理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稳定有效推进监理制度执行之我见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
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实施监理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