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带头人 发展好产业

2019-11-24 16:36尹子安
老区建设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领办蜜柚百香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近年来,吉安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关键,通过人才培育、政策扶持、带头示范等多项举措,以创业致富带头人领办产业为龙头,推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到2018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8%,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6586元,增至9061元,增长率为27.3%。

一、用足“培育”支点,集聚带头人内生动力

吉安县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着力选好培育对象,组建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帮助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能力。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县级领导挂点、机关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农村党员结对、技术人员指导“五个覆盖”脱贫帮扶机制,为致富带头人找项目、跑资金、引技术,切实为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纳入乡贤数据库和村组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优先推荐为村“两委”人选和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2018年从致富能人、务工经商回乡人员等优秀人群中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14名。全县共成立183个合作社党支部,并培养63名致富带头人成为支部负责人。

二是突出精准选人。深度挖掘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培育脱贫户发展一批。共引导脱贫户134户自主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培育扶持一批。共扶持1073名农村党员干部创业,直接和间接带动1.6万贫困群众就业。如永阳镇江南村支部书记胡乾元,带领群众发展井冈蜜柚种植1100亩,全村73户贫困户实现入股全覆盖,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大力引导致富能人的资源优势,在外创业成功人员中召回一批。近年来,共吸引在外创办企业的能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退伍军人225名回乡领办扶贫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比如,返乡创业的党员人才朱勇,在浬田镇创办“小牧童”生态农业公司,统筹浬田镇309户贫困户以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并扶持28名贫困户进行蛋鸡养殖,年平均收益10万元。

三是突出能力提升。每年邀请中科院江西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及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40余名来县指导教学,并选派222名科技特派员沉到一线,从生产需求、技术咨询、政策落实、创业指导、信息共享等方面,免费为培育对象提供指导和服务。以吉安县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平台,有针对性地设置横江葡萄、井冈蜜柚、黑木耳、百香果栽培技术、稻虾共养技术等课程12门,提高培训学员学习广度和深度。2019年,依托住建部组织30人次赴河南兰考学习考察产业发展,与人保集团共同举办村级致富带头人培训班2期220人次,有效提高致富带头人带贫减贫责任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用活“政策”方子,激發带头人带富潜能

吉安县出台政策扶持、金融保险、土地流转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充分运用经济奖励、政治激励等方式,鼓励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扶贫产业。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出台《吉安县“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奖补实施方案》,对按照“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建立产业合作社,且投资规模达50万元以上,由县财政按产业总投资额30%的标准给予产业资金奖补。对现有吸纳贫困户的合作社,提供前置服务,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目前,全县共给予153个致富带头人成立的扶贫产业合作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发放项目扶持资金1459.9万元。

二是增强金融扶持。通过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支持模式,树立起“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先干先补、不干不补”的良好导向。对吸纳3户以上贫困户入股的致富带头人,按带动户数比例办理不超过50万元的贷款,并给予50%贴息和3年以内的贷款期限;县财政安排资金根据种植品种实行400-1000元每亩的差异化奖补,对带动贫困户的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实行保费补贴50%。目前,累计发放担保贷款2.78亿元,现金直补1039.75万元,为12类项目实施了产业保险。

三是促进土地流转。对流转土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行奖补并优先安排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增加单位效益产出率。截止2018年底,共流转27060亩高标准农田,用于发展稻虾共养、油田黑木耳、登龙粉芋、大冲百香果等各类特色产业。

三、用好“带动”效应,探索带头人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核心带动作用,依托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形成多种致富带头人发展模式。

一是创新“经营带贫”模式。推行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和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的产业扶贫新模式,鼓励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一领办三参与”模式的推动下,全县井冈蜜柚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横江葡萄种植面积5.3万亩,油田黑木耳种植面积2300亩,百香果、羊奶果等特色果业种植面积6400亩,“稻虾共作”产业面积5050亩。全县由致富带头人培育的“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183个,覆盖贫困户达1200户,有效实现带贫减贫。如:大冲乡刘旭鹏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组建天一生态种养合作社,投资900万元,种植百香果1200亩,全村99户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劳力等形式实现入股全覆盖,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1300元以上。

二是探索“用工减贫”模式。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完善基础设施,吸引致富带头人进乡入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创造就业岗位。目前已创建以小型电子加工、农村种养殖合作社为主的就业扶贫车间37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91人。比如,致富带头人肖启宗在油田创立联创宏声电子油田扶贫车间,总员工36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9人,占员工总量的13.61%。该车间员工既可在车间产线上加工,又可提货在家自行加工,按件计酬,月工资也能达到3000至5000元,让贫困劳动力不出门也能挣得一份收入,真正帮助其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三是实施“综合扶贫”模式。致富带头人通过提供技术、回收产品等方式,扶持农户参与设施农业、养殖、乡村旅游等项目,激励贫困人口劳动致富、光荣脱贫。比如,江西奕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农户分散参与供养等合作经营模式,通过一产的“接二连三”,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实现了基地带贫困户、大户带小户,不断增加贫困群众的现金收入。在江西奕方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下,全县共有4600多户贫困户投身井冈蜜柚产业,预计每户亩均增收1万元。

作者简介:尹子安,吉安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汪 琼

猜你喜欢
领办蜜柚百香果
大埔建蜜柚产业园助推乡村振兴
集全力抓落实 集小胜为大成
“柚”一年老家的味道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会抒情的灰绿
五月的一抹新绿
村委会领办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一次包蜜柚
“党建+合作社”模式释放党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