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扶贫”全家福

2019-11-24 16:36窦诗辰
老区建设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新界危房改造全家福

在宜春市上高县新界埠镇堆峰村晏栓花家的墙上,挂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这是今年春节我和晏栓花一家人在她新建成的房子前面拍的。照片里的他们展露着最真挚朴实的笑容,这不单单是一张过年全家福,更是一张充满温情、饱含深情、表达共融情感的“扶贫全家福”。

这张充满纪念意义的全家福被晏栓花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个进屋的客人都能看到。一聊起这张照片,晏栓花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想都没想过能住上砖房,可你看,现在我们住着这么敞亮的房子,还有水冲的卫生间……”看着她淳朴的笑脸和如今整洁明亮的家,我想起去年第一次上她家的场景。

“领导,怪麻烦的,还是算了吧”

我叫黄镇,是上高县新界埠镇一名普通的乡镇纪检干部,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乡镇”,在基层待了十几年,跟村民们、村组干部们打起交道来早就“门清”。去年成为堆峰村的第一书记以后,我就养成了每天一大早在村里走一趟的习惯。这时候村里老人都起来了,东家门口停一停,村中小道上聊一聊,与村民一起唠家常,有助于尽快熟悉了解情况,也能逐渐消除与村民的陌生感。

虽然我对乡村有着更深的了解,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不敢懈怠,在确定好我的结对联系户后,便早早地下村走访了。湿滑的道路,冰冷的雨珠,烟雾状的哈气,填满了走访的第一天。初次见我的晏栓花有些惊愕和陌生,我抖了抖身上的雨珠,开始了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就是来专门帮助你的扶贫干部,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书记。今天来你家看看,主要就是相互了解一下,没什么大事,聊聊天哈。”“来来,原来是镇领导呐,赶紧进屋呷口开水”她忙不迭得招呼道。走进晏栓花的家,我习惯性地四下望了望,屋子不大,也不算整洁,墙上还挂着一张落着灰尘的全家福。晏栓花笑着同我坐下,边与我说着话边沏茶:“这几天比较忙,没什么时间顾家里,有些乱,莫见怪啊。”“那这几天都忙些什么呢?”“没什么,瞎忙而已”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她对我的问题总是淡淡地带过。第一次上户,晏栓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领导,这些事听起来都怪麻烦的,还是算了吧,我一个农村妇女也做不来。”

“黄书记,你做主,我照办”

之后,我也陆续去找了晏栓花几回,了解了更多她的家庭情况,知道了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残疾的儿子。写帮扶日志时,我总是想起晏栓花家破旧的房子和暗黑的墙面,于是,我决定要帮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新房。通过咨询,我了解到可以为她申请农村危房改造。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去过了县里的住建局、镇上的规划所,问过了村干部,收集了一些申报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资料,懂得了申报的流程,我又一次来到了晏栓花的家。

与第一次不同,这回她是站在家门口等着我来的,看见我来的她很是高兴,拿出了平常一直舍不得喝的铁观音,她的儿子这回也到了客厅与我们一起坐。喝着茶,我与她就像是多年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一起规划建新房的事情,一起计划着富裕的好日子。在我给她讲解危房改造政策和程序之后,晏栓花也许是发现建新房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和麻烦,临走前,她说:“黄书记,建房的事情我听你的,你来了这么多趟,考虑得比我还多还细,我觉得能行。要不这样,你做主,我照办。”那一回,也下着雨,雨一滴一滴地从屋檐落在泥土里,仿佛马上就能浇灌出绿绿的芽来似的。我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浇灌出花芽,但那天的确孕育了晏栓花幸福生活的希望。

“老哥,你就放宽心吧,以后日子好着哩”

如今,她已经住进了新房,让她操心的儿子也在村里帮助下有了一份工作。在一个温暖的雨后,我再一次来到晏栓花的家,走进这个原本熟悉的地方,崭新的桌椅、干净的地面、新添置的电器,还有墙上一张又大又新的全家福……改变的不只是这些东西,变化最大的就是晏栓花本人了,她看上去更精神、更开心了。谈的也不再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取而代之的,是幸福的现在和对未来的希冀。“你看,今年过节我们家照了张全家福”她指着墙上的相框对我说“下回我们一大家子照的时候把你也叫上。”我和她一起笑着,看着天边出现的彩虹……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通过网络看惯了许多遥远的“大爱无疆”,有时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真情。而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和观察,體会了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有欢乐也有悲哀,这些点滴在我的脑子里回荡,挥之不去,正如那天的雨滴,一直滋润着土地。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正是需要我们帮扶干部真正融入群众,感其喜怒,排其忧愁,从点点滴滴入手,才能汇出涓涓的鱼水深情。

作者简介:窦诗辰,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新界埠镇扶贫站。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新界危房改造全家福
过年全家福
香港新界地产代理商联会捐赠10000个口罩支持社区抗疫
某些小官大贪
吉林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召开
全家福
365户农民顺利拿到危房改造补助金
中联办新界工作部举行新春酒会
田园诗与狂想曲
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