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视角下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趋势

2019-11-25 02:07赵诗诗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产融结合商贸流通数据

赵诗诗

内容摘要:产业互联网是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资源与要素重新进行整合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产业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产融结合是其发展的基本逻辑。当前阶段,国内产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框架和模式尚未构建,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存在诸多障碍,推动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需要从基础框架和行业自身升级发展两个层面着力。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   商贸流通   数据   产融结合

产业互联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重构行业价值链主导模式。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行业价值链主导模式由供给主导转变为需求主导,消费端需求成为引导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统计显示,到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规模达到90065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7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参考表1数据分析,受互联网因素的影响,消费场景化、线上化成为主流趋势,而在线消费的多样化选择逐渐确立了消费的主导地位,这对商贸流通业的不同细分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将促使行业发展逐步走向创新、融合的道路。

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边界融合。受产业互联网影响,可以看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游离于产业互联网体系之外,线上、线下概念已经逐步模糊,二者也不再具有严格界限。从简单的互联到万事万物全体系的互联,商贸流通业需要通过这种新趋势、新模式进行优化升级。京东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等大量出现,移动支付规模逐步扩大,线上、线下概念已经模糊,互联网与实体环境的边界已经开始逐渐融合,逐步改变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形态。

商贸流通体系得以逐步完善。产业互联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体系的完善是十分显著的。商贸流通业具体涵盖批发和零售、物流、餐饮等,而每一个大类行业又能细分出更多领域,例如物流包括零单、大宗等,同时物流又与仓储、交通运输、信息交互、金融服务等密切关联。在餐饮行业,在纵向上终端餐饮与上游食材生产、仓储、物流等形成利益共享产业链条,在横向上与种子、农业机械、化工、信息通讯、金融等细分行业密不可分,同时又关联行业咨询、资本投资等领域。

实体经济交易环境被重构。受产业互联网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在产业链重构、产品供需匹配、金融资本支持、消费选择等多个方面都会发生质的改变。例如,商贸流通业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活动中,主要依托纵向产业链交易背景展开融资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潜在风险较大。在产业互联网支撑下,纵向、横向以及交叉领域内的企业均能依托立体产业链获得融资,融资效率提升。原因在于,信用评估从单向产业链条转向了多向产业链条,资金可控性得到满足,风险违约概率大幅度降低。

商贸流通产业互联网发展案例及存在问题剖析

(一)案例分析

1.鲜易网产技融协同模式。鲜易网成立于2015年,主要面向市场为生鲜全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提供商品交易服务、国际贸易集采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食品安全咨询服务、温控仓储物流服务、流通加工服务六大服务。鲜易网集中了生鲜食品交易、集采、食品安全保障和配送服务等诸多功能,解决了交易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多、成本高等痛点。同时,将上下游业内优秀企业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纵横向关联的产业互联系统。

鲜易网作为生鲜领域的标杆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将纵向产业链贯通,将贸易和金融相结合,构建了立体式的产业发展体系。在供应链方面提供冷链仓运配一体化、生鲜食品集采分销、供应链金融等系统化服务。当然,在横向发展上,鲜易网并不具备谈判能力,目前还局限于纵向产业链条上,横向发展和交叉式发展尚显不足。

2.汽配猫产业链赋能模式。汽配猫是致力于汽车产业后市场的商贸型平台,在线提供包括润滑油、冷却系统、养护用品、蓄电池等在内的汽车配套产品服务。传统的汽车后市场灰色利润多,成本压力较大,服务品质不足,成为后市场的痛点。为此,汽配猫瞄准万亿规模的后市场,将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整合到线上,解决了行业发展中资源分散、业态传统、信息散乱的矛盾。

如图1所示,汽配猫制定了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以产业地图为核心,逐步实现提供有价值服务(建立备件数据库)、建立规模效应(提供集采供应、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基础设施(总分仓库)、搭建生态(逐步吸引合作企业)和利用数据创造价值五项功能。汽配猫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最典型的特点是依托于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由于汽车行业产业链特点明显,产业链关联性强,因此在产业互联上具有良好的配合意愿,为实现产业互联奠定了基础。

3.致维数据赋能新零售模式。致维平台是母婴产业互联网的典型代表,重点是通过数据将产业进行互联,将互联网、数据、行业三个重要维度结合起来。致维通过搭建零售云平台,将中小连锁零售商聚合起来,实现数据统一,为上游产业提供一个可对接、规模化和数字化的零售网络,见图2所示。

致维通过数据在赋能、连接和协同两个层面实现发展闭环,形成循环发展模式。在连接和协同层面,首先是将传统母婴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资源整合,形成产业规模,其次是重新塑造场景,最后是重新建立起利益共享关系,增强产业互联强度。在赋能层面,第一步是通过已经搭建的产业联盟为各类母婴小企业提供增量收益,解决中小企业生存问题,第二步是通过解决决策有效性和工具化执行,实现赋能进化。

4.模式比较。通过对鲜易网、汽配猫和致维三个平台的产业互联发展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当前商业实践领域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逻辑或基本模式,基本上形成了包含数据、产业、平台、金融、互联网等要素在内的生产要素,形成了循环递进、产融结合、行业互联、边界模糊等特点显著的发展形式。鲜易网是产业、金融、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较为成熟,不过更偏重于传统电商发展基本逻辑;汽配猫则具有更为明显的产业属性,產业链条联系紧密,产业互联可塑性更强;致维则重视对数据的运用,通过数据流量建立协同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路径具有可复制性,对其他行业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二)案例启示

1.产业互联发展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产业互联网是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内人、物、服务以及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资源与要素协同的一种全新产业发展范式。由此,数据的作用不言而喻,产业互联网发展对数据的依赖性强,数据作为一种新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对实现产业互联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商贸流通业中,天然具备数据生产机制,拥有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流程数据产生空间,同时囊括了横向融资、支付、咨询、法律、人才、新闻资讯等配套性数据资源,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载体。

在汽配猫的“线上三流”与“线下二流”的融合过程中,数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见图3所示。正是通过对各类数据产生规律的分析,才拥有了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便提供了构建全新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在产业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数据分析模型有效性缺失,数据保护机制不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欠缺,是制约产业互联网向纵深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粗放,无法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这也是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成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产融结合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逻辑。产业互联网是产业和金融的结合体,信息流、商流、物流等产业属性的资源流动最终依靠资金流实现交互融通,并产生商业价值。产业互联网建立的是立体多维的产业发展生态,纵向以上下游产业链为核心,横向以配套的物流、咨询、法律、支付等服务为核心,交叉向则以各类关联性产业为核心,每个环节金融资源却贯穿始终。从当前实践经验来看,凡具备产业互联特点的行业纷纷加码金融服务,形成了以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新融资模式,全面改造现有的发展范式。

商贸流通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困境分析

产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框架构建不足。我国产业互联网概念提出时间较短,商业实践成功案例较少,还未能建立起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性框架结构,目前仅停留在个性化先行先试阶段。产业发展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走向产业互联网时代,消费互联网模式并不能有效指导产业互联网模式,产业互联网要比消费互联网在规模、跨度、影响力等方面更具先进性,这就决定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较长周期,而这个周期内需要开展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框架制定、发展模式构建等基础性工程(见图4)。

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痛点分析。就商贸流通业自身发展而言,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方式粗放,“触网”效果不佳,对互联网的运用程度较浅,并不具备产业互联发展的基础能力。以物流行业为例,国内物流形成了“四通一达”、顺丰等专业物流模式和以京东、阿里等为代表的生态圈物流模式,众多中小物流企业无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等方面都不足,其议价能力欠缺,更多的是“一个门店、几台车、几个人”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互联网发展时代势必面临转型或被淘汰的风险。零售行业同样如此,市场上存在大量小门店,企业侧存在融资困境,消费侧存在服务品质欠缺矛盾,行业发展质量和层次明显较低。

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策略建议

积极营造产业互联网发展有利环境。行业属性不同而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不同,但发展的基本框架一致。在数据运用方面,推动商贸流通业产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建立相关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保护、数据使用等方面的标准,真正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升级。在金融服务方面,金融机构应当重点关注新型行业发展,深入产业发展链条,为产业互联网发展赋能。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综合本地产业发展特色,出台支持产业互联网发展有利政策,在税收、人才、资金上给予支持,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深化与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合作范围。商贸流通企业应当加强同互联网巨头的合作,积极拓展企业业务范围,推动企业经营向专业化发展,依托于互联网巨头企业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互联发展。目前,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或电商企业在布局产业互联网方面具有领先性,行业话语权较强,对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可选择与之进行合作。与此同时,加强企业自身互联网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实力。

重点引进培养复合型商贸流通人才。对于企业而言,积极培养既懂互联网经济,又懂商贸流通业运作的高层次融合型人才,重点引进并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升级。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对在产业互联网发展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给予奖励。同时,构建產学研体系,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发展基地,推动产业互联网研究与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际刚.产业互联网是新产业革命的战略支撑[N].经济参考报,2019-03-20

2.王莎莎,卢山冰,郭立宏.“互联网+”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分析[J].人文杂志,2019(4)

3.杨钊.产业互联网的现实应用及其模式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6(2)

4.李国英.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5(7)

5.宋华.基于产业互联网的现代供应链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3)

6.马慧肖,李爽.互联网产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升级策略——以京津冀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7.于丞.“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价格月刊,2018(8)

8.许宁.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现代零售业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9.郭莉娜.“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选择与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猜你喜欢
产融结合商贸流通数据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