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融合、技能递进提升”实用人才的培养

2019-11-25 12:35蒋琼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蒋琼

【摘要】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文章阐述了如何积极探索“院校融合、技能递进提升”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医药卫生类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

为充分发挥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示范、引领、推动作用,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卓越创新精神、深厚理论基础、精湛专业技能的医药卫生类人才。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如下改革创新。

一、推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呈现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生物医学科学知识,而且要具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不再是一次性教育,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的终身教育。学校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式制订,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第一年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一定的社会人际交往与合作知识、基本的体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生理、解剖、微生物与免疫、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年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对护理对象(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观察、药物疗效与反应观察的能力,对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的能力。第三学年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ICU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科护理等。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和锻炼,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各科临床护理,尽快学有所成,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的护士。

二、开放护理实训室,提高护生操作技能

为了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护理技能的锻炼。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紧,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带教老师要充分发挥护理实训室的资源优势,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促进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实训教学活动,以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6年8月,我校制定了“护理实训室开放方案”,开放的内容主要有铺床法、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生命体征的测量、口腔护理、乙醇拭浴、鼻饲法、导尿术、药物的抽吸、各种注射法、青霉素皮試液的配制、静脉输液法、心肺复苏等,这些操作与教学计划同步。每次实验课,教师示教后,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必然影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学生学习完每个操作项目后,教师安排开放实训室练习。学生在练习之前必须熟悉整个操作程序,包括用物准备、操作步骤等。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护理实训开放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17:00-19:00,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这与正常教学时间不发生冲突。在每学期期末,由基护教研室制订出下学期的开放实训室安排表,分放给任课教师、实验员、各班学习委员。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操作练习。

在开放实训室练习中,学生承担着用物的清理、保管、发放、回收等工作。让学生在落实物品交接责任制、安全责任制、用物使用及赔偿等各项制度中,增强责任感;同时,各班级班长、学习委员要协调好各班级同学之间的开放安排,开放时学生自行准备、保管用物,同学之前互为病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促使学生在开放实训室认真练习,学期末,教师对学生进行随机抽考。及格分数定为70分,对不及格的学生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还未通过的学生,集训一周再次考核,延迟临床实习。这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放实训室运行了一年半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符合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护理人员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真人注射常态教学,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

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注射法是每一名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通过对2015级护理学生进行真人注射操作实践教学,有效激发了这届护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2017年6月,我校制定了关于真人注射操作纳入常态教学的报告,在原有肌内真人注射的基础上,将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进行真人注射纳入常态教学中。这样使学生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临床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注射练习,护生面对的是模拟人,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完全靠学生自己把握和控制。反复练习相同的操作很容易使护理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情绪[1]。而真人注射实训课采用的是角色扮演的练习方法,由两名护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护理学生通过真人注射操作亲身体会到了学有所用,可以大显身手,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护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也真正了解了患者的疾苦,从而产生同情和共鸣,能够从患者的角度看待、思考、处理问题,培养爱伤观念、人文关怀精神,为以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打下基础。

2017年下半年,在2016级护理学生学习了注射知识,在模拟人设备上练习,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后,教师安排他们进行“真人注射”。“真人注射”引起了护生对“患者”的重视,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到护士角色中,全力以赴地操作每一个步骤。护理学生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规范,及时观察了解病情等,且在角色扮演练习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那么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样不仅激发了护理学生在开放实训室自觉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理论与临床的无缝对接,缩短了理论与临床的距离,而且使护理学生对学习护理知识更加感兴趣。

四、举办护理技能竞赛,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近年来,全国、全省多次组织中等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中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教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为了选拔优秀的护理学生进入省赛、国赛集训队,2017年9月,我校举办了护理技能大赛,由班主任和基护任课教师选拔出优秀的3名护理学生参赛。为保证竞赛质量,基护教师为参赛选手统一示教,讲解操作流程和细节;开放实训室专门提供一间操作室供校技能大赛队集训,参赛选手每人一套用物,随到随练。由基护教研室教师担任评委,经过一天的激烈比赛,决出的一、二等奖选手进入2018年省赛、国赛集训队。

好苗子是我们比赛胜出的关键和前提。参赛选手选拔赛选拔的标准如下:仪态端庄大方,心理素质良好,应变能力强,接收知识快,动手能力强,动作轻巧敏捷,普通话标准,吃苦耐劳,体魄强健等[3]。通过校技能大赛选拔的选手进入培训环节后,指导教师先进行心肺复苏的培训、考试、筛选,然后依次进行静脉输液、置胃管、口腔护理的培训及理论考试,经过5轮筛选,最终挑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国赛。能在国赛中取得好成绩,细节至关重要。为了让選手练好每个细节,指导教师仔细揣摩,把每个动作、规程设计到位。同时,选手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非常重要,选手只有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做到正常发挥。为了使选手沉着、冷静、自信,学校进行了无数次演练,请学校领导、基护组教师当评委,全校教师、班上学生当观众,指出选手操作中的不足,锻炼选手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提升选手的心理素质。

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近几年来,我校在省赛、国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荣获三等奖,在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四届技能竞赛节护理专业技能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我校通过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学校能学到实用技术,能与医院临床要求无缝对接,提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五、培养稳定的师资团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推广使用,社会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现行的护理教育体制下培养和造就适应护理学科发展需要的合格护理人才,迫切需要一支职业素质好、业务技能强、知识面广、知识结构新的护理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在省赛、国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自己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护理专业发展情况,我校组织教师学习充电,让教师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发展前沿;对团队内教师在业务考核、绩效赋分、评先奖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发挥团队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一群,付国红.关于我院开展护生真人注射实训课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06):99-100.

[2]王雪萍,张业芳,赵纯红.护生操作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1):79-81.

[3]朱晓玲.谈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经验教训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7(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