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爱国主义词篇教学探析

2019-11-26 18:54刘嘉欣
文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辛弃疾词人爱国

刘嘉欣

在辛弃疾的众多词篇中,“爱国主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其中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篇最为典型和著名。同时,这三篇多次被纳入在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和粤教版高中教材。我们不禁要问,这三篇词到底有何魅力?有何深刻之处使得教材编排者如此难以割舍?我想除了一般的爱国情怀以外,也许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究的地方。

一.辛弃疾爱国词篇教学现状分析

教材中,每一单元都会有不同的单元导读,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单元导读的影响,教学思路受到了限制。因此,很多教师们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1.反复诵读,体会词句的意境;2.细细品读,理解词人的情感;3.领略诗歌的韵律美;4.读出该词的豪放。

因为该单元导读中提到的“吟诵”一词,结果就被教师们“大作文章”,大部分的教学目标都围绕着“吟诵、读”展开。与此同时,我们再来看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篇被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导读是这样写的:这一单元学习宋词,宋词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质,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显得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系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1]。在此导读基础之上,教师又把教学目标放在如下几个方面: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2.明确诗人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苦闷的心情;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4.理解词人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似乎不难发现教师们把这两首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旧集中放在读、品味词的语言、学习的写作手法上,然而对于感受作者情怀这方面的目标倒是没有作为重点。如果只是把重点放在诵读或是学习写作方法上,那么其他的词篇也可以承担这样一个任务,也可以达到教师们想要的效果。可为什么还要选择辛弃疾的词篇呢?同时,描写爱国主义,抒发爱国情感的词篇也是数不胜数,为何又偏偏要选辛弃疾的?之后又精挑细选了这三篇。我想不单单是因为这三篇是辛弃疾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更多的原因是源于这三篇词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和打磨依然历久弥新,这个时代依旧需要依靠它们的力量来感染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们。经典是可以复制的,但每一个经典又似乎不太一致。讲辛弃疾的词就应该讲出他与其他经典不同之处,讲出他独有的味道,这样我们教学才灵魂,教育才有意义。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辛弃疾爱国词篇的教学实践是不能够凸显出它们的经典意义。同时,也有悖教材编写者的初衷。

二.辛弃疾爱国词篇的经典意义

什么是“经典”?詹福瑞先生在《论经典》中认为作为文学应具有艺术上的审美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丰富性才能成为经典。[2]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解释道道“经典具有特意的影响力,它们不可能从头脑中清除,它们潜藏在大脑的记忆曾中,披上了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伪装”、“经典只有在与其他经典相权衡才能确定;但任何人都是先读了其他经典,然后才读它的,因而立刻就能在族谱上确认其地位。”[3]

的确如此,基于詹福瑞先生和卡尔维诺先生的理解,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深刻,在于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依旧具有时代意义,依旧可以点醒世人。既然提到了深刻之处,在这里,就避免不了要谈谈稼轩的爱国词与其他词人的爱国词之间的区别,看看稼轩词何以在众多爱国诗词中脱颖而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杜甫的爱国情怀是包含爱家情怀的。然而在稼轩的爱国词中是找不到类似“家、妻子、孩子”之类的字眼的。杜甫爱国诗与稼轩爱国词相比较在爱国情感的浓烈程度上则要稍逊一筹。从稼轩的爱国词中,我们找不到关于“家”的影子,词中的一切都是为“国”。他所具有的爱国爱民的情感是不同常人的,是非常纯粹的,是不掺杂一点“私心”的,是义无反顾的。我想这大概是为什么在众多爱国词人中,教材编写者们以极其犀利的眼光看中了辛弃疾,在众多爱爱国词篇中,偏偏选中了稼轩词的重要原因吧!

三.辛弃疾爱国词篇教学建议

1.追根溯源、寻求共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篇词虽然是在不同学段进行学习,但它们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即主题一致,通通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譬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通篇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气势磅礴的沙场点兵的场面,实际上倾吐了词人的抗金情怀。在词中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梦中也忘不了自己的理想。[4]再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在表达了祖国依旧风雨飘摇,不胜忧虑的情怀时,渴望能得到执政者的理解。词人的“登临意”就是为报效祖国,赴前线杀敌的迫切心意,可却“无人会”。这正是诗人对南宋小朝廷表示的强烈不满和无比的愤慨。[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既义愤填膺又悲痛无力的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用廉颇自喻,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年迈,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岁月中,逐渐老去,无法上阵杀敌。由此可以归纳,三者主题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其中任意词篇的时候都可以把另两篇拿出来,进行对比教学,追根溯源、寻求共性,进而使得学生们与辛弃疾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则会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2.互文对照、挖掘个性。上文提到这三篇词中最大的共性是爱国的情怀。虽然三者是在表达爱国情怀,但是这三篇词的表达手法却不尽相同。教师应该抓住其间的个性对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拿《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说,这首词是非常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由入梦开篇,又以梦醒结尾。同时首词中运用了很多的意象来刻画情境、烘托情感。例如:“灯、剑、吹角、沙场、马、弓”这一系列意象,难得的是这所有的意象都与战场有关,词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写战场情景抒发自己一腔报国热血。这是另外两手词写作手法上所不及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篇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典故,在此篇中典故共有五处“孙仲谋、寄奴、元嘉、佛狸、廉颇”,难能可贵是每一个典故的选择即恰当又意味深长。譬如“元嘉草草”,词人前一句说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表达了自己对刘裕的赞赏,紧接着就说到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年号“元嘉”来讽刺刘义隆有辱父业,更是为了警示当朝人士进军北伐决不可草率决定。该词中每一处典故的讽今力量极强,这是这首词最为经典之处。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有两处用典,但是比起《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就稍逊一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同样也有运用典故之处,全部集中在上阕。除了用典之外,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这是与前两首词不太相同的地方。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要比前两手华丽许多,这大概是与年龄和阅历有关。这三篇词分别是稼轩在34岁、45岁和66岁所作。诗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创作思路肯定会有所差异。如果在了解共性的同时能够挖掘出其间个性,我们的教学就显得格外的有意义,而不是传统的模式化。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互文对比的教学方法来讲解这三篇词作,将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这三篇词作的经典之处。

3.反思自己、培养情怀。诗词凭借着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在一瞬间内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体验古人的经历。这是小说、散文等其他体裁所不能及的。如果学生在学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三篇词后,没有被辛弃疾的广阔的胸怀和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我们的教学就显得格外的苍白无力。经典并不是遥不可及,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经典是为了什么?卡尔维诺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5]的确如此,学这三篇词不就是为了让学生们透过辛弃疾看当时的历史,再透过当时的历史来感受辛弃疾的胸襟和情怀吗?因此,在那教学的最后环节上,必须要让学生们联系自身实际,虽然我们处于和平的年代,说像辛弃疾那样去带兵打仗、上阵杀敌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爱国爱民的情怀,人道主义的精神是必须要向辛弃疾学习的。

综上所述,教学辛弃疾爱国词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清晰、明了的了解各词间的异同,更要让学生们感受、体悟辛弃疾式的义无反顾的爱国情怀。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从而联系个体生活实际进行情感熏陶。

猜你喜欢
辛弃疾词人爱国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词人的职业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