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职业本科学生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

2019-11-26 19:35晏碧霞
读与写 2019年2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身体

晏碧霞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璧山 402760)

1.体育精神的理解

我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根基,是由我国文化的差异性使各地区展开交流而产生的。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因此有很少激励的比赛项目和运动,身体运动大体是以内部为主,淡化了身体外形的锻炼,其目的是健身、养生、益智。我国古代人认为运动要适宜,量不可大也不可小,运动量大了会伤害身体,反之小了就达不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了,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这些方面。所以中国体育文化是以整个中国的文化为背景。

西方人崇尚“力”与“美”的体现,他们一般把自己最厉害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体育以竞技为主,以非常激烈的比赛体育的过程,以体育比赛的输赢为目的。追求个人主义,追求的体育是追求人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等身体因素,并把它们潜在的能力充分地挖掘、发挥出来,更重视身体外在的塑造及竞争的能力。

奥林匹克精神孕育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和平、关爱与尊重”的精神已成为全社会、全人类共同认同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宗旨:更高、更快、更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2.体育精神的内涵

希腊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过体育精神是最为高贵的精神,接受体育锻炼就是接受教育,即人们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在本质上是接受教育。体育精神的内涵,是一种社会意识和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追求人的健康、健美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的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体育精神的内涵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正、公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应,是体育的反应,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准,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3.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

体育是有力量的运动,温文而雅的活动是代替不了体育的;体育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坚强意志的培养,仅以安全为前提的运动是代替不了体育的。体育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及坚强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在体育比赛和运动中,参赛者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支出,接受煎熬的训练项目。

4.体育精神培养途径

体育精神绝大部分体现在大学的合个体育运动中,除了平时上课教的部分以外,课外的体育活动也可以丰富体育生活,提升大学生顽强的意志,营造要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文化氛围,进而传递体育精神。值得关注的是,现代传播载体可以更好的让体育精神传播的更远,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文化,可以着眼于以下方面。

4.1 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把体育精神的渗透功能发挥好,有一个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参与体育运动,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理念,进而在体育运动中提升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并具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运动传播到学校的每一处,并深得学生的喜爱。这些活动让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有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在学校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培养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体育、追求健康的良好风气,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丰富高校体育社团文化。目前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社团,并与社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有很大联系。因此,找到体育发展的瓶颈,要创新体育社团组织活动形式,对丰富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吸引更多学生的加入并感受大家的热情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摆脱目前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着手在社团组织建设、场地供给和经费支持上取得实效。

结束语

本科学生锻炼身体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到了大学没有什么锻炼了,就只有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很好的锻炼,而原来的体育形式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了兴趣,所以要把体育运动的形式进行创新,在课堂上可以更好的了解到体育运动,重新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重新的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舒缓身心,不仅可以对身体有帮助,也可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使自己的身心愉悦。总而言之,发扬体育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找好一个途径对体育精神进行发扬。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身体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de身体
真正的体育精神
我们的身体
呆呆和朵朵(13)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