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分析与研究

2019-11-26 23:23农平平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少先队德育工作

农平平

(广西凭祥市第二小学 广西 凭祥 53260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过程中,教育界始终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使其可以担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责。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道德素养。而少先队在培养小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及作用,可以配合学校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

1.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简称,它是一个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他们学习共产主义理论知识、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严格来说,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的自身性质与任务决定了这个组织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也是其他小学教育渠道所不能拥有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少先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且培养小学生应有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时期的基础教育中,德育内容涵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又比如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心理健康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等等。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它在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有渗透。而少先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学生,因此其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具体来说,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

首先,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更加贴近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要素,意味着少先队的德育工作可以保证有比较强的活力。其次,少先队可以更多地开展德育活动。而德育活动与单纯的德育课程相比,无疑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即少先队的德育工作降低了枯燥性,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因此,少先队可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的德育学习效果。最后,少先队可以发挥其组织优势,结合现下的社会发展现状来渗透基本政治理念。在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中,德育教育可以发挥出预期的教育效果。

2.少先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

2.1 积极营造德育文化宣传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加强德育文化的宣传效果,让小学生可以在积极、开放又和谐的德育环境之下得以健康成长。少先队可以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组织各种各样的德育文化宣传活动。例如,少先队要宣传传统文化为主的德育文化这方面的活动,则可通过开展故事会、读书、听歌曲以及观看影视作品等等方式来实现。少先队为了保障这些活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网络来收集丰富的德育活动资源,然后对这些德育活动资源进行整理,然后放进德育资源库中,在接下来的德育活动或者德育教学中,少先队可调用德育资源库中的内容,以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

2.2 加强集体主义的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少先队组织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来为集体主义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而这些德育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这无疑是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德育工作形式。因此,少先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索更好的集体主义德育工作策略。而且少先队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学生,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展集体德育活动,才可以满足学生的德育发展需要。而且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的指导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学生要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并且要认真完成集体任务。少先队员要服从少先队的集体决议,不可做出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集体的成员之间要做到团结协作,彼此尊重。因此,在儿童节的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少先队就可以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归纳,然后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有效保障活动效果。

2.3 加强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行为礼仪德育内容,为了提高这一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少先队的德育工作应该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要让德育工作得到贯彻与落实,提高少先队素质教育的水平。比如少先队可贴近学生的社区生活,也就是与社区合作,组织相应的德育活动,比如慰问地方养老院。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以社区为主要的实践平台,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比如少先队可以组织课外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的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不可随意穿马路,并且不要随意地穿过公路、铁路或者马路等等。针对这一问题,少先队可以开展“绿色交通使者”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交通规则规范的重要性,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参与角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遵守交通规范的行为习惯。又比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的指导文件指出学生要珍爱生命,并且注重安全,要防火防水,还要防触电或者防盗等等。因此,少先队可组织学生参与到自我保护的演练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和安全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4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在德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少先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在每一次升旗仪式结束后,都积极地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并且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好模范作用,带领学生自主阅读对自己的健康有益的图书或者报刊,这也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的指导文件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此外,少先队要积极做好自我反思,自主建立起自我评价标准。根据这一自我评价标准,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现有的水平与理想中的自己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自我督促,朝着评价标准的更高水平奋进,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2.5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少先队可以组织一些特殊的活动,而且可在以小见大的原则上拓宽德育活动的内涵和活动形式。在这个方面,少先队可筛选出精华的内容,将其作为少先队的重要活动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在这个方面,要求学生把握好这些特殊德育活动中渗透的德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少先队结合端午节吃粽子的这一习俗来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的某个家庭学习包粽子,也可以围绕着“热粽飘香”这个主题来展开讨论活动,了解端午节的起源等等。在这些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包粽子这样的生活技能,还能深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并将亲情、乡情以及爱国之情等等都融为一体。这显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先队具有比较明显的德育功能,其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教师可让少先队作为重要的活动载体,将德育落实下去。因此,少先队可积极营造德育文化宣传氛围,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等,实现多种德育工作形式的引进与创新。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少先队德育工作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加入少先队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